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8)
- 2023(11066)
- 2022(9278)
- 2021(8229)
- 2020(6544)
- 2019(14701)
- 2018(14407)
- 2017(27228)
- 2016(14355)
- 2015(16178)
- 2014(16338)
- 2013(16308)
- 2012(15675)
- 2011(14767)
- 2010(15296)
- 2009(14380)
- 2008(14183)
- 2007(13063)
- 2006(12276)
- 2005(11713)
- 学科
- 济(87323)
- 经济(87265)
- 管理(41123)
- 业(38983)
- 企(30607)
- 企业(30607)
- 地方(27639)
- 中国(24988)
- 方法(23496)
- 农(19949)
- 数学(19418)
- 数学方法(19256)
- 业经(18953)
- 地方经济(16977)
- 学(15845)
- 农业(14074)
- 制(13901)
- 融(13825)
- 金融(13823)
- 发(13319)
- 银(13249)
- 银行(13240)
- 行(13001)
- 环境(12737)
- 财(12614)
- 贸(12397)
- 贸易(12384)
- 易(11828)
- 和(11336)
- 理论(10937)
- 机构
- 学院(223833)
- 大学(222052)
- 济(102581)
- 经济(100487)
- 研究(85487)
- 管理(80062)
- 理学(66489)
- 理学院(65612)
- 中国(65271)
- 管理学(64719)
- 管理学院(64246)
- 科学(48872)
- 京(48085)
- 财(45570)
- 所(43832)
- 研究所(39092)
- 中心(36967)
- 江(36350)
- 财经(35137)
- 范(33427)
- 师范(33182)
- 经济学(32034)
- 农(31928)
- 经(31494)
- 北京(31375)
- 院(30456)
- 州(29940)
- 经济学院(28185)
- 业大(26632)
- 师范大学(26568)
- 基金
- 项目(134553)
- 科学(106542)
- 研究(103549)
- 基金(95305)
- 家(81667)
- 国家(80927)
- 科学基金(68871)
- 社会(67775)
- 社会科(64346)
- 社会科学(64330)
- 省(53832)
- 基金项目(48914)
- 教育(46555)
- 划(44742)
- 编号(42024)
- 自然(40078)
- 自然科(39063)
- 自然科学(39058)
- 资助(38569)
- 自然科学基金(38337)
- 发(36316)
- 成果(35766)
- 课题(31274)
- 重点(31214)
- 发展(30210)
- 展(29702)
- 部(29336)
- 国家社会(28010)
- 创(27835)
- 创新(26085)
- 期刊
- 济(133503)
- 经济(133503)
- 研究(78282)
- 中国(51921)
- 管理(34194)
- 财(33617)
- 农(31189)
- 科学(30074)
- 学报(29935)
- 教育(28522)
- 融(25236)
- 金融(25236)
- 大学(23145)
- 经济研究(21544)
- 学学(21446)
- 技术(21341)
- 农业(21048)
- 业经(20912)
- 财经(19233)
- 问题(17050)
- 经(16879)
- 贸(13856)
- 技术经济(12990)
- 国际(12739)
- 世界(12375)
- 商业(11598)
- 图书(11432)
- 坛(11373)
- 论坛(11373)
- 现代(11025)
共检索到372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文贵
广东省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客观上要求珠江三角洲同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状都表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相对的,“不协调”发展是绝对的;有关地区的“发达”与“不发达”、“进步”与“落后”是相对的,而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超越”是绝对的。广东要大胆地倡导“逆向思维”,立足于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同珠江三角洲之间建立起经济上良性互动的市场联动机制,坚定不移地加快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州、深圳、珠海等中心城市和佛山、顺德、中山、东莞、江门等次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经济起飞的四大功能,从“不协调”中能动地寻求“协调发展”的契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蒋清海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历史的启示和理论的反思在我国40多年寻求区域发展的道路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30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形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我们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泉斌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设》(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今后15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战略重点和战略部署等一系列大政方针,鲜明地描绘了迈向新时期的宏伟蓝图,是跨世纪的伟大纲领,对于实现建立繁荣昌盛、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和深远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栋生
国民经济由各地区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地区经济很不平衡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健全,最主要的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坤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正在走上协调发展之路 ,但这种协调必须是一种动态协调。本文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并阐述了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主要内容等基本理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动态协调 原理 内容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黄德权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在2001—2010年期间,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良好趋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状态。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比较高,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过程。广东所实施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总体效果,但是对四大区域的影响差异明显。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广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李思敏
本文在分析广东金融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穗深区域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力不强、珠三角信贷资金对粤东西北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金融机构在粤东西北延伸经营网络的积极性不高、粤东西北金融生态环境不完善,是制约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增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完善金融机构经营网络、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金融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徐印州
2012年广东省GDP达到5.7万亿元,连续24年居全国之首。但是,2012年全省GDP的84%由珠三角地区贡献,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GDP仅占全省的16%,全省有12个地级市人均GDP未达到全国
关键词:
经济协调 粤北山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常巧素
自工业革命伊始,生态环境相较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让步地位,直到山清水秀的生活状态逐渐远离人类生活时,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拥有良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性。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经济奠定了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的差异造就各地区经济条件的分化,如平原地带和高原丘陵地带的经济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一书,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及可行性战略路径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荣华
建国四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经了平衡发展向倾斜发展战略的转移,提出过一系列空间布局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发育和逐步完善,原有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日显不足或弊端:区域分工弱化,产业结构趋同,地区分割和地区封锁愈演愈烈,加大了“马太效应”,东西间区域差距呈拉大趋势,区域摩擦加剧……区域经济关系的矛盾性和不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症结是平衡目标与效率目标的单项选择。在平衡目标驱动下,采取平衡发展战略,中央的投资重心向西部和中部倾斜,开发西部资源,经济效益低下,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占国
一份来自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经济发展的布局问题,对中国如何有效地和公平地从低收入国家转为中等收入国家,将起关键作用”。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用了25年时间,跟踪和监视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发表了题为《90年代中国经济困境:改革、现代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报告。其中谈到中国改革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地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邹永红 蒋志华
本文基于调查区域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与近期需求的数据,通过分层分析、对比分析和交叉分析,找出了全区企业人员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情,对未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如何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素芳
一般而言,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区域经济差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影响区域经济的总体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后,天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天津整体效率的提高。本文以天津各区县作为研究区域单元,针对天津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按照效率优先、整体协调的原则,努力探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异 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芸 张昕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目前,我国社会处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区域经济关系着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