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3)
- 2023(9872)
- 2022(8435)
- 2021(7723)
- 2020(6432)
- 2019(14542)
- 2018(14245)
- 2017(27226)
- 2016(14986)
- 2015(16622)
- 2014(16414)
- 2013(15907)
- 2012(14911)
- 2011(13550)
- 2010(13682)
- 2009(12972)
- 2008(12790)
- 2007(11724)
- 2006(10650)
- 2005(9666)
- 学科
- 济(62163)
- 经济(61993)
- 管理(46789)
- 业(39543)
- 企(34187)
- 企业(34187)
- 方法(21877)
- 地方(18601)
- 农(17426)
- 财(17271)
- 制(16920)
- 中国(16730)
- 数学(16681)
- 数学方法(16465)
- 业经(16052)
- 学(13245)
- 体(11984)
- 理论(11657)
- 和(11430)
- 农业(11138)
- 环境(10763)
- 地方经济(10034)
- 务(9938)
- 财务(9910)
- 财务管理(9888)
- 体制(9693)
- 融(9477)
- 金融(9471)
- 企业财务(9372)
- 划(9232)
- 机构
- 大学(212800)
- 学院(210763)
- 济(83172)
- 经济(81233)
- 管理(78113)
- 研究(72214)
- 理学(66448)
- 理学院(65543)
- 管理学(64408)
- 管理学院(63970)
- 中国(54909)
- 京(47726)
- 科学(43418)
- 财(43282)
- 所(35467)
- 江(33667)
- 中心(33332)
- 财经(33141)
- 研究所(31612)
- 范(31420)
- 师范(31224)
- 农(30353)
- 北京(30320)
- 经(29740)
- 业大(28069)
- 州(26900)
- 院(26518)
- 经济学(25586)
- 师范大学(25471)
- 财经大学(24327)
- 基金
- 项目(139201)
- 科学(110926)
- 研究(105563)
- 基金(101054)
- 家(86597)
- 国家(85794)
- 科学基金(74455)
- 社会(70145)
- 社会科(65353)
- 社会科学(65331)
- 省(54010)
- 基金项目(53833)
- 教育(48442)
- 划(46090)
- 自然(45646)
- 自然科(44486)
- 自然科学(44477)
- 自然科学基金(43693)
- 编号(42936)
- 资助(39196)
- 成果(36717)
- 重点(31645)
- 制(31178)
- 部(31048)
- 课题(30727)
- 发(30291)
- 创(28625)
- 国家社会(28514)
- 教育部(27015)
- 性(26890)
共检索到32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瑞
“南京方案”表明,市域制度的来源是国家制度、社会公共需求和个人自发秩序。市域制度需要承接国家理性、满足日益成熟的公共秩序、指引事关个性生活的自发秩序。国家理性多以明确的制度化形式出现,具体城市在落实过程中须符合自身实际;城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社会公共秩序,此种秩序有着上升为制度的强烈需求;由于自发秩序的待熟特性,制度应以留白的方式表达对市民自由的尊重。“南京方案”总结出的启示是:在城市制度建设过程中,城市治理者应当保持克制,敬畏国家和民间的双重秩序,尤其要为市民留下自在处置的空间。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袁晓川
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改革活动,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全国政、学、商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大批学术及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从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互动的研究视角,将"秩序重建"与"效率提升"定义为近代中国公文制度变革的内在逻辑,以"社会变迁——政治鼎革——思想纷争——制度构建——行政实践"为逻辑主线,紧密围绕公文制度的构建与实践这一主题,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政治体制特点,围绕其政治秩序构建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冬乐 李越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制度建设是根本。制度包括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正式制度安排和以道德、信用观念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两者构成人们行为的由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 ,由此形成制度——规范人们行为——良好的市场秩序的过程。本文围绕“制度秩序”这一中心议题 ,对制度的构成、制度对市场秩序的决定作用 ,以及制度变迁对市场秩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制度 制度秩序 市场秩序 制度变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拥军
市场秩序混乱、社会信用体系出现危机成为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严重问题。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我国市场化进程中产权制度建设的落后,从而不能有效地起到约束经济中行为主体的作用。建立市场秩序、维护社会信用的关键是加强产权制度建设。没有产权制度作保障的社会信用就如同空中楼阁一样靠不住。
关键词:
信用 市场秩序 产权制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谈乃成
访美期间,我们一行人乘车行驶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秩序井然。我问美国朋友,在美国超速违章的多吗?他说:有,但极少。在美国我们不敢违章,违章付出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在美国第一次超速违章罚款200美金,并把你的违章记录上黑名单。然后保险公司在你车辆保险费上增加1000美金。如果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万里 徐铁梅
制度变迁是既有制度功能、政治压力、社会压力、文化演进、意识形态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素作用使得相对价格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了新的潜在利润,使获利成为可能。制度变迁是个体选择与集体行动在追求潜在利润过程中博弈的结果。好的社会秩序建立在好的制度基础上,而好的制度应形成利益结构引致的均衡点。制度设计的奥秘在于使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形成一种共赢共生的合力效应。
关键词:
制度变迁 行为选择 社会秩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作宇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问题是世界普遍关注的课题。"洪堡迷思"警醒我们要反思在大学治理和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深度假设。在对普遍性寻求的过程中,要正视地方性的文化特质。在分析不同学科对制度的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制度进行了综合性、形式化定义,揭示了制度的多重面相和生成机理。制度是秩序的映射。秩序原理是制度设计和生成的理论基础。治理行动的效力取决于制度执行。善治需要法治保障,更需要德治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银兴
我国目前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基本上是体制转型中产生的问题。由于现代博弈论涉及秩序和制度安排,因此可以依据博弈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寻找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由此找到规范市场秩序的有效制度。
关键词:
市场 秩序 博弈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思明 田雄
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对建国后关中地区两个村庄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进行了考察。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作用下,乡村区域治理秩序不同,乡村区域公共产品和参与公益事业的水平也不同,借用象限来表达三者间的动态关系。以此为视角,文章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由于村庄利益博弈、基层政府理性不作为以及国家刚性制度的缺失,该地区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文章最后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要形成良好的乡村区域治理秩序,政府制度供给责任不容推卸。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袁礼斌
论流通秩序袁礼斌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博士一、流通秩序和经济秩序流通秩序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经济秩序。流通秩序实质上反映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耦合、配置关系。在流通领域中,一定量的劳动力、资金和流通资料组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本文从国家治理视角回顾了中国对广袤乡村疆域的治理。在漫长的国家乡村治理进程中,乡村的秩序既取决于国家攫取的程度和方式,也取决于国家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人的行为,以及作为乡村治理基础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中国的国家乡村治理经历了从传统乡土社会时期的县政村治——集体化时期的国家全面控制——改革时期的乡政村治——城乡统筹时期的国家治理的演变和回归。国家乡村治理制度安排改变的目的是矫正上一个时期的治理弊端和问题,但迄今有效的国家乡村治理结构与秩序并未形成。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带来乡土中国向城乡中国的转型,城乡中国下的国家乡村治理出现大变局,非正式制度规则与秩序进一步演化与变迁,国家正式治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发生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形成与乡村转型相适应的乡村治理制度安排,提高国家直接治理的绩效、完善与乡村治理半径相适应的委托代理制度安排,进行村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力量平衡,形成更有效的乡村治理秩序。
关键词:
国家乡村治理 制度 乡村秩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姜树广
在存在广泛合作交往的当代大规模社会下,人类仍面临公共品搭便车、公地悲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现象所导致的合作困境问题。惩罚是维持人类合作秩序的基本机制,但是对人类合作起源与演化有重要影响的同辈惩罚学说需要利他性惩罚者的存在,在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制度性惩罚是保证任何规则都能够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制度性惩罚是解决各种合约中潜在困境问题的关键,其有效实施的前提包括权利规则明确合理、具有权威公允的第三方以及通过激励改变惩罚的成本收益,以使惩罚成为"合算"的事情。
关键词:
制度性惩罚 人类合作铁序 社会困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段小虎 于绒
主要探讨了制度与基础秩序之间的关系,认为图书馆制度不是孤立存在或运行的,除了界限宽泛的"制度环境",它还直接嵌入了与其关系密切的"基础秩序"中。制度的成功与失败,固然与制度安排本身有关,但根本决定于基础秩序,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从改善基础秩序入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善平 朱青
交易作为市场功能之一对秩序具有本质需求。秩序具有预期、激励、约束、调节和降低交易成本功能 ,并与一定的制度安排相关。制度安排通过影响人的预期形成市场秩序。中国独立审计市场秩序失范的根本原因在是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或缺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耦合可以有效地规范和重塑我国的独立审计市场秩序
关键词:
独立审计市场秩序 制度安排 交易费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海英 李江源
在现代社会,教育秩序的首要问题是自由主体之间如何形成教育秩序的问题,而教育制度建设的价值追求就体现在它构建教育秩序的基本功能上。教育制度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有效解决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问题的基本方式,还创造了各种形成教育秩序的社会机制。然而,并不是任何教育制度都能实现有利于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秩序,只有"好的"、"善的"教育制度,才能实现有利于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秩序。
关键词:
教育秩序 教育制度 价值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