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0)
- 2023(8117)
- 2022(6824)
- 2021(6290)
- 2020(5246)
- 2019(12103)
- 2018(11954)
- 2017(23076)
- 2016(12729)
- 2015(14355)
- 2014(14355)
- 2013(14304)
- 2012(13252)
- 2011(12305)
- 2010(12437)
- 2009(11885)
- 2008(11932)
- 2007(11024)
- 2006(10057)
- 2005(9409)
- 学科
- 济(50697)
- 经济(50609)
- 管理(44358)
- 业(37315)
- 企(31922)
- 企业(31922)
- 方法(18315)
- 制(16441)
- 财(16025)
- 数学(15079)
- 数学方法(14933)
- 农(14259)
- 中国(13950)
- 业经(12422)
- 体(11119)
- 地方(10450)
- 学(10415)
- 融(9962)
- 金融(9957)
- 银(9904)
- 银行(9896)
- 务(9799)
- 财务(9767)
- 财务管理(9745)
- 行(9458)
- 理论(9409)
- 体制(9383)
- 企业财务(9222)
- 环境(9008)
- 农业(8942)
- 机构
- 大学(191147)
- 学院(188285)
- 济(76676)
- 经济(74821)
- 管理(70523)
- 研究(63558)
- 理学(58747)
- 理学院(58056)
- 管理学(57276)
- 管理学院(56877)
- 中国(51261)
- 财(41736)
- 京(41444)
- 科学(36292)
- 所(31909)
- 财经(31765)
- 江(30746)
- 中心(29496)
- 经(28508)
- 研究所(28027)
- 农(27011)
- 范(26403)
- 北京(26273)
- 师范(26233)
- 州(24488)
- 业大(23954)
- 经济学(23943)
- 财经大学(23400)
- 院(22578)
- 经济学院(21284)
- 基金
- 项目(116924)
- 科学(92581)
- 研究(89124)
- 基金(85116)
- 家(72980)
- 国家(72330)
- 科学基金(62388)
- 社会(57267)
- 社会科(54183)
- 社会科学(54165)
- 省(44877)
- 基金项目(44802)
- 教育(41084)
- 自然(38819)
- 自然科(37786)
- 自然科学(37778)
- 划(37737)
- 自然科学基金(37127)
- 编号(36717)
- 资助(34245)
- 成果(31693)
- 制(27457)
- 部(26889)
- 重点(26061)
- 课题(25654)
- 发(24860)
- 创(24033)
- 国家社会(23780)
- 教育部(23436)
- 性(23197)
共检索到303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竹林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市场经济,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讲话,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武器。他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华
本文对“教育产业”和“教育产业化”从生产力层面和资源配置层面分别作了深入分析,阐述了教育产业的经济学基础,指出“教育产业化”的本质是对传统教育产业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在对教育资源的市场属性分门别类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教育产业化”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结论,并从市场环境建设和市场主体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现代教育产业的七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茵茵
研究目的:为土地资源配置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澄清关于规划本质与规划悖论的错误认识。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图表分析、逻辑演绎。研究结果: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规划本质上是一个在资源、经济、社会和制度约束条件下努力趋近目标的不断试错的认知过程,规划悖论即信息悖论,规划问题的实质是制度问题;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政府干预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研究结论: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未来规划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应当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国情、土地特性及区域发展差异,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规划类型及规划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瑞强 曹国庆 石寒
新常态下资源配置机制优化的重心在于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的协调。政府有效发挥作用必须遵循市场秩序,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时也应该兼顾良好的政治秩序,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高效协作表现为社会运行秩序形成。本文系统阐述资源配置机制演进历程,比较分析资源配置机制作用机理,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秩序重构策略应当做到:良心为本,重拾个体层面的道德理性约束;契约至上,健全组织层面的规制体系:协同参与,完善社会层面的复合治理模式。
关键词:
资源配置 市场 多元治理 契约 秩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永松,杜幸之
人们都期望着卫生服务能够公平、合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卫生资源不断流向大城市、大医院,并导致了卫生服务实际的不公平。那么,这究竟是政策导向的失误,还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来解决卫生服务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菊朋 崔育琳
本文从存量资源配置和增量资源配置两个方面研究了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指出市场化是提高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本途径 ,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资源配制 增量资源 存量资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亮
本文探讨传统地权市场所具有的效率,以及产生这样效率背后的制度机制和经济逻辑。近世地权市场以私有产权和自由交易为制度基础,对要素的配置功能体现在促进要素流动性、满足多样化需求、实现要素的动态结合以及促进土地最佳经营规模的形成四个方面。其背后的机制在于多层次的交易体系(绝卖、活卖、典、胎借、押租等)和多样化的地权结构(自耕、租佃等)。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理论贡献。首先,用对土地物权的多样化分割来解释多样化的地权交易形式。本文提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怡建
在市场机制起决定作用下,税收可以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发挥应有作用。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计划起决定作用向市场起决定作用转型变革中,随着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步转变,税收作用的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合理税收负担、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收制度、稳定税收预期,让税收更好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
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 税收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宝强 孙建军 成颖
借鉴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该机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利用互惠原则调节数字信息资源的供求关系,使资源供需双方之间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达到供求平衡。此外还利用ASP模式构建一种“信息超市”式的市场交换方式,在此方式下,信息资源需求者能有更多的资源选择空间,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自建数据库成本。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盛仁
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但对于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文章指出,教育产权理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是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教育产权理论回答教育资源的来源、配置主体及形式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则回答教育资源配置的外部和内部效率标准。
关键词:
教育 资源配置 理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明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不仅对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而且对人力资源也进行优化配置 ,正是因为人才市场的积极引导作用 ,促使了政府、学校、学习者的效益目标的实现 ,所以市场机制是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优化配置 市场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高隆昌 胡勋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人才需求越来越紧迫,对人才的科学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特别在50年代初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舒尔茨和刘易斯等提出人力投资理论以来,人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才也是资源,而且是更为重要的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其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对其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杜育红
近年来理论界对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教育如何面对市场经济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对于教育与市场经济的适应与协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多数集中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对于教育产品本身的属性和市场本身的内涵理解不够,因此没能抓住教育与市场关系的核心: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因而也就无法进一步挖掘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揭示教育与市场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本文通过对教育产品属性与市场内涵的分析,力图揭示决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内在机制,进而为教育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家喜 李春景 邢小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供给导向、封闭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领先市场概念的提出为全球化背景下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有效引导科技资源配置的方向,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领先市场的基本特性,指出了传统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不足,分析了领先市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面向领先市场的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国刚
二百多年来,国际金融规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单边主义界定国际金融规则的时期;二是由美国单边主义操控下的多边主义由盛走弱的时期;三是经济多极化背景下多边机制界定国际金融规则的时期。国际金融规则的形成过程中有三个特点:一是单边规则向多边规则转变;二是"赢者通吃"让位于"合作共赢";三是多边主义向国际金融市场实操领域的延伸尚待破题。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一带一路"倡议,在落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和多边主义等五个理念的同时,贯彻着共商共建共享、强化战略对接、注重实践效应、推进互联互通、克服融资瓶颈和强化创新驱动等六个机制。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金融实践层面上需要有效解决巨额资金、资金性质和政治风险等三个难题,因此,应发挥多元化资本结构的机制作用。多元化资本结构可在金融经营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交易场所和多边经济区等四个层面展开,在实践中需要特别关注股权平等、股权融资中的协同运作和股权运作中的长期性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多边主义 国际金融 新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