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6)
2023(16304)
2022(13210)
2021(11994)
2020(10269)
2019(22957)
2018(23024)
2017(44676)
2016(24525)
2015(27464)
2014(27515)
2013(26769)
2012(24108)
2011(21518)
2010(21982)
2009(20891)
2008(21067)
2007(19231)
2006(16992)
2005(16097)
作者
(70722)
(58923)
(58785)
(56361)
(37871)
(28192)
(26639)
(22730)
(22302)
(21387)
(20318)
(19921)
(19211)
(19197)
(18625)
(18006)
(17621)
(17343)
(17166)
(16773)
(14987)
(14619)
(14582)
(13655)
(13390)
(13255)
(13159)
(13130)
(11856)
(11586)
学科
(105510)
经济(105355)
(96557)
管理(88581)
(88109)
企业(88109)
方法(45526)
数学(36101)
数学方法(35478)
(35002)
业经(33237)
(31237)
中国(27271)
(26047)
(24638)
财务(24578)
财务管理(24543)
企业财务(23335)
农业(21736)
技术(20454)
理论(20351)
(20347)
(19754)
(18063)
(17963)
地方(17910)
(17736)
(17253)
银行(17222)
(16826)
机构
学院(357380)
大学(353913)
(146046)
经济(143131)
管理(138816)
理学(118698)
理学院(117458)
管理学(115311)
研究(115138)
管理学院(114646)
中国(91144)
(74246)
(73618)
科学(70150)
(58796)
(58547)
财经(57469)
(56294)
研究所(52491)
中心(52115)
(52055)
业大(50376)
北京(46366)
农业(45833)
经济学(44733)
(44558)
(44268)
师范(44079)
财经大学(42413)
(41653)
基金
项目(230599)
科学(184261)
基金(169926)
研究(167776)
(147488)
国家(146263)
科学基金(127565)
社会(108681)
社会科(103138)
社会科学(103114)
(91059)
基金项目(88916)
自然(82769)
自然科(80951)
自然科学(80932)
自然科学基金(79533)
教育(77886)
(75690)
资助(69608)
编号(66564)
成果(54435)
重点(52443)
(51081)
(50188)
(48767)
课题(46891)
创新(46319)
(45979)
国家社会(45235)
(45152)
期刊
(169010)
经济(169010)
研究(106774)
中国(72228)
(62138)
管理(58327)
(55282)
学报(54172)
科学(51846)
大学(42134)
学学(40033)
农业(37097)
教育(36772)
(34464)
金融(34464)
技术(32872)
财经(30278)
业经(28898)
经济研究(26702)
(26111)
问题(22311)
(22070)
技术经济(19318)
现代(17427)
(17303)
统计(17259)
财会(17143)
商业(16815)
(16689)
(16446)
共检索到541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贺玲  
制度环境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及行为方式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雇行为更加严格的规制形成了企业强化解雇行为合法性的激励。平等协商机制的模糊性、解雇保护制度执行机制的相对弱性,以及立法与司法对程序正义相较于实质正义更多的关注,符合了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建构组织服从的基本条件。意欲在企业通过企业工会组织这一组织结构形式回应解雇保护制度环境过程中,同时实现企业工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以遏制非法解雇行为之实质性价值,不仅需要实现企业工会的独立性,更需要通过赋予平等协商机制更明确的界定,强化解雇保护执行机制,以及给予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同等重视三方面的系统化完善方能得以实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薛红志  杨俊  
开发创业机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新企业由于缺乏合法性而必须面对整合外部资源方面的巨大挑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新企业在资源整合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然后探讨了象征性行动的内涵及其对新企业提高合法性进而获得外部资源持有者认可的作用,最后基于创业者、新企业以及新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关系三个层面的合法性对象征性行动进行了分类阐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佘廉  
企业集团的决策协商机制初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余廉企业集团一旦建立.其经济规模扩大的同时,其组织结构与组织管理也随之复杂化,尤其是集团的决策活动,会在现行经济体制的约束下,出现不同成员企业(以下简称多人)所确立的不同利益目标(以下简称多元目标)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发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文章认为,工会组织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在构建和谐企业中认识和发挥工会的作用,做好这篇大文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涛  陈卓欣  任润  张一弛  杨东宁  张闫龙  
本文将企业低碳行为区分为象征性与实质性两类,并从企业家和企业特征两个角度探讨了企业低碳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对23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特征与企业特征两组变量共同影响企业低碳行为且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此外,企业家特征更多地影响象征性低碳行为而企业特征则更多地影响实质性低碳行为。本研究的发现揭示了区分两类低碳行为的理论意义,也为促进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海涛  陈卓欣  任润  张一弛  杨东宁  张闫龙  
本文将企业低碳行为区分为象征性与实质性两类,并从企业家和企业特征两个角度探讨了企业低碳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对233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家特征与企业特征两组变量共同影响企业低碳行为且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此外,企业家特征更多地影响象征性低碳行为而企业特征则更多地影响实质性低碳行为。本研究的发现揭示了区分两类低碳行为的理论意义,也为促进企业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江诗松  何文龙  路江涌  
西方文献指出,企业创新动力来自产品市场的竞争。本研究挑战了这一假定,提出转型经济情境下企业创新动力还来自管理政企关系的需要,并将这种产生于转型经济企业的独特创新行为称为象征性创新。本研究考察了何种条件下转型经济企业更倾向开展象征性创新的问题,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倾向于开展象征性创新。进一步,企业冗余资源以及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会降低这种倾向,而针对20 0 0-2010年425家中国上市公司1387个观察值的面板数据分析支持了本文的假设。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完整地理解转型经济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行为,并为调解已有转型经济企业创新研究的不一致发现提供了可能的理论线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聂鲲  赵碧倩  
本文首先回顾了典型国家企业劳资协商机制的发展历程,然后分别梳理总结了德国、荷兰、英国、日本、韩国的企业劳资协商机制的运行规则和实施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五个国家企业劳资协商机制的共性和差异,同时分析影响企业劳资协商机制运行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建设科技工业园区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好路径,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源头。企业是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方,各级工会要运用职工技协的优势,推广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操作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使职工的才能转化为财富、从根本上实现广大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在宏观层面上要借鉴国际清洁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完善优惠的产业政策;完善市场机制,激励创新规划建设思路,实施生态税,严格市场准入制度。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少峰  程德俊  张捷  
传统经济学将地位作为经济动机的手段,而实际上地位动机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的内在动机之一。在有关社会地位的研究基础上,文章提出组织中员工地位可以作为能力和努力的信号,从而降低组织的交易成本。在比较薪酬激励和地位激励的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象征性奖励激发员工的地位竞争动机,从而将地位竞争行为纳入到组织目标系统中来。最后,分析了组织在建立象征性奖励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云霞  蔚剑枫  
本文以海尔企业文化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企业文化从外显物向象征物转化的过程以及作用机制。本研究从动态文化学视角出发,分析本案例公司文化形成的内在机理,探讨组织文化中的象征化过程。本文认为通过外显、象征化过程、象征这些环节,组织领导者能够在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之间找到结合点。本文所探讨的企业文化象征化过程的原理和机制对我国企业建设组织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芮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解决当前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私营企业三方协商机制理论,分析了我国当前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政府作用发挥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从劳动仲裁制度优化、工会组织完善、雇主协会管理及建立三方协商委员会等角度来强化政府作用的发挥,构建和谐、稳定的私营企业劳动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单子丹  高长元  
协商是伙伴选择、信息共享、利益分配、决定主体所要承担任务以及解决有限资源引起冲突的一种有效机制。文章在分析高技术虚拟企业协商机制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成员企业的个性特征和冲突问题的表现层次,依据联盟冲突管理的生命周期性,提出高技术虚拟企业协商机制的运作结构和管理规则,有效保障参与个体利益与联盟整体利益的均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越兰  高璐  
中国工会组织一直在大力推进体面劳动中国化进程,可是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从正当性的角度出发探索中国工会组织正当性的内在结构,编制了体面劳动视阈下中国工会组织正当性评价问卷。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证明:中国工会组织正当性由规范支持性、群体认同性、目的合理性三因素构成。并从相应维度及指标出发分析出中国工会组织在体面劳动背景下的正当性危机现状及原因,给出相应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宇  赵颖  
组织现场模糊性表现为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及制度的认知、诠释差异,是组织困境的根源。组织高管处于机器装置空间,中基层成员处于行为空间,有着不同的情境认知模型,产生了组织现场模糊性;正式组织的简单"缩减"与柔性组织的直接"吸收",都难以有效应对模糊性问题,因为组织现场模糊性实质上是人际间的诠释过程。基于客观诠释观的组织现场理论,文章提出组织现场模糊性的"开发"策略:建立起需要紧密协作的问题解决流程,增强成员间的工作关联程度,以促进成员对彼此工作问题的沟通理解,提高诠释理解的修正频率和共享程度,同时实现变革创新和共同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