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4)
2023(2871)
2022(2215)
2021(2347)
2020(1806)
2019(4209)
2018(4336)
2017(6335)
2016(4784)
2015(5496)
2014(5730)
2013(4795)
2012(4688)
2011(4490)
2010(4855)
2009(4353)
2008(4400)
2007(4228)
2006(3967)
2005(3855)
作者
(11104)
(9151)
(8989)
(8967)
(5989)
(4434)
(4319)
(3811)
(3558)
(3476)
(3244)
(3097)
(3084)
(3067)
(3020)
(2927)
(2809)
(2753)
(2689)
(2685)
(2679)
(2335)
(2233)
(2191)
(2184)
(2180)
(2146)
(2004)
(1907)
(1858)
学科
教育(19077)
(10914)
经济(10903)
中国(10414)
管理(8031)
理论(7552)
(6220)
教学(5746)
(5242)
(4464)
企业(4464)
(3781)
思想(3663)
发展(3552)
(3440)
(3429)
政治(3429)
研究(3327)
高等(3249)
思想政治(3203)
政治教育(3203)
治教(3203)
改革(3198)
德育(3177)
方法(3165)
(2935)
教育改革(2796)
学校(2781)
技术(2701)
(2673)
机构
大学(68266)
学院(61759)
教育(26841)
研究(25675)
(21224)
师范(21190)
师范大学(17652)
(16725)
(16646)
经济(16062)
科学(14020)
管理(13757)
(12775)
中国(12651)
北京(11786)
(11584)
研究所(11435)
职业(11223)
理学(10874)
理学院(10573)
教育学(10492)
管理学(10197)
技术(10181)
(10109)
管理学院(10028)
中心(9737)
(9112)
(8756)
教育学院(7749)
财经(7691)
基金
研究(32247)
项目(31657)
科学(26325)
教育(24196)
基金(19039)
社会(17642)
成果(17079)
社会科(16281)
社会科学(16276)
编号(16008)
(15259)
课题(15103)
国家(14920)
(13665)
(13278)
(13226)
科学基金(11763)
规划(10712)
(9718)
(9630)
项目编号(9541)
(9244)
研究成果(9050)
重点(8876)
教育部(8859)
(8830)
(8790)
阶段(8771)
基金项目(8693)
年度(8544)
期刊
教育(46401)
研究(34087)
中国(22631)
(22294)
经济(22294)
职业(10866)
技术(9140)
学报(8678)
(8612)
大学(8012)
技术教育(6965)
职业技术(6965)
职业技术教育(6965)
科学(6881)
学学(5594)
财经(5552)
(5377)
论坛(5377)
高等(5349)
管理(5179)
成人(4982)
成人教育(4982)
(4881)
高等教育(4740)
(4560)
(4498)
图书(4249)
(4005)
金融(4005)
发展(3916)
共检索到11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景照  
本文探讨了幸福的内涵及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幸福过程有自我追求、自我成长和新自我外化三个阶段;幸福行动必然是创造性行动;幸福行动无利己或利他的考虑,只是关注行动本身;幸福追求永无止境。指出大学生幸福实现的途径:幸福落实在追求完人的修养上,幸福在做事情中实现,学习是大学生创造幸福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启红  
职业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视野下的协同育人,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幸福观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会贯通,帮助高职生树立健康的个人价值追求,是高职教育现代社会协同育人的核心内容。可从立德树人拓宽幸福观教育工作的思路、强化技能增强获得幸福的能力、搭建平台开展体验幸福观实践活动、协同育人凝聚幸福观教育的合力等多种途径来进一步推进高职生幸福观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浪  庞学光  高涵  
当前,职业教育领域对"职业"和"职业能力"的误读,出现了培养目标功利化、课程内容工具化、教学过程还原化的倾向,导致了职业能力培养对幸福的疏远。本文提出"职业幸福观",探讨职业知识的习得、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与个体幸福的内在关系,探讨知识的本质和技能技术的价值,思考职业人培养的方式方法与职业教育的终极导向,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成为创造和成就学生个体幸福的家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中华  
从生成的视角来观照,成人教育幸福就是一个发生学问题。从发生学视角来探讨成人教育幸福问题,就是要树立成人教育幸福生成的场域观,成人教育幸福演化的进化观,成人教育幸福体验的过程观,成人教育幸福评价的个性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玉素萍  
正确的幸福观有利于大学生科学地规划人生道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幸福观教育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民办高校因其办学机制、学生特点等原因,在幸福观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在幸福观教育的内容、方式上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晓  
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关,警察的幸福感程度直接决定其维护社会安定作用的发挥,提升警察幸福感是提升整个社会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未来人民警察的艰巨任务,因此在公安院校开展幸福观教育至关重要。目前公安院校开展幸福观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缺失、教育碎片化等问题,需要通过在培养方案中纳入相关内容、系统贯彻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引导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改变现状,完善幸福观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晓宁  王玮  
加强高校奋斗幸福观教育,必须加快构建以劳动精神、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生命体验为核心内容的奋斗幸福观教育体系,不断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三全育人"新局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丽婷  陈云  
罗尔斯顿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生态哲学家,在其生态哲学理论视域中,幸福观问题被勾勒得尤为明显。因此,从罗尔斯顿的生态哲学语境审思幸福也即生态幸福的问题。罗尔斯顿的生态幸福观指的是人类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享受,并且这个过程能够使人的精神世界处于健康状态,其主要特性在于——要以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之统一性来理解生态幸福,二要以人类积极的态度"介入"大自然,通过对大自然存在物的美好精神体验来诠释幸福。此外,罗尔斯顿也从大自然与人类的安身立命、大自然与生态人格的积极树立等方面阐述了生态幸福的实现是完全可能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敏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的认识。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东洁  郭洪生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主题。当前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完善发展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幸福观教育的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为主导,借鉴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理论讲堂;搭建培养大学生创造幸福意识和提高创造幸福能力的实践平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郝林晓  折延东  龙宝新  
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困扰当代教育改革的一道难题,诺丁斯对之进行了时代性的求解。幸福的内涵没有定论,幸福生活无模式可言,追求幸福才是幸福的真意。幸福具有多源性,家庭生活、卓异品性、人际关系、公共生活等都是幸福的泉眼。创建幸福的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教会学生持家,培养他们的卓异德性,向学生进行关怀示范,积极倡导呈现式教学的新理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月欣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也是新时代的潮流。在分析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中公众满意度导向与儒家幸福观的基础上,从内容、来源与结果、目的的纯洁度三个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然后从政府预算资金与道义关系的顶级定位,满足新时代国民崇尚幸福的多面性需要,体现新时代幸福本源于高尚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依靠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促进落实国民幸福执政目标四个方面,论述政府预算绩效评价应该以国民五福为导向,以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上建立中国特色的政府预算绩效评价。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蒲德祥  
揭示"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这一深层思想之根据,从道德哲学视野对此进行深入反思,这是道德哲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从人性出发探讨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是哈奇森道德哲学的核心议题。哈奇森通过赋予人的情感之维特别是仁慈的情感对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这一议题提供了深切的价值关怀,并认为道德感是幸福判断的基本准则,为理解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哈奇森还将国家的幸福生成建立在仁慈情感基础上为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的生成提示了现实的道路。对哈奇森情感主义幸福观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将深化对促进人类幸福的普遍秩序的思考,另一方面将为推动哈奇森道德哲学与当代现实生活的内在结合提供一个重要的生长点。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左良伦  
人,怎样才幸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标尺,不同的人有不同回答。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也一直在思考。近一甲子的沉淀,我发现,内心的富足远远胜于物质的富足,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尽心尽力,尽管过程艰苦,但正所谓"苦尽甘来",吃苦之后内心收获的坦荡和甘甜才是让人感觉最幸福的。不松劲每天拥有一颗上进的心2008年8月,重庆市财政局内部轮岗交流,我从农业处长转任会计处长。在一些人看来,手里的权力变"小"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月梅  刘海涛  
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和平而富足的年代,他们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争,没有经历自然灾害时的忍饥挨饿,也没有经历刚刚改革开放时的迷茫,所以,幸福的标准对于他们来说比较高,一般的物质无法满足他们心灵的欲望。青年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教育,将红色基因注入他们的精神系统,对一代青年树立正确的生命幸福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