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10)
2023(4665)
2022(3960)
2021(3661)
2020(3068)
2019(6974)
2018(6636)
2017(12470)
2016(7007)
2015(7827)
2014(7804)
2013(7647)
2012(7258)
2011(6397)
2010(6812)
2009(6520)
2008(6813)
2007(6762)
2006(6016)
2005(5680)
作者
(20987)
(17496)
(17369)
(16443)
(11185)
(8476)
(7844)
(6857)
(6464)
(6455)
(6145)
(6080)
(5815)
(5695)
(5584)
(5292)
(5266)
(5055)
(4954)
(4927)
(4369)
(4285)
(4269)
(4154)
(4022)
(3939)
(3863)
(3695)
(3455)
(3382)
学科
(29101)
经济(29060)
(24243)
管理(22675)
(19914)
企业(19914)
方法(11205)
(10219)
中国(9901)
(9337)
数学(9191)
数学方法(9098)
(7860)
(7264)
财务(7251)
财务管理(7236)
企业财务(6912)
(6543)
金融(6542)
业经(6424)
(6340)
银行(6327)
农业(6197)
(5988)
(5887)
(5560)
贸易(5552)
(5429)
理论(5415)
劳动(5411)
机构
大学(108036)
学院(105075)
(45561)
经济(44596)
管理(38230)
研究(37630)
理学(31140)
中国(30882)
理学院(30801)
管理学(30377)
管理学院(30171)
(25128)
(23503)
科学(20045)
(19427)
财经(19370)
(17526)
(17198)
中心(17034)
研究所(16937)
(16242)
北京(15400)
经济学(14819)
财经大学(14428)
(14200)
师范(14082)
(13658)
经济学院(13105)
业大(13083)
(12839)
基金
项目(60769)
科学(47867)
研究(45524)
基金(45157)
(40434)
国家(39622)
科学基金(33048)
社会(29685)
社会科(28102)
社会科学(28087)
基金项目(22958)
(21795)
教育(21046)
自然(20580)
自然科(20109)
自然科学(20100)
自然科学基金(19752)
(19256)
资助(19019)
编号(17709)
成果(16279)
(14471)
重点(13938)
(12670)
教育部(12664)
课题(12650)
国家社会(12602)
(12421)
(12356)
(12096)
期刊
(57388)
经济(57388)
研究(37387)
中国(26044)
(22647)
学报(17326)
管理(16521)
科学(15387)
(15297)
(14473)
金融(14473)
大学(13502)
学学(12634)
财经(12005)
教育(11978)
(10379)
农业(9915)
经济研究(8412)
技术(8176)
问题(7572)
业经(7510)
(6602)
国际(6241)
世界(6115)
(5926)
(5720)
理论(5629)
会计(5518)
技术经济(5139)
现代(5087)
共检索到178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李光田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我国不仅在指导思想上是新民主主义理论,而且现实生活中也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使得劳动力市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对于这个客观存在、发育尚不成熟的市场,党和政府一方面根据新民主主义理论,加强了对劳动市场的整顿和规范化培育,如发展工会组织、推广劳动合同、建立职业介绍所等;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中萍  
联邦劳动局是联邦德国劳动力市场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主要集中在职业介绍、职业培训与失业保险三个方面,其中职业介绍最重要。 (一)职业咨询与介绍 职业咨询与介绍是就业服务的中心工作,也是促进就业、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联邦德国的职业咨询与介绍统一由各地的劳动局负责实施。为提高职业咨询与介绍的质量,从事职业介绍的人员一律都经过科学的培训。为培养本系统的工作人员,联邦劳动局共开办了10个管理学校和1个公务管理高等专科学校,后者设在曼海姆,完全是为了培养各级劳动局中的公务人员而建立的,教育质量闻名遐迩。尤其是职业学、企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均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友成  
采取措施加快城乡劳动力的对流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城乡劳动力的对流量逐年增大,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山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山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城乡长期分割,特别是城乡劳动力的身份界限...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华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二元结构的不断加剧,农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桎梏。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使农民能够真正离开土地,走向富裕,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霍新宾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如何创构"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则为中国共产党构筑城市社会秩序的急务所在,而劳资协商会议作为新政权整合劳资利益的重要举措遂应时而生。通过对上海劳资协商会议动态演变的考察可知,其始终蕴涵着协商合作与阶级斗争两种劳资关系形态。从"五反"前后这两种劳资关系形态主题演绎的事实中,可以蠡测中共创构新民主主义劳资关系的实效与困境,以及其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而进行社会整合的艰辛与努力,建国初期工人、资本家和中共政权利益互动的复杂意蕴亦由此得以实证。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贾东岚  
本文选择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为参照,对这些国家在政府调控企业工资分配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具体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发现,近年来,这些发达国家调控企业工资政策的新发展趋势主要有:更多政策由直接干预转化为间接干预、更加重视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监管,并逐步加强与其他收入分配政策的联合调控。通过归纳国外一些好的做法,对于改进完善我国现阶段工资调控体制机制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明明  
建国初期,由于土地改革这一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民收入水平呈增长趋势,使得农家支出水平亦不断增长。在农家支出结构中,合作化完成前支出主要用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合作化完成后主要用于生活方面。总体来看,吃、穿等生活性支出在农家支出中始终占据绝大比重,由此决定了当时农家消费是一种温饱型消费。同时,自给性消费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农家消费具有典型的自给自足性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昭文  
我国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漫长的发展历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趋势,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为推动转移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教育战线尤其是职成教战线面前的重大任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受城市较高的预期收入和各种发展机会的诱导,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成为城市就业群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人为城市发展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由于他们的素质普遍较低及数量巨大,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及就业形势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何管理好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就成为就业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人民大学劳动人事管理学院的姚裕群、山东省委党校的张春光、新疆伊犁地区职介中心的李文永就这个问题谈了他们的看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诚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和安置失地农民,成为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必需先行。加强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以终身教育理念创新培训方法,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者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可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提升收入,改善生活状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彬斌   陆万军  
就业是民生之基,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人口与劳动供给态势正经历着一系列重要变化,决定了就业新态势的形成和未来的政策选择。经济增长换挡至中高速、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逐渐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劳动力供给总量趋向短缺、劳动者综合技能素养不断提高等重要变化,推动着劳动力市场的调整重塑,其过程既包括有助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积极因素,也内嵌着不少挑战。理解这些变化及其背后的政策需求,对于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市场政策、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庆生  陈信元  
与以往很多直接检验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之关系的研究不同,本文选择1999—2002年健康运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雇员角度研究了控股股东的所有制性质对上市公司社会性负担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国家控股公司比非国家控股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并且国家控股公司的超额雇员主要源自上市初的历史遗留冗员;超额雇员和高工资率共同导致国家控股公司承担了比非国家控股公司更高的劳动力成本。此外,还发现在国家控股公司中,国资部门控股公司的超额雇员最多、劳动力成本最高;并且相对其他公司而言,该类公司上市后可能继续超额雇员。因此,推进上市公司产权多元化改革和避免国家直接控股,对改善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杨飞  
19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极化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南北贸易和中国-发达国家间贸易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北贸易和中国-发达国家贸易显著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极化,其中,中国-发达国家贸易对劳动力市场极化的边际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还表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劳动力市场极化的主要因素,国际贸易是次要因素,并主要通过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市场极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关立新  张广涛  李志宏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在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转变过程中成为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两大突出现象:即国内失业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和国内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典型的"二元就业体制"。因此,通过研究借鉴西方国家公共部门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对于深化我国"二元就业体制"改革,探讨国有部门就业与非公有制部门就业的关系,对于降低失业率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