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5)
2023(5748)
2022(4840)
2021(4295)
2019(7715)
2018(7467)
2017(14925)
2016(7696)
2015(8891)
2014(9033)
2013(9242)
2012(9008)
2011(8646)
2010(9108)
2009(8892)
2008(8529)
2007(8424)
2006(8031)
2005(7468)
2004(6865)
作者
(24537)
(20816)
(20374)
(19654)
(13398)
(9727)
(9363)
(8034)
(7708)
(7534)
(7297)
(6976)
(6825)
(6773)
(6552)
(6345)
(6079)
(6014)
(5924)
(5390)
(5335)
(5007)
(4990)
(4841)
(4782)
(4693)
(4566)
(4265)
(4153)
(3973)
学科
(63522)
经济(63377)
管理(22560)
方法(20239)
(18399)
(16517)
企业(16517)
数学(15714)
数学方法(15620)
地方(15531)
中国(13167)
业经(12108)
地方经济(11894)
(11612)
(9991)
(9162)
(9095)
理论(9081)
(8621)
金融(8619)
(8437)
经济学(7438)
(7287)
银行(7284)
(7175)
(7101)
环境(6739)
(6409)
贸易(6401)
(6050)
机构
大学(137044)
学院(133801)
(69432)
经济(68209)
研究(50084)
管理(47385)
理学(39268)
中国(38999)
理学院(38806)
管理学(38282)
管理学院(38000)
(32250)
(28300)
科学(25741)
(25395)
财经(25359)
经济学(23713)
(22805)
研究所(22240)
中心(21331)
(21052)
经济学院(20819)
财经大学(18612)
北京(18455)
(18365)
师范(18285)
(16678)
(16522)
(16184)
社会(15935)
基金
项目(74331)
科学(59402)
研究(56504)
基金(55751)
(46801)
国家(46385)
社会(41348)
科学基金(39969)
社会科(38052)
社会科学(38032)
基金项目(28146)
(27010)
教育(25534)
资助(23548)
自然(22472)
(22357)
自然科(21961)
自然科学(21958)
自然科学基金(21610)
编号(21354)
成果(19080)
(17579)
国家社会(17186)
(16747)
重点(16597)
教育部(15958)
人文(15424)
课题(15369)
(15073)
经济(14932)
期刊
(90672)
经济(90672)
研究(51323)
中国(27033)
(25517)
管理(20484)
学报(18528)
科学(17853)
(17009)
金融(17009)
财经(16222)
(15509)
经济研究(15363)
大学(14900)
(14185)
学学(13990)
教育(12262)
问题(11582)
业经(11180)
技术(10816)
农业(9511)
(8969)
技术经济(8861)
世界(8423)
国际(8015)
统计(7885)
经济问题(7273)
经济管理(7029)
改革(6924)
(6924)
共检索到225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曙东  
经过1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什么人们在感受到经济搞活了、发展了的同时,又为企业经济效益低、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低所困惑呢?这是因为,改革打破了行政性经济秩序赖以存在的基础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曙东  
本文分析了四种类型的经济秩序和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模式和发展阶段。作者在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特征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发展的历史过程,提出了“三个阶段”的观点。最后,作者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主要任务作了原则性的说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文玲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动因是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不均衡、不完全性失灵 ,外部性失灵 ,公共性失灵 ,垄断性失灵 ,社会分配不均衡性失灵和经济波动性失灵。加之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旧经济秩序和新经济秩序二者之间的失序与构序之间如何有效衔接 ,减少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秩序真空区间 ,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 ,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治本之策 ,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体系、制度框架 ,提高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保国   姜淑英  
一、当前市场经济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性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进一步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堡骏   张洪平  
现代市场经济空间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空间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经济秩序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经济秩序是相同的,同时也有很多是完全不同的.正因为这些经济秩序的不同才使二者相区别.因此,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理论必须拓广思维空间,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重新学习和研究现代西方经济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传杰  
加速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法律思考陈传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运行,明显加快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但是,前进中也日益暴露出许多严重问题:商品广告名不符实,伪劣产品比比皆是,知识产权屡遭侵犯,偷税漏税屡禁不绝。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等社会恶迹沉渣泛起,官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新艳  
一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是金融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所谓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就是指社会主义货币信用经济在其运行中所必须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以及正常运转所需的外部环境。在现代金融经济中,金融秩序表现为按照客观规律和共同意志制定出来并得到金融活动各行为主体遵循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些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小飞  
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应遵循十大基本原则: 1.目的、任务同一性原则。建立社会主义金融新秩序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为了克服金融领域里的混乱现象,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二是治理金融秩序紊乱状况,更好地服从国家宏观控制,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三是改革金融环境,更好地保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茂才  
作者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使中国90年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国际化、市场化由局部的开放向全方位的开放推进,经济文化出现了由局部的整合向整体的新态势和新特点,经济和文化互为中介的整合现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大趋势。只有在市场化、现代化的经济活动进入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大经济、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文化的整合度。经济与文化的整合,是商品进入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一致性和整个度的提高,正是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精贤  
一、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有人说,市场经济是充分竞争的经济,各种经济活动都要通过市场进行,而市场经济又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支配,各经营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各行其是,这就会使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难道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市场经济吗?这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误解.我们要建立的既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也不是近代市场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代鹏  
市场经济不等于商品经济仅管当今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尤如孪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充分发育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塑微观主体,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完善计划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形成市场规则和运作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章远新  
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充分利用市场?新的经济运行体制为什么必须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这是偶然的悟性,还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什么而使然?是商品经济,抑或某种与市场机体相对称的经济形式?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提出一个理论假说:礼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这个假设如果成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一个侧面是商品经济,而另一个侧面则是市场经济。不过,强调的重心有所不同。但是,
[期刊] 改革  [作者] 臧志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在经过近百年的争论、70多年反复曲折的实践之后,终于在我国改革的大潮中。挣脱了集中计划经济传统理论的束缚,确立了自己的科学地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扬弃。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时,曾对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作过一些原则的设想。列宁在1906年明确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就是人们长期认为计划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