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599)
- 2022(1280)
- 2021(1276)
- 2019(2182)
- 2018(2230)
- 2017(4058)
- 2016(2271)
- 2015(2567)
- 2014(2548)
- 2013(2473)
- 2012(2542)
- 2011(2393)
- 2010(2580)
- 2009(2693)
- 2008(2858)
- 2007(2834)
- 2006(2724)
- 2005(2506)
- 2004(2414)
- 2003(2350)
- 学科
- 济(11083)
- 经济(11070)
- 管理(6991)
- 业(5179)
- 企(4783)
- 企业(4783)
- 学(4489)
- 理论(3650)
- 教育(3641)
- 中国(3491)
- 方法(3053)
- 制(2665)
- 财(2402)
- 融(2262)
- 金融(2261)
- 和(2231)
- 业经(2226)
- 银(2170)
- 银行(2168)
- 行(2113)
- 农(2107)
- 策(2028)
- 及其(1945)
- 体(1928)
- 数学(1832)
- 数学方法(1788)
- 经济学(1775)
- 体制(1548)
- 政治(1527)
- 思想(1487)
- 机构
- 大学(43151)
- 学院(40463)
- 济(15466)
- 经济(15101)
- 研究(15025)
- 中国(11152)
- 管理(10731)
- 京(9943)
- 科学(9237)
- 财(8863)
- 理学(8362)
- 范(8234)
- 理学院(8208)
- 师范(8207)
- 管理学(8004)
- 所(7998)
- 管理学院(7912)
- 研究所(7066)
- 江(7000)
- 财经(6860)
- 师范大学(6728)
- 北京(6661)
- 经(6129)
- 中心(6003)
- 教育(5719)
- 经济学(5618)
- 州(5586)
- 院(5148)
- 系(5101)
- 财经大学(5000)
共检索到7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月茹
建构性学习需要学习素材、学习环境提供背景支持,建构主义理应取代工具主义、理性主义主导教科书编制的线索。鉴于建构主义侧重于认知理论研究,我们归纳总结散落于其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中教科书编制的相关主张,提出“建构主义教材观”并联系实践进行剖析阐发,以期实现教科书编制理念转变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同步并行。
关键词:
教科书 建构主义 教材观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桂春
建构主义在教师角色及其作用问题上的见解完全颠覆和否定了传统的教师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是传递知识的“工程师”,而是苏格拉底倡导的“助产士”,教师的作用不在于给予学生“真理”,而是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意义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教师不是支配学生学习的权威者和控制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正确的角色认知并处理好角色互换;教师教育应按建构主义的理解和要求来确立培养目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师角色 教师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麻彦坤
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了建构主义的两种不同范式,两种建构主义倡导的教育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共识又有分歧。为了能够联合起来,实现两种理论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两者需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相互参照,积极反省,主动借鉴,互动互补。
关键词:
认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 互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约翰逊F·奥斯本 张红霞 孙志凤
本文作者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弱点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功之处给予了肯定。本文所倡导的一种温和的实在论,试图对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更好的解释,而且对相关的教学论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超越 建构主义 科学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茂玲
文章从建构主义核心假设的剖析出发,阐述了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观点。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突出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在教学实践上,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教学的起点,通过情境实施教学,凸显教学的整体性,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观 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剑波 王珍
建构主义理论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理论,它提出了崭新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改革有诸多积极因素。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入手,对其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进行阐释,并就该理论指导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作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改革 学习理论 角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月茹 陈英敏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谢恭芹 丁邦平
建构主义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自古有之,但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并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一名建构主义的教师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学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虽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着实际的困难。对中国教师而言,要努力成为一名建构主义教师,我们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解读。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教师 建构主义课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莉
本文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 ,探讨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所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 ,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并指出评价标准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课堂教学 评价 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群
建构主义在认识论上主要有三个不同以往的思考:其一,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使得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这个观点还延伸到社会科学中;其二,认知神经科学提出,认识的本质不是反映,而是主体(神经元)对信息的处理;其三,建构主义认为,认识的实质是主体在观念中对客体的建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似乎在超越二元论,物质和意识可能统一在神经元的活动中。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唯物主义 认识论 反映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静
以维果茨基及其学派思想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建构主义思潮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以及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运用 ,对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给我国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以重要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子建 宋萑
本文从建构主义的意涵、理论基础及流派的梳理入手,对建构主义所倡导之"自我的知识"和"自主的学习"进行分析,并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悖论进行批判与反思,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本身尚有发展与改善的空间。在对建构主义理论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本文亦尝试从建构主义与它理论的兼容、建构主义内部各流派的融合两方面,为其未来发展前景给予建议,以期让建构主义真正为教育实践所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知识观 学习观 反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蒙成
实施建构主义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学生应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要具有强烈的学习期待和批判性、系统性、发散性思维能力 ,具有有机的知识结构、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及必要的团队精神 ,教师应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高级伙伴 ,应掌握建构性教学的策略 ,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意识、宽广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建构主义教学的环境应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平台 ,要具备网络化的学习场所、文本化的教材、学习共同体式的班集体等要素。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 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