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0)
2023(7483)
2022(6040)
2021(5455)
2020(4582)
2019(10413)
2018(9990)
2017(18758)
2016(10042)
2015(11504)
2014(11407)
2013(11279)
2012(10779)
2011(9861)
2010(10433)
2009(10176)
2008(9384)
2007(8978)
2006(8188)
2005(7507)
作者
(31079)
(25310)
(25295)
(23897)
(16189)
(12294)
(11445)
(10042)
(9650)
(9378)
(8724)
(8702)
(8350)
(8325)
(8188)
(8137)
(7537)
(7465)
(7352)
(7195)
(6518)
(6398)
(6348)
(6141)
(5940)
(5802)
(5714)
(5622)
(5301)
(5193)
学科
(39473)
经济(39422)
管理(26829)
(26692)
金融(26691)
(25834)
(23341)
银行(23318)
(22721)
(21984)
企业(21984)
中国(20905)
方法(13795)
(12879)
(12094)
地方(11139)
中国金融(11066)
数学(10863)
(10844)
数学方法(10704)
业经(10369)
(9889)
理论(9257)
(8828)
贸易(8818)
(8623)
(8109)
财务(8071)
财务管理(8054)
企业财务(7729)
机构
大学(145707)
学院(143461)
(58261)
经济(56812)
研究(54617)
中国(48943)
管理(46283)
理学(37263)
理学院(36798)
管理学(36074)
管理学院(35827)
(32516)
科学(32470)
(30763)
(28586)
中心(26896)
(26812)
研究所(25608)
(23976)
财经(23119)
北京(21181)
农业(21108)
(20833)
业大(20519)
(20136)
(19720)
(19579)
(19530)
师范(19426)
经济学(19150)
基金
项目(86472)
科学(65675)
研究(64302)
基金(59943)
(53163)
国家(52654)
科学基金(42944)
社会(39081)
社会科(37016)
社会科学(37003)
(34295)
基金项目(30171)
教育(29647)
(29423)
自然(26511)
编号(25913)
自然科(25855)
自然科学(25843)
资助(25807)
自然科学基金(25376)
成果(23783)
重点(20618)
课题(20222)
(19850)
(18854)
(18138)
(17324)
创新(17043)
科研(16575)
(16419)
期刊
(70316)
经济(70316)
研究(51016)
中国(36398)
(32290)
金融(32290)
学报(26566)
(24952)
(24522)
科学(21481)
教育(20993)
大学(20006)
管理(18941)
学学(18336)
农业(15930)
财经(13118)
技术(12401)
(11316)
经济研究(11000)
国际(10724)
业经(9528)
(9498)
问题(9286)
图书(9187)
(8432)
世界(7533)
理论(7498)
(7239)
(7212)
论坛(7212)
共检索到249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际金融中心则是全球经济的焦点。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需要一个城市从经济、政策、国民生产总值等各方面达到特定的条件及指标,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已有了相应变化。本文通过研究老牌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新型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发展情况,分析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条件和指标以及新旧两种国际金融中心的差异,探讨在我国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的条件,以促进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彪如  连平  
纵观世界各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虽然由于它们各自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优势不同,因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它们共有的一些主客观条件分不开的。这些条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建立高度发达的世界性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邹仲海  张学森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既是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要具有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量能、产业结构高度服务化等条件基础。上海经过上百年历史的积淀和持续发展,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突出上海经济和城市的特色。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课题组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通过对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以及上海金融资源集聚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具有相对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适合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但是与世界上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又具有明显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融资结构不合理、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市场不成熟、金融文化缺失、金融及相关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有强大的经济总量、健全的法律信用制度、发达的配套专业服务等基础环境,以便利金融机构的生存,促进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 改善金融生态.一方面要完善金融业自身的经营和运作机制,强化市场约束,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努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洪波  罗芳  
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表现十分明显。文章通过对拥有国际金融中心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的比较,发现它们都各拥有大城市群,同时伦敦、纽约和东京又分别是这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由此提出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共进的观点,并在理论和实证上进行佐证。在现阶段,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城市群的支撑和促进,而后者也将最先受益于前者带来的金融资本等优势,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冬根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上海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同时也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应贯彻整体规划、适度超前、与国际金融规范相协调的立法原则,其法律系统构建需要关注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在静态层面应确保发挥基础作用的框架性法律,引导作用的放权性法律,推动作用的优惠性法律以及保障作用的监管性法律之间的统一与和谐;在动态层面应结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分步推进的发展战略,对各个阶段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修订节奏和出台时间做出系统安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金融法律意识、严格金融行政执法和规范金融司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苏宁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虎城  
上海和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既取决于自身的经济金融实力,也有赖于经济腹地的发展水平。本文从大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视角对香港和上海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香港在总部经济集聚效应、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地方金融机构实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上海则在经济发展腹地、城市群重点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未来上海和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取决于各自所在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再斌  黄运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运成  文晓波  杨再斌  
本文在总结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基础性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通过对比,找出上海与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存在的主要差距和不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孙桂芳  程丽萍  
文章比较分析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或市场主导型)和国家建设模式(或政府主导型),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选择,并通过重点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得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新建  李浩  张苑  
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对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具备的基础、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瓶颈后,提出上海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举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蓉  
理论上来说,国际金融中心评价指标应该包含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选择了四个具体的经济金融评价指标:GDP增长率、投资率、金融部门产值贡献率和股票交易额/GDP进行实证分析。按金融中心的类别划分,本文选用了18个国际金融中心与6个非金融中心国家1998-200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部门产值贡献率与股票交易额/GDP对于度量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可见,判断和发展金融中心都应该格外注意当地金融业发展程度的相关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