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5)
2023(8062)
2022(6730)
2021(6540)
2020(5261)
2019(11986)
2018(12072)
2017(21249)
2016(13090)
2015(14615)
2014(15089)
2013(13929)
2012(13198)
2011(12344)
2010(13006)
2009(11817)
2008(11687)
2007(11091)
2006(10214)
2005(9435)
作者
(36393)
(29883)
(29859)
(28782)
(19303)
(14304)
(13772)
(11722)
(11543)
(11259)
(10197)
(10063)
(9888)
(9888)
(9715)
(9354)
(9058)
(8918)
(8878)
(8672)
(8068)
(7567)
(7330)
(7101)
(6931)
(6839)
(6825)
(6744)
(6217)
(6128)
学科
(37820)
经济(37768)
管理(32012)
(27960)
(22440)
企业(22440)
教育(21160)
中国(18986)
(14084)
(12938)
理论(12696)
(12152)
(11755)
方法(11184)
(10204)
(9296)
银行(9276)
地方(9261)
业经(9114)
(9021)
(8853)
金融(8845)
教学(8667)
农业(8598)
(8582)
数学(8510)
数学方法(8275)
(8013)
贸易(8008)
及其(7861)
机构
大学(178653)
学院(175837)
研究(69515)
(62816)
经济(60918)
管理(56594)
中国(48414)
理学(46395)
理学院(45723)
管理学(44686)
管理学院(44306)
科学(40723)
(40684)
(36207)
(34857)
师范(34587)
(33876)
教育(33601)
研究所(32480)
(31569)
中心(30537)
(29134)
师范大学(27812)
北京(27062)
(25145)
财经(24671)
(24562)
技术(24267)
业大(23011)
农业(22538)
基金
项目(103740)
研究(85480)
科学(81327)
基金(68884)
(59240)
国家(58514)
社会(48965)
科学基金(48002)
教育(46788)
社会科(45866)
社会科学(45857)
(42663)
编号(38730)
(37768)
成果(36990)
基金项目(33844)
课题(31488)
资助(28950)
自然(28565)
自然科(27845)
自然科学(27837)
自然科学基金(27329)
(26350)
重点(25097)
(24194)
(24072)
(23562)
项目编号(23104)
规划(22432)
(21139)
期刊
(80315)
经济(80315)
研究(68937)
教育(57689)
中国(50071)
(27248)
学报(27122)
(26329)
科学(23694)
管理(22434)
大学(21426)
(20103)
金融(20103)
技术(18891)
学学(18344)
农业(17901)
职业(14927)
财经(13271)
业经(12876)
经济研究(12146)
(11576)
(10929)
论坛(10929)
图书(10213)
问题(9957)
技术教育(9503)
职业技术(9503)
职业技术教育(9503)
(9372)
(8940)
共检索到301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友坤  卢清  
幼儿弱势群体是指0至6、7周岁,在经济、文化、身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儿童,即幼儿中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缺乏对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政策支持,也缺乏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国家可通过立法确立就近入园学前教育制度,减免或延缓支付教育费用制度,建立幼儿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制度,社区弱势幼儿教育状况监护网络等,以促进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智洁  卢清  
目前弱势群体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态度着手,结合问卷调查,通过比较着重探讨弱势群体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态度,讨论其产生的影响因素和从中获得的启示,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本先  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构成当前弱势群体的主要成份在弱势群体子女的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严重失衡解决弱势群体教育公平问题必须综合考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成文  胡彬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王德清  
弱势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具有较高的个人和社会收益。同时,对弱势儿童早期教育进行补偿性资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出于系统管理的考虑和为了避免资助政策在利益集团之争中流产,美国对弱势儿童早期教育的资助项目大都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和社会保障体系并以法律的强制形式确保其得以实施。其实施途径主要是资助家庭、幼托机构以及招募和培训教师。资助对象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特殊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静雯  胡华秀  
维护并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迈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必要性角度出发,结合扩招以来弱势群体遭遇的尴尬入学实际,拟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提出“建立一个基本理念,完善两种支持,进行三项改革”的解决意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双宏  
印度几代领导人都宣称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之一,面向弱势群体保留权政策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60多年来,通过保留权政策的施行,印度弱势群体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保留权政策受到了印度上层阶级的强烈抵制,多次引发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实施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它的全面有效落实还需要社会各界付出更大的努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梁柏静  
在分析弱势群体构成和休闲需求的基础上,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休闲活动在弱势群体中开展的现状,论证了利用图书馆的休闲教育功能使弱势群体获得休闲的资格,完善他们人格塑造并使之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休闲观,从而达到减缓社会压力,维护社会安定的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城市新弱势群体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其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的特殊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税收政策作为外生变量要引起如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以及企业雇佣新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等内生变量发生变化,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就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在就业培训、政策的适用对象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同时考虑,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星斗  
本文提出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新概念,论述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内涵、特征与源起、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大纲及原理,最后,探讨了关于弱势群体的若干经济政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王前进  
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失业情况的严重性、特殊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构建我国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标本兼治、着眼未来的就业扶持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支持的理念,经历了从宗教慈善到国家福利、从追求入学机会均等到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从关注公平到公平、效率、自由兼顾的过程。当前我国政府应承担起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支持的主要责任,注重效率,从关注入学机会均等("一个不能少")到逐步追求学业成功机会的均等("不让一个掉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瑾  宋占美  
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既包括直接的经济支持,也包括间接的经济支持。通过教育支持,发达国家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上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支持是解决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发达国家对弱势群体教育支持的结构及趋势能够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艺  
我校通过对 1 3名视力残疾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实验表明 :不同的早期教育环境将造成视力残疾幼儿在语言、认知、交往、生活等能力上的较大差异。为此 ,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优化和设置最适合视残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 ,避免第二性缺陷的出现 ,确保视残幼儿健康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