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3)
- 2023(2618)
- 2022(2082)
- 2021(2074)
- 2020(1716)
- 2019(3710)
- 2018(3536)
- 2017(6618)
- 2016(3915)
- 2015(4573)
- 2014(4673)
- 2013(4801)
- 2012(4539)
- 2011(3927)
- 2010(4302)
- 2009(4157)
- 2008(4506)
- 2007(4154)
- 2006(3667)
- 2005(3463)
- 学科
- 财(20451)
- 管理(17978)
- 济(13685)
- 经济(13665)
- 业(13184)
- 财政(12257)
- 企(12107)
- 企业(12107)
- 政(9873)
- 务(7805)
- 财务(7796)
- 财务管理(7755)
- 企业财务(7421)
- 制(6725)
- 中国(6409)
- 体(4741)
- 方法(4712)
- 度(4659)
- 制度(4658)
- 策(4520)
- 学(4413)
- 农(4363)
- 理论(4265)
- 体制(4243)
- 及其(4120)
- 教育(3972)
- 地方(3912)
- 政策(3790)
- 方针(3612)
- 述(3551)
- 机构
- 大学(59906)
- 学院(57935)
- 财(23061)
- 济(21706)
- 经济(21172)
- 管理(19195)
- 研究(18813)
- 理学(15374)
- 理学院(15184)
- 管理学(15026)
- 中国(14925)
- 管理学院(14891)
- 财经(13366)
- 京(12452)
- 经(11811)
- 科学(10722)
- 江(10565)
- 所(10154)
- 财经大学(9349)
- 范(9027)
- 师范(8998)
- 财政(8938)
- 研究所(8390)
- 北京(8160)
- 州(8148)
- 政(7985)
- 中心(7820)
- 省(7728)
- 经济学(7279)
- 师范大学(7179)
共检索到105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馨
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与否,从根本上看并不在于它的理论意义,而在于它的现实意义。我国财政在改革中遭遇了种种矛盾和困难,在若干方面甚至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这只能通过完成向公共财政的转化才能根本解决。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十个方面:解决财政职责不清的问题;;解决政府预算占GDP。比重下降的问题;;解决财政对不同经济成份的区别对待问题;;解决财政消费性支出膨胀与不足问题;;解决财政投资性支出失当与不足问题;;解决征税的基本依据不足的问题;;解决我国公债集中于中央政府的问题;;解决财政体制尚未真正实现分税制的问题;;解决财政的预算外和制度外问题;;解决公共财政与资本财政的区分问题。
关键词:
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 资本财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子雷
财政错觉论是意大利财政学派的主要理论遗产之一。在早期的研究中,财政错觉被认为是国家用来缓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财政手段。在经过理论演变和发展以后,按照政府经济行为的不同,财政错觉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本文通过对财政错觉的各种类型与功能的研究,揭示其理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政错觉 意大利财政学派 公共财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显弟 周小林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对财政活动市场化在第一层次上的要求,它包括:确定政府职能、规范政府同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建立公共财政制度、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以及现代所得税制度等内容。而正确选择财政收支活动中的市场化手段和非市场化手段,则是市场经济对财政活动市场化在第二层次上的要求。在这一层次上,充分认识财政活动的经济性质,并努力运用市场法则去指导和分析财政活动又是现代财政学发展的方向,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昕
目前,针对我国公共服务效率不彰,公共机构法人化不足以及公共性保障制度缺位的现状,推行公共机构法人化改革,促使事业单位向事业法人的实质转变,以改善公共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将法人治理与公共性保障机制相结合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又一举措。
关键词:
法人化 公共机构 组织手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龙新民 江庆
萨缪尔森的公共产品概念定义了产品的两极,布坎南等人的后续研究补充了产品类型的中间段;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受到了质疑;公共产品本质观和对排他成本的重新认识,为政府提供某些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产品公共性纯度的认识有利于政府确认公共产品的受益对象。
关键词:
公共产品 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雷俊
该文分析了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生产公共产品资产的高度专用性、交易频率的持久性、不确定性使得公共产品买卖无契约,财政制度形成的双一体化的结构形式既解决了公共产品交易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公共产品供给。控制了税收、财政支出契约外剩余权利,意味着对于公共产品供给者、公共产品消费者资产的最终影响权,也就意味着谁拥有财政制度的产权。这个控制权是由制度环境决定的,公共产品消费者拥有它就意味着财政制度为公共财政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广
王安石的理财思想主要是理财的重点在于生财,在取财和用财方面应以义理财,理财必须重视财务行政机构的改革等。王安石的理财思想对于指导现代经济管理、广开财源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现代企业树立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的经营理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具有借鉴作用,对于指导当代政府和企业机构改革具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
王安石 理财思想 以义理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珺
我国正式提出构建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始于1998年底,自此,财政体制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往学界关于公共财政的论述多集中于对具体财政问题的对策研究上,本篇意在探讨长期以来为大家所忽略,实则对于中国构建新的财政框架意义深远的一个方面,即中国为什么会提出关于公共财政的一系列问题并产生众多的争论?换言之,如果说公共财政在中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裴育 李秋梓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财政工作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为革命战争时期提供了财力保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财政支撑,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奠定了财政基础。其成功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等,这些经验必然成为新时代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进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财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正确认识了“公共财政”问题,才能在正确的财政理论指导下,真正地按市场经济要求去改革我国的财政模式,正确开展财政运作,使我国财政工作有一个大的改观。
关键词:
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市场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路
本文提出郡县制传统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中的现实意义,意在反思当前学术界中较为单一的"财政联邦制"的改革思路。通过回顾中国历史上政府制度的演变,抽象出郡县制传统在官员选拔、官员考核、政府级次和监察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指出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间财政关系中保留有大量的传统要素,但改革开放后具有财政联邦制性质的改革与这些传统要素发生了冲突,并在现实中引发了许多问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有必要考虑到对传统要素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联邦制 郡县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恩昌 刘婵娟
生命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首先都是来缔结生物链,构筑生命系统的。所以,每个物种都应有基本的生存权。从这一点讲,生命都是平等的;而生命又是有差别的,不同的生命所具有的生命价值大小也不尽相同。从这个角度讲,生命又是不平等的。生命的平等与不平等原则,最终统一于生命的公正原则,即基本权利平等与非基本权利比例平等原则的统一。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它是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多样性获取等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生命公正原则 器官捐献伦理 器官获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明生
刘少奇论消费及其现实意义李明生一、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1、社会主义改造胜利以后,刘少奇同志认为战时的物品配给制已完成历史使命,他主张按人民的消费需要进行生产,尊重人民的市场选择。刘少奇同志的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1956年1月4日写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定仁 赵昌木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 ,其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博约结合 ,精思善疑 ;注重学术交流 ,提倡论辩争鸣 ;德行与学问并重 ,做人与治学结合。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改进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书院 教学特点 研究生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