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3)
- 2023(9719)
- 2022(8217)
- 2021(7489)
- 2020(6004)
- 2019(13762)
- 2018(13617)
- 2017(25843)
- 2016(13824)
- 2015(15580)
- 2014(15633)
- 2013(15082)
- 2012(13807)
- 2011(12900)
- 2010(13374)
- 2009(12972)
- 2008(12661)
- 2007(11515)
- 2006(10996)
- 2005(10404)
- 学科
- 济(77319)
- 经济(77256)
- 管理(36392)
- 业(30603)
- 企(26277)
- 企业(26277)
- 方法(23955)
- 制(22062)
- 银(21182)
- 银行(21037)
- 数学(20655)
- 数学方法(20480)
- 行(19806)
- 中国(18535)
- 地方(18390)
- 融(16008)
- 金融(16006)
- 业经(14760)
- 农(14463)
- 财(13794)
- 体(13640)
- 学(12957)
- 地方经济(12800)
- 度(12113)
- 制度(12109)
- 理论(11991)
- 业务(10241)
- 贸(10168)
- 贸易(10153)
- 体制(10118)
- 机构
- 学院(202438)
- 大学(201283)
- 济(95430)
- 经济(93539)
- 研究(72296)
- 管理(71239)
- 中国(62539)
- 理学(58474)
- 理学院(57851)
- 管理学(57009)
- 管理学院(56597)
- 财(47678)
- 京(41853)
- 科学(37365)
- 财经(36393)
- 所(35903)
- 经(32851)
- 江(32840)
- 中心(32641)
- 经济学(31642)
- 研究所(31543)
- 经济学院(27917)
- 范(27583)
- 师范(27399)
- 北京(27135)
- 农(27070)
- 银(26870)
- 财经大学(26843)
- 州(26714)
- 银行(25785)
- 基金
- 项目(115354)
- 研究(90899)
- 科学(90812)
- 基金(82504)
- 家(69423)
- 国家(68807)
- 科学基金(59278)
- 社会(58952)
- 社会科(55911)
- 社会科学(55895)
- 省(44821)
- 教育(43791)
- 基金项目(41518)
- 编号(37598)
- 划(36707)
- 资助(34985)
- 自然(34273)
- 自然科(33450)
- 自然科学(33443)
- 自然科学基金(32847)
- 成果(32219)
- 课题(27553)
- 重点(26406)
- 部(26274)
- 发(26255)
- 国家社会(24587)
- 性(24476)
- 教育部(23810)
- 创(23683)
- 年(23342)
共检索到343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吉泰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新的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对农业银行乃至金融系统的经营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冲击。银行进入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因此,专业银行今后改革目标的选择,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革除银行现行的管理体制的弊端,逐步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业银行迈进。实现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真正以市场为依托,以经营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志刚
一、加快专业银行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集权、行政、强制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带有根本性的不同,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是明晰的产权。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因为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二是明确的利益主体。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都是经济的人,其经营活动的最高目标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三是健全的法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要求,在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林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和调节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要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成立政策性银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等。本文仅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为强
资金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银行的运行就是不停地筹集资金,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方式运用资金获得增殖收入的过程。我国专业银行的资金大致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国拨信贷基金,目前国家已停拨专业银行的信贷基金;二是自身积累,银行通过资金使用后的增殖补充信贷基金,这一资金的比例也很有限;三是广泛地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包括融通资金),这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主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结算改革(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结算改革的思路历次银行结算改革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由其所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为深化银行结算改革提供了历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结算改革(上)编者按:银行结算是联系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银行结算畅通与否,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银行结算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银行结算办法》,推出了以“三票一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钢 程远先 刘是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缺失对于构建无形的市场经济的软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信用危机对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造成重大阻碍。从经济学和哲学结合的角度上探讨了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的战略,深入分析了信用选择上的"囚徒困境",以及政府在信用建设上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信用缺失 信用危机 博弈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则康
以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按照商业银行的性质和原则,重新构建我国银行业的主要框架。 同其它专业银行相比,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困难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农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业务较多,负担较重。再加上所受到的行政干预较多、资金成本较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立新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一重大转变对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专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专业银行的运行机制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又是改革的难点所在,市场经济为这一领域的改革提出了至少以下几方面的课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均科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审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冯均科一、改革现行审计管理体制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982年12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章第五节第109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庆旺
我国经过10余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过程。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和发育过程中,税收制度应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协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政策手段,配合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税收制度的原则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鲁琼
一、市场经济对社科信息的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信息业的日益兴起,人们对社会科学信息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要求发展自己,来适应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的要求。(1)从个人看:人们要求掌握各种与自己发展有关的信息;关心经济、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了解政府的各项政策、法律、制度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计划,从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2)作为政府部门,如何使决策社会化、科学化、民主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华国庆
伴随着新税制的改革,我国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征、管、查"分离和纳税人申报纳税的征管模式;建立税务代理制度,等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鸣
本文认为,国有银行的低效益源于体制的低效率,提高国有银行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体制创新以改进银行体系总体效率。可考虑在清晰界定产权主体权能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多级法人的控股公司制代替一级法人的分支行制,以减少委托代理层次,规范委托代理关系,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强化外部监督,降低代理成本,为银行体制效率的改进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