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9)
- 2023(2083)
- 2022(1843)
- 2021(1772)
- 2020(1438)
- 2019(3156)
- 2018(2947)
- 2017(5562)
- 2016(3068)
- 2015(3369)
- 2014(3321)
- 2013(3261)
- 2012(3158)
- 2011(3069)
- 2010(3338)
- 2009(3051)
- 2008(3089)
- 2007(2918)
- 2006(2697)
- 2005(2435)
- 学科
- 济(13669)
- 经济(13659)
- 管理(7619)
- 业(6980)
- 企(5549)
- 企业(5549)
- 中国(4646)
- 学(4639)
- 方法(4279)
- 地方(3767)
- 农(3518)
- 理论(3096)
- 数学(3093)
- 制(3073)
- 数学方法(3053)
- 财(3048)
- 业经(2921)
- 教育(2710)
- 融(2555)
- 金融(2553)
- 农业(2445)
- 银(2444)
- 银行(2437)
- 行(2354)
- 和(2184)
- 体(2121)
- 地方经济(1962)
- 发(1939)
- 贸(1934)
- 贸易(1932)
- 机构
- 大学(54071)
- 学院(51191)
- 研究(19461)
- 济(18913)
- 经济(18400)
- 管理(15203)
- 中国(13513)
- 科学(12524)
- 理学(12501)
- 理学院(12192)
- 管理学(11911)
- 京(11907)
- 管理学院(11801)
- 所(10333)
- 范(10248)
- 师范(10206)
- 财(10189)
- 研究所(9272)
- 江(8649)
- 师范大学(8539)
- 财经(8072)
- 中心(7939)
- 北京(7409)
- 农(7347)
- 经(7200)
- 州(6968)
- 院(6738)
- 业大(6328)
- 经济学(6325)
- 系(6056)
- 基金
- 项目(30520)
- 科学(24548)
- 基金(23033)
- 研究(21901)
- 家(20300)
- 国家(20137)
- 科学基金(17045)
- 社会(14661)
- 社会科(13938)
- 社会科学(13932)
- 基金项目(12482)
- 省(11231)
- 自然(10878)
- 自然科(10632)
- 自然科学(10630)
- 自然科学基金(10434)
- 教育(10218)
- 划(10190)
- 资助(8563)
- 编号(8155)
- 成果(7875)
- 重点(7056)
- 部(6842)
- 发(6390)
- 课题(6379)
- 国家社会(6279)
- 教育部(5919)
- 创(5816)
- 人文(5606)
- 大学(5586)
共检索到81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强
进入光绪朝后,清廷在实施宫廷外交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空间发生了渐进的规律性变化,明显呈现出由外围向禁城、由前朝向后宫的变化趋势,一直到乾清宫与宁寿宫的最终使用为止。这种空间变迁不仅彰显了清宫建筑空间的仪式功能和中外交往较量的局面对比,也明显透露出清廷处理对外关系的心态变化和清廷自身最高权力运转状况的不断变化,对于深化清代宫廷史、政治史和外交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刘强 李文儒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研究是清末宫廷史和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戊戌变法激化了二人的矛盾,最终致使慈禧太后直接训政,并让光绪帝居于便殿,甚至试图立大阿哥取而代之。但是,庚子之变后,鉴于诸多因素的考量,两人从清廷统治大局的实际利益出发,努力调适双方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默契,使清廷极力宣扬的"母子一心"具有了实际内涵,从而为清廷政局的相对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仕忠
黄仕忠:谢谢主持人,也感谢上海图书馆。二十几年前我作为读者来上海图书馆看书,上图就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我能够在上图作演讲,和读者作一次交流,真的觉得非常的荣幸。我的专业主要是古代戏曲的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许继起
曹魏以迄两晋十六国时期的宫廷女乐,在朝廷举行礼仪朝会、宴饮歌舞娱乐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这时期的宫廷女乐主要由掖庭、清商、总章等机构掌管。曹魏时期清商音乐蓬勃发展,两晋时期以江南吴声为代表的乐府新声不断涌入宫廷,丰富了乐府文艺的艺术品类,也壮大了女乐表演的队伍。十六国时期,在北方诸国长期征战中,对晋室以及诸国礼乐重器、工人伎乐的争夺,也刺激了诸国宫廷女乐的建设和发展。探讨曹魏两晋十六国时期宫廷女乐的管理、功能和来源,以及此时期贵族阶层的蓄伎之风,对揭示魏晋时期的乐府文学创作、发展及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魏晋 十六国 女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滕德永
咸丰朝始,清宫既有的黄金来源因战争而中断。至同治朝,为了满足宫中用金需要,内务府令粤海关购金,解交宫中应用。由此,粤海关成为晚清宫廷黄金最为重要的来源。粤海关购金被广泛地用于宫中敬神、后妃分例等,更为重要的则是制作各项礼器,维系了各项典礼制度。因购金价格高昂,粤海关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是晚清被卷入世界经济的结果。
关键词:
粤海关 黄金 晚清 宫廷 金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建斌
《辛丑条约》签订日到第一个还款日的近5个月时间里,以刘坤一和张之洞领衔的各地督抚接连致电西安行在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少还款金额,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予以折免三成,随后以还款方式由按半年改为按月偿付为由,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本次争论牵涉行在军机处、在京谈判全权大臣、地方督抚、总税务司等多方关系,反映了庚子事变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和政局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据清宫御膳档案记载,乾隆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辰初,皇帝皇后进早膳有烤鸡一品,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初七日,皇帝进膳有烤鸡一品,系唐姓御厨配料烤制而成。宫廷烤鸡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烤鸡不同,一般烤鸡是经过退毛、开膛、清洗、造型后直接入炉烘烤,烤熟后取出沾佐料食用;宫廷烤鸡是在清洗造型后用陈年醪酒配以中草药煎煮,脱骨除腥煮熟后,再将蜂蜜涂抹鸡体入炉烤制,出炉上盘前将鸡体涂抹香油,烤制后的鸡呈桔红色,光亮鲜艳,外焦里嫩,表里一致,食之不腻。宫廷烤鸡秘方由唐家代代相传。清末,唐家隐居民间,至第九代,唐国兴成为唯一传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焯
从清朝老字号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许多老字号的命名、兴起和变革与清朝宫廷文化密不可分。御赐名句、名联、匾额等是老字号命名的来源之一;老字号的兴盛与清朝包括宫廷在内的重要政治人物或朝廷制度等政治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老字号的衰落、变革更与清政府的衰亡和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密不可分。可见,清朝宫廷文化对商业消费导向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清朝 宫廷 老字号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柯尊斌
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戏曲,宫廷演剧也较为盛行,所演剧目中有不少隋唐故事题材戏曲。这些作品主要宣扬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观念,在宫廷常演不衰,体现出明朝统治者希望通过戏曲实现教化臣民、移风易俗的政治目的。
关键词:
明朝 宫廷戏曲 隋唐故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梅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都需要上下两个社会阶层思想火花的相互碰撞、作用与融合。文章以萧衍拟作乐府《子夜四时歌》为切入点,认识与理解从市井到宫廷自下而上导向的诗歌思潮。从客观与主观两个视角,即市民风尚的渗透与民间乐府的普及,宫廷文人的背景与心态,解读这一诗歌思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劲松
众多因素在城市地理空间的历史变迁中发挥作用,但城市化进程只是在近现代才得以跳跃式发展。这并非只是巧合,其深层的原因在于资本扩张产生的空间效应。资本必然要扩张,形成对空间和时间的无节制需求,从而激发一系列急剧膨胀的空间扩张链,而城市只是其最中意的舞台。然而,资本扩张动力既是城市规模、构造和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积极因素,也是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幕后黑手。这些负面,不仅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成为资本扩张本身的制约因素。该文通过对资本扩张与城市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的揭示,指出引导和利用资本、防止资本机制蔓延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资本悖论 空间效应 城市问题 城市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欢迎到各地财政部门或邮局订阅中国财政杂志社2020年"三刊两鉴"《中国财政》半月刊解读财政大事关注社会民生全年定价384元邮发代号2-887《财务与会计》半月刊会计人的良师益友和精神家园全年定价360元邮发代号2-881《财务研究》双月刊财务学术的领地财务学人的主场全年定价108元邮发代号2-882
关键词:
庚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莉琴
有清一代陕西回族经济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前经济结构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和商业,农业经济活动日臻完善,达到相当规模。起义失败后演变为以商业为主,兼营畜牧和农耕。导致这种变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汉族在经济上对回族的依附。从回汉经济结构互补到汉族对回族经济上的过分依赖,极大阻障了回族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二,回汉民族关系的紧张。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日显窘迫,加之清政府"护汉抑回"政策影响,使得回汉两族人民关系紧张。第三,伊斯兰教推崇商业的精神和鼓励经商的思想,无不渗透于回族社会经济生活
关键词:
清代 陕西回族 经济生活 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