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
- 2023(1532)
- 2022(1317)
- 2021(1140)
- 2019(2237)
- 2018(2236)
- 2017(4130)
- 2016(2404)
- 2015(2638)
- 2014(2769)
- 2013(2746)
- 2012(2629)
- 2011(2466)
- 2010(2649)
- 2009(2679)
- 2008(2770)
- 2007(2755)
- 2006(2582)
- 2005(2434)
- 2004(2318)
- 学科
- 济(9512)
- 经济(9503)
- 管理(7916)
- 业(7238)
- 企(6676)
- 企业(6676)
- 学(4719)
- 方法(3529)
- 制(3483)
- 财(3296)
- 理论(3183)
- 中国(3172)
- 教育(2567)
- 银(2444)
- 银行(2427)
- 农(2408)
- 业经(2379)
- 数学(2360)
- 行(2305)
- 数学方法(2301)
- 体(2093)
- 务(2073)
- 财务(2059)
- 财务管理(2055)
- 融(2021)
- 金融(2020)
- 企业财务(1996)
- 和(1871)
- 策(1779)
- 度(1717)
- 机构
- 大学(43966)
- 学院(41372)
- 研究(15234)
- 济(14050)
- 经济(13632)
- 管理(12612)
- 中国(11819)
- 理学(10091)
- 科学(10039)
- 理学院(9939)
- 管理学(9692)
- 管理学院(9605)
- 京(9073)
- 财(8592)
- 所(8563)
- 江(7826)
- 研究所(7750)
- 农(7136)
- 范(7115)
- 师范(7015)
- 中心(6887)
- 财经(6643)
- 州(6121)
- 经(5927)
- 北京(5807)
- 农业(5662)
- 师范大学(5631)
- 业大(5513)
- 省(5374)
- 院(5207)
共检索到69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惠荣
论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蔡惠荣(浙江临安市渔网研究实验场,邮编311311)底层鱼诱捕定置网箱简称“诱网”,是作者在11年水库养鱼捕鱼中实践与研究的结晶,自1992年研究成功,前后三次获国家专利。诱网填补了国内外大规模、生产性深水网捕吃食性鱼类的空白。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思宁 黄居昌 陈家骅 谭非
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诱芯及诱捕器对甲基丁香酚诱捕橘小实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诱芯的诱捕效果相同;3种诱芯的持效期依次为棉花>醋酸纤维>木纤维.不同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表现为市售诱捕器和自制离心管诱捕器效果较好,倒扣诱捕器和自制矿泉水瓶诱捕器效果较差.
关键词:
橘小实蝇 甲基丁香酚 诱芯 诱捕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桂芬 阎晓华 孟宪佐
研究了性信息素诱捕器的颜色、形状、粘胶面积以及在树冠内放置的位置对槐小卷蛾Cydiatrasias(Meyrick)雄蛾诱捕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绿和黄 3种颜色的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蓝颜色的诱捕效果 ;三角形诱捕器诱捕雄蛾的效果明显优于双层圆盘形和双层船形的诱捕效果 ;粘胶面积为 5 0 0 .0cm2 的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 2 5 0 .0cm2 和 16 6 .7cm2 的诱捕效果 ;悬挂于树冠中上部的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悬挂于树冠中部及中下部的诱捕效果。在槐小卷蛾性信息素监测与防治系统中 ,悬挂在树冠中上部、粘胶面积为 5 0 0 .0cm2 的白颜色的三角形...
关键词:
槐小卷蛾 性信息素 诱捕器 诱捕效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连芹 宋世涵 黄焕华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马尾松、湿地松、黑松及日本赤松的主要蛀干害虫,也是台湾五针松、北美短叶松、日本冷杉、欧洲云杉、柳杉等主要蛀干害虫之一。该虫在我国分布于西藏以东、河北以南,东至台湾、南至广东;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老挝。近10年来,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区)多处发生天牛危害,不仅
关键词:
松墨天牛 引诱剂 诱捕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温小遂 喻爱林 唐艳龙 廖三腊 施明清
[目的]明确APF-Ⅰ型诱剂样品(A)和F型诱剂样品(C)对松墨天牛的诱捕效果。[方法]以生产上使用的APF-Ⅰ持久增强型诱剂(B)和F1型诱剂(D)为对照,在林间进行了诱杀松墨天牛成虫试验。[结果]表明:诱剂A的平均诱虫量最高,分别为诱剂B、诱剂C和诱剂D的1.17倍、1.41倍和1.58倍,且显著高于诱剂C和诱剂D。在持效试验中,诱剂A平均诱虫量也高于其他3种诱剂。在161 d诱捕期内4种诱剂诱到的松墨天牛雌虫是雄虫的1.65 1.93倍,平均1.76倍。诱剂C也优于同类产品的诱剂D。[结论]诱剂A释
关键词:
松墨天牛 信息素诱剂 诱捕效果 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振中 邓安石 朱群 陈维彬 许秀美 郑和斌 牛长缨
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通过不同示范点、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悬挂密度以及悬挂时间对该诱捕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球形诱捕器能有效控制不同示范点柑橘大实蝇的为害,脐橙园和蜜橘园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和100%。此外,球形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及悬挂时间与其防治效果密切相关。在5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以及6月初成虫大量返回柑橘园期间,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能达到最佳防效。根据果园中果树密度及柑橘大实蝇危害程度不同,建议每666.7m2柑橘园悬挂诱捕器15个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黄滨 关长涛 林德芳 鲁伟
采用真空负压原理 ,利用负压抽吸与零压排放交替起捕的方法 ,研制了由真空泵、耐压集鱼罐和全自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网箱活鱼起捕机。起捕试验结果表明 ,在 1∶1的鱼水比例时 ,该机的活鱼起捕量可达 (15~ 2 0 )t/h ,且对鱼体无伤害 ,其设备技术性能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 ,可广泛应用于网箱养殖生产。
关键词:
网箱 真空 活鱼 起捕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刘万学 张帆 冼晓青 万方浩 冯晓东 赵静娜 刘慧 刘万才 张晓明 李庆红 王树明
【背景】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原产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是近两年传入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对我国农业安全生产构成了潜在巨大威胁。【目的】探究诱捕器颜色和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影响,为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方法】以专一性引诱剂为试验材料,采用行为生态学技术方法,在有机蔬菜生产温棚开展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颜色和诱捕器悬挂高度对番茄潜叶蛾诱捕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白色(对照)、黄色((575±10)nm)、绿色((520±10)nm)和蓝色((465±10)nm)4种颜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均可诱捕到一定数量的番茄潜叶蛾,4种颜色诱捕器61 d平均诱蛾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蓝色2 548.3头、黄色2 065.8头、绿色1 998.3头、白色1 072.7头/诱捕器。不同颜色诱捕器逐日诱蛾量占比中,蓝色和黄色诱捕器显著高于绿色和白色,依次为蓝色和黄色>绿色>白色,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蓝色诱捕器最高,依次为蓝色>黄色和绿色>白色诱捕器,差异显著;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蓝色>绿色和黄色>白色诱捕器。5种悬挂高度性信息素诱捕器37 d平均诱蛾量依次为0 cm(直接放于地面上)332.2头、0—20 cm为94.2头、60—80 cm为12.4头、120—140 cm为9.2头、180—200 cm为7.4头/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诱捕器诱蛾量占比中,0 cm显著高于其他4种悬挂高度,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逐日诱蛾量中,0 cm最高,依次为0 cm>0—20 cm>60—80、120—140和180—200 cm,差异明显;诱蛾效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0 cm>0—20 cm>60—80 cm>120—140和180—200 cm。【结论】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将蓝色性信息素诱捕器(平面式)直接放于地面对番茄潜叶蛾的诱捕效果最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成高 崔毅 陈碧鹃 矫国本 王学端
根据2004年8月、10月和2005年2月、5月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现场调查,分析了网箱养殖区底层海水营养盐的季节变化,并对水质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点相比,唐岛湾网箱养殖对底层海水pH、DO影响不明显,对COD、NO2--N、PO34--P、NH4+-N影响相对较大。从无机氮营养结构看,DIN在冬季和春季以NO3--N为主,秋季NO3--N和NH4+-N二者相差不大,占主要比重,而在夏季NH4+-N所占比重最大。从A值和NQI值的统计结果看,在养殖活动较强的夏季和秋季,A值范围为1~2,为开始受污染等级,其他季节为水质处于良好等级,营养状态指数EQI值也呈夏季和秋季较其他季节高...
关键词:
营养盐 网箱养殖 底层水 唐岛湾 水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伟 周娇 刘鑫海 骆有庆 李月华 宗世祥
为了明确沙蒿木蠹蛾性信息素的诱捕距离和效果,在受害的黑沙蒿林外,主要风向的上风向、下风向及侧风向区域分别等距离设置7个诱捕器。诱捕结果表明:上风向的诱捕效果最好,诱捕量占到诱捕总量的60%,侧风向的效果好于下风向;在上风向设置的不同距离的诱捕器中,距林缘30~210m处均能诱捕到成虫,但以60m处诱捕到的数量最多;该性信息素的持效期为25~34d;3种不同类型诱捕器的野外诱捕效果显示,船形和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实用新型诱捕器。除了沙蒿木蠹蛾,该性信息素还对草地螟、冬麦异夜蛾和蜂虻等有较明显的诱捕效果。
关键词:
沙蒿木蠹蛾 性信息素 时空动态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怡萍 程爱红 于海利 成卫宁 仵均祥
【目的】明确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粘板对小麦吸浆虫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寻找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动态监测的科学方法。【方法】2010-04-05,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选择发生小麦吸浆虫越冬后出土幼虫虫口基数不等的麦田4块,采用自制大小为30 cm×20 cm,颜色分别为黄色、红色和蓝色的3种粘板,研究粘板颜色、设置高度(下沿距地面高度分别为40,70和110 cm)对小麦吸浆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了自制粘板以及市售10 cm×10 cm自带黏胶黄色粘板(以下简称市售黄色粘板)和性诱剂诱芯对小麦吸浆虫成虫田间诱捕试验。【结果】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粘板均能诱捕小麦吸浆虫成虫,但诱虫量差异很大,其中以...
关键词:
小麦吸浆虫 粘板 性诱剂 诱虫效果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唐伟强 吴沧松 吴银海
在浙江省新昌县 ,对几种诱捕松墨天牛方法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改进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与其他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诱捕效果依次是改进型引诱剂、M 引诱剂、松诱木和灯光引诱。改进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最佳 ,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松墨天牛达 1 1 1头。引诱剂诱捕效果好 ,使用方便安全 ,宜大面积推广应用。表 3参 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宗兆锋 郭小芳 韩立荣 赵克刚
以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和黄枝孢(Fulviafulva)2种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利用皿内诱捕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22株放线菌,经对7种靶标真菌进行皿内拮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其中8株放线菌对部分病原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占到分离菌株总数的47.1%,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有7株。有45%的菌株可以抑制苹果炭疽菌、茄子黄萎菌和大豆腐霉菌。菌株SC1,SC11和A1的发酵液对4种靶标菌的抑制作用最强,75%菌株的发酵液对灰葡萄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SC1,SF1和A3的发酵液对苹果灰葡萄孢的控制作用超过80%。
关键词:
诱捕分离 放线菌 生物防治 灰霉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符国庆 方逵
基于经典集合理论与模糊集合理论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层集合理论.作者认为:客观世界里一切确定的事物均可被抽象为低层集合.在论文中,不仅给出了诸如:低层集合、低层子集、预备元素、当前元素、当前可个体化集合、当前可个体化子集等一系列新概念,而且确定了低层集合之间的各种关系与运算.
关键词:
低层集合 低层子集 当前元素 集合 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