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1)
- 2023(7499)
- 2022(6269)
- 2021(5797)
- 2020(4961)
- 2019(11450)
- 2018(11384)
- 2017(20177)
- 2016(11838)
- 2015(13795)
- 2014(13900)
- 2013(12756)
- 2012(11698)
- 2011(10659)
- 2010(11216)
- 2009(9932)
- 2008(10041)
- 2007(9429)
- 2006(8284)
- 2005(7104)
- 学科
- 济(46078)
- 经济(46057)
- 管理(30423)
- 业(25747)
- 方法(23717)
- 企(21370)
- 企业(21370)
- 数学(20909)
- 数学方法(20356)
- 中国(12798)
- 理论(12575)
- 农(12284)
- 教育(11386)
- 学(10373)
- 业经(10187)
- 教学(9718)
- 地方(9420)
- 财(8184)
- 农业(8102)
- 制(6813)
- 环境(6764)
- 和(6749)
- 技术(6743)
- 划(6134)
- 学法(6084)
- 教学法(6084)
- 贸(6067)
- 贸易(6062)
- 发(5889)
- 易(5840)
- 机构
- 学院(167008)
- 大学(166295)
- 管理(58078)
- 济(56719)
- 经济(55168)
- 研究(54749)
- 理学(49837)
- 理学院(49122)
- 管理学(47400)
- 管理学院(47091)
- 中国(38501)
- 科学(37133)
- 京(36713)
- 农(30750)
- 所(28330)
- 业大(27461)
- 江(27195)
- 范(26626)
- 师范(26339)
- 财(25913)
- 研究所(25894)
- 中心(25080)
- 农业(24192)
- 技术(23379)
- 北京(23170)
- 州(22107)
- 师范大学(20640)
- 财经(20351)
- 院(19654)
- 教育(19169)
- 基金
- 项目(110518)
- 科学(85283)
- 研究(82022)
- 基金(74792)
- 家(65842)
- 国家(65190)
- 科学基金(55144)
- 社会(47936)
- 省(47736)
- 社会科(45244)
- 社会科学(45230)
- 教育(43022)
- 划(39606)
- 基金项目(38798)
- 自然(35962)
- 自然科(35158)
- 自然科学(35150)
- 编号(34880)
- 自然科学基金(34465)
- 资助(31756)
- 成果(29596)
- 课题(27159)
- 重点(25965)
- 发(23415)
- 部(23346)
- 创(23157)
- 年(22474)
- 大学(22040)
- 创新(21299)
- 项目编号(20902)
共检索到254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汤正华
与学生社团相关的应用型人才非智力素质其内容可包括:意志力、协调力、适应力、创造力、个性化。学生社团其价值性、广泛性、协作性、自主性、多样性特点与大学生非智力素质培养之间具有内在契合性。学生社团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管理两方面。社团文化建设是实现社团非智力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条件,对社团的战略化管理、主动型管理、学术式管理和开放性管理是实现非智力素质教育功能的保障。
关键词:
非智力素质教育 大学生社团 逻辑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靖方 张丽娟
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体系,而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体系的构建有赖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六个环节的实施。对于深化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综合素质 全程培养 地方高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珠 常静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供了参考。借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地方本科高校应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结构要求,并从优化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建设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加强产教融合等方面,构建有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介晓磊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一所"历史短、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矛盾多、困难大"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黄淮学院2004年升本以来,特别是2010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人才"两个规划纲要,牢牢把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以创新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模式为突破口,转观念、抓改革、强建设、调结构、搭平台、破难题,经过"十一五"的生存追赶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健 刘巨钦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教育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干洪 徐达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经济结构多样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不同,高等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丰富和多样的服务对象,高等学校的质量观也应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1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贵和
世纪之交,经过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的提高,高校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办学经费紧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克慧 田圣会 彭庆文
社会发展既需要发现知识和探索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到实际生产之中,为社会直接创造利益的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既有共性要求,也存在个性特征。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中,合理确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能力 知识 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守伦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就地方高校而言,如何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身社会服务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命题。多年来,潍坊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在山东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寿山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新时期赋予高等学校的任务和使命。西安工程大学(原名西北纺织工学院)是西部地区唯一的以纺织服装为学科特色的多科性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已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和科研实力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加工技术的发明,纺织的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延伸,用传统的纺织来理解和涵盖今天的纺织领域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及时适应纺织领域的这种变化,突破传统的观念,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纺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运河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职责,高校要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首先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突出优势。教育界的很多专家学者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类: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型。按照这种标准,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1999年以来升本的院校属于应用型,主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芳 赵林惠 张建成
文章深入挖掘了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厘定其概念与特征,提出了一种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该模式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高校、行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旨在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玲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似乎比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更为重要。文章认为,班主任要协调学科教师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冷静思考和激情进取的能力;兼容思想,发展个性和尊重事实,标新立异的能力;融入集体,团队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综合素质 自我教育 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淮雷 杨新生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中起着积极作用,并针对体育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大学生 非智力因素 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