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622)
- 2022(564)
- 2019(1039)
- 2018(1036)
- 2017(1919)
- 2016(1199)
- 2015(1366)
- 2014(1400)
- 2013(1399)
- 2012(1335)
- 2011(1389)
- 2010(1534)
- 2009(1600)
- 2008(1733)
- 2007(1801)
- 2006(1679)
- 2005(1601)
- 2004(1625)
- 2003(1832)
- 2002(1887)
- 学科
- 济(5383)
- 经济(5376)
- 管理(3913)
- 业(3389)
- 企(3294)
- 企业(3294)
- 理论(2676)
- 学(2446)
- 教育(2320)
- 中国(1810)
- 教学(1747)
- 制(1663)
- 财(1531)
- 业经(1472)
- 方法(1458)
- 和(1401)
- 融(1236)
- 金融(1234)
- 法(1208)
- 体(1190)
- 银(1175)
- 银行(1175)
- 行(1130)
- 农(1126)
- 策(1066)
- 图书(964)
- 体制(956)
- 组织(942)
- 书馆(924)
- 图书馆(924)
- 机构
- 大学(25507)
- 学院(23769)
- 济(7870)
- 研究(7683)
- 经济(7659)
- 管理(6042)
- 范(5680)
- 师范(5673)
- 京(5573)
- 中国(5482)
- 财(5383)
- 科学(4687)
- 师范大学(4582)
- 江(4499)
- 理学(4490)
- 理学院(4401)
- 管理学(4286)
- 所(4273)
- 管理学院(4230)
- 财经(4098)
- 教育(4066)
- 州(3825)
- 研究所(3702)
- 北京(3692)
- 系(3668)
- 经(3551)
- 中心(2900)
- 财经大学(2820)
- 经济学(2680)
- 湖(2652)
共检索到42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峰 熊和平
在应试课堂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是权力关系的中心。学生专心听讲,就必须始终关注教师、黑板和讲台所在的视域。这就使学生丧失了作为视觉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他们精神层面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师生之间的视觉交往也仅仅停留在行为主义的操作模式中,这种模式忽视了主体间通过眼神进行心灵交流的教育意蕴。让师生的课堂视觉交往回归教育本真,意味着彰显师生之间视域融合的教育学意义,即让学生在视觉交往中体会到被关心、被尊重、价值感、责任感、独特感,以及爱与光明。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交往 眼神接触 视觉体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石红
师生交往阻隔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其次寻找出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阻隔的干预策略。
关键词:
师生交往 阻隔 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希希 田慧生
课堂交往冲突是指当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者用相互矛盾的行动路径去达成相同或不同活动目标时所感知到的不一致或相互干扰,它包括三种类型:程序性课堂交往冲突、实质性课堂交往冲突和人际关系课堂交往冲突。课堂交往冲突的作用具有积极和消极二重性。良性人际关系建构、信任重建、沟通重构、协商合作、加深理解以及课堂文化共同体建构等是科学管理课堂交往冲突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课堂交往冲突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有健
新课改实施以来,大姚县教育体育局正确把握教育的本质与规律,牢固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立足本地师生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学习借鉴、反复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立德树人"根本理念的"大姚县‘361’教学法"。具体而言,"3"是指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全面体现新课改要实现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
共同成长 大姚县 驱动性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俊梅 田时莉
介绍了交往教学理论: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交流等交往方式, 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分和相互作用,给学生提供参与、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获取与建构者,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合作精神,如语言能力、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并对由此教学理论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余清臣
在社会学交换理论的启示下,师生之间的交往可以看作一种交换活动,主要表现在:师生参与交往的目的是满足需要即广义的利益;师生在交往中做出的行为是发送和接收;师生个体的发送和接收行为是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师生本身是一种具有社会代表性的身份,作为交换的师生交往实际上并不单纯是师生个体之间的交换,而是包含师生个人与社会在内的三边交换。师生交往的三边交换内涵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感恩不应只对教师个人,还应该包括教师所代表的社会;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恩的程度以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情况为依据;教师个人因施恩学生而获得的回报应包括社会的认可或奖励;学生对教师个人感恩的普遍状况受社会制度化水平影响。
关键词:
交换 师生交往 感恩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贵鹏
一、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领域,师生互动(也称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互动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本项研究试图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更具体地说是探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口头言语互动问题(本研究不包括手势、体势、表情等信号言语交流)。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渠道乃是口头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亢晓梅
班级课堂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行为,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国外学者艾雪黎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中心式、学生中心式和知识中心式,利比特与怀特则从师生关系角度,将其划分为教师命令式、师生协商式和师生互不干涉式。我国学者吴康宁等人把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把师生课堂互动行为划分为两组类型;第一组有师个互动、师班互动和师组互动,第二组有控制服从型、控制反制型和相互磋商型。王家瑾运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构建了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类型模型;正向互动型和反向互动型。
关键词: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 类型划分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雪琴
随着任务引导型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实施,师生关系这一对既相互统一又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职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常见师生课堂冲突,虽事后均有较好处理,对师生的伤害仍难以消除。为防患于未然,笔者从精心设计的问卷调查出发,尝试探究师生课堂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指导实践。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盛斌 齐飞
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而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进行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课堂师生互动,课堂师生互动分析一直受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该研究采取改进型弗兰德斯编码(IFIAS)理论,根据编码原则对23个课堂实录视频进行编码.在编码类别统计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密度聚类算法,实现基于机器学习的课堂师生互动风格分类,最终将课堂分为学生中心式、师生互动式、教师中心式三个类别.该研究拓展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理论价值,为课堂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式.通过分析得到许多课堂相关的特征,可以提升课堂师生互动分析的效率,同时为教师提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艳云
本研究主要探究教师评语对学生课堂视觉搜索的影响。在高中二年级学生完成每节视觉搜索实验后,计算机自动分别给鼓励组、批评组和控制组呈现鼓励、批评和不理睬(不给任何评语)评语。结果发现,无论有、无目标,鼓励组的目标搜索斜率(反应时间对呈现项目数函数的斜率)都最小且正确率最高,而批评组的目标搜索斜率最大且正确率最低。鼓励和批评分别能加快和减慢课堂视觉搜索。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给予学生鼓励。
关键词:
教师 评语 视觉搜索 学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折延东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构课堂形态的物质依托。课堂技艺是在课改实践中适用现成课堂技术的结果,是公共理念与具体情境、课堂模式与个人创造、稳态课堂与变革课堂的双向互生实践。高效课堂艺术是赋予高效课堂以张力的课改理想,它始终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方式引领高效课堂不断超越技术的层面与限度。
关键词:
课堂技术 课堂艺术 课堂技艺 高效课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翠蓉 张振新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其心理机制是个体知识建构过程和合作性联合建构过程。有效的课堂讨论应是以互动为前提、以严谨的思维为基础、以可靠的知识为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负有维护讨论团体、维护严谨思维、维护准确可信的知识的责任,并且依据讨论团体的形式和成熟度而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翻转,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传统的课堂范式是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过程,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代表性理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三个中心"。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第一次翻转。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在线学习与现场学习结合的混合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第二次翻转。翻转课堂的本质在于回归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是条件,"学"是本体,教师之"教"存在的逻辑在于有利学生之"学",学习活动是一切教育的真正逻辑起点。
关键词: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教学本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春景 许超 刘英
课堂教学交往的类型可分为知识型、潜能型和人格型,各类型往往陷入不同程度的情感误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以情感为基础的课堂交往的境界,走出交往情感的误区成为孟万金教授"人本特教"特别关注的内容。具体策略包括:奉献与关爱是唤起师生交往真情实感的前提;宽容与接纳是保证师生交往情感公平的基础;理解与对话是沟通师生交往情感交流的核心;点拨与引导是促进师生交往情感深入的途径。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交往 情感 人本特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