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2)
- 2023(14386)
- 2022(12206)
- 2021(11398)
- 2020(9470)
- 2019(22062)
- 2018(21452)
- 2017(41249)
- 2016(22428)
- 2015(25758)
- 2014(25866)
- 2013(25718)
- 2012(24696)
- 2011(22826)
- 2010(23293)
- 2009(22233)
- 2008(22377)
- 2007(20602)
- 2006(18412)
- 2005(17261)
- 学科
- 济(115594)
- 经济(115485)
- 管理(62755)
- 业(60079)
- 企(48006)
- 企业(48006)
- 方法(45255)
- 数学(39223)
- 数学方法(38858)
- 中国(31391)
- 农(28387)
- 财(25176)
- 地方(23857)
- 学(23122)
- 业经(22219)
- 贸(22151)
- 贸易(22137)
- 易(21478)
- 制(21076)
- 融(18377)
- 金融(18374)
- 农业(18287)
- 银(18281)
- 银行(18255)
- 行(17627)
- 和(16087)
- 理论(15993)
- 策(15501)
- 环境(15438)
- 地方经济(14839)
- 机构
- 大学(347475)
- 学院(343386)
- 济(159834)
- 经济(156750)
- 管理(127376)
- 研究(126437)
- 理学(107509)
- 理学院(106257)
- 管理学(104684)
- 管理学院(104008)
- 中国(98194)
- 财(74161)
- 京(74065)
- 科学(71352)
- 所(64863)
- 财经(58263)
- 研究所(58192)
- 中心(56233)
- 农(53535)
- 经(52877)
- 江(52529)
- 经济学(51685)
- 北京(48044)
- 范(46829)
- 师范(46497)
- 经济学院(46278)
- 业大(44234)
- 院(43965)
- 财经大学(42923)
- 农业(41778)
- 基金
- 项目(210386)
- 科学(166456)
- 研究(157814)
- 基金(154801)
- 家(134168)
- 国家(132738)
- 科学基金(112500)
- 社会(103135)
- 社会科(97775)
- 社会科学(97749)
- 基金项目(79359)
- 省(78276)
- 教育(72119)
- 自然(68671)
- 自然科(67052)
- 划(67031)
- 自然科学(67028)
- 自然科学基金(65895)
- 资助(65110)
- 编号(62918)
- 成果(54150)
- 部(49179)
- 重点(47662)
- 发(46959)
- 课题(44366)
- 国家社会(43614)
- 创(42679)
- 教育部(42669)
- 性(41092)
- 人文(40866)
- 期刊
- 济(187240)
- 经济(187240)
- 研究(115059)
- 中国(68764)
- 财(57116)
- 学报(50081)
- 农(49307)
- 管理(48342)
- 科学(47410)
- 融(38219)
- 金融(38219)
- 大学(38196)
- 教育(36237)
- 学学(35649)
- 农业(32901)
- 财经(31709)
- 经济研究(30946)
- 技术(28304)
- 经(27585)
- 业经(26453)
- 问题(24752)
- 贸(22750)
- 国际(20609)
- 世界(19977)
- 技术经济(19021)
- 业(18181)
- 统计(17304)
- 理论(16327)
- 图书(15751)
- 现代(15491)
共检索到543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松 吉昱华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已成为制约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市场机制的微观基础、国有经济的比重和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来看,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仅仅在教科书中存在。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但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何时被西方国家完全承认是一个超越经济层面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有的对策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急于求成,在获取广泛谅解和共识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关键词:
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现状 对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鲍灵光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税务管理的现状分析鲍灵光众所周知,东欧和其它地区一些国家正朝着较少依赖中央计划而较多依赖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转变。税务管理作为体制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拟就这些国家(下称经济转轨国家)的税务管理的现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刚 刘畅
近几年以来,中国家具产业发展速度迅猛,家具市场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家具出口行情走势上扬。目前中国家具产业和家具市场在家具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上的一定程度的偏差和脱节的现状,但未来的家具市场仍将呈现好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推动家具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市场的繁荣,要制定中国家具产业与市场发展方面的对策,把我国建成世界家具生产、消费大国和强国。
关键词:
中国家具市场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陶 程婧
本文从农村保险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村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财政支持型的农村保险等改革对策。
关键词:
农村保险 财政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石士钧
我国入世时接受“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条款”,主要是WTO的相关规定在四个方面大大制约了我国在具体谈判中的回旋余地。国内对该条款作了影响甚大的误读或曲解,它对我国出口的羁绊作用被过分夸大,而它为防止被滥用所采取的手段和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却被忽略或低估。围绕如何正确对待该条款的问题,还可从中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献立
一、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期货市场发展 进入新阶段 期货交易规范化、交易品种金融化、运行系统现代化、投资参与国际化,是世界期货市场发展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期货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并支持期货交易所尽可能多地占领国际市场。处于发展新阶段的期货市场,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在官、商、学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国在贸易、投资、环保、能源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双边和多边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
东北亚 区域合作 现状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段秀芳
中亚各国在市场化改革、加入世贸组织以及经济复苏等各种有利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之下,都逐步完善了相关投资法规,出台了各种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引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有利推动了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但其投资政策的多变性、弱操作性及其投资限制等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对中亚国家投资的规模和水平,尤其是中国对中亚投资的比重,保持与双方地理位置优势和"战略与协作"关系发展相适应的地位,在当前不仅是企业,更是政府和研究工作者当务之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海静 陈圻 蒋汨波
随着国际家电业著名品牌的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家电品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短短几年中锐减了90%,而剩余的家电品牌则90%以上从事着OEM,以至全球的大多家电都贴有“中国制造”,但却罕见中国品牌家电。针对中国家电业OEM现状,中国家电要发展,靠家电OEM是行不通的,发展的关键是要从全民思想着手,培养国民对国内家电品牌的忠诚度。
关键词:
家电业 OEM 忠诚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屠新泉 曹鸿宇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关于反倾销"替代国"方法的到期终止规定,与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后一问题实际上取决于各国国内法律。近日,美国、日本等WTO成员已明确表示会继续采取"替代国"方法,基于意识形态、国内政治等因素考虑,这些成员短期内取消这一做法,并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很低。未来,在坚持《入世议定书》条款的基础上,中国应与这些成员据理力争,谋求自身最大化的合法权益。本文对WTO框架下以及主要成员内法中涉及"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进行了整理和解读,并对《入世议定书》第15条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进一步从国际和国内视角探析了主要成员对此问题的立场由来;最后,为中国合理应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屠新泉 曹鸿宇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关于反倾销"替代国"方法的到期终止规定,与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后一问题实际上取决于各国国内法律。近日,美国、日本等WTO成员已明确表示会继续采取"替代国"方法,基于意识形态、国内政治等因素考虑,这些成员短期内取消这一做法,并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可能性很低。未来,在坚持《入世议定书》条款的基础上,中国应与这些成员据理力争,谋求自身最大化的合法权益。本文对WTO框架下以及主要成员内法中涉及"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进行了整理和解读,并对《入世议定书》第15条进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沈伯明
中国成为反倾销重灾区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国家仍然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其实,多边反倾销规则中并不存在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一些国家坚持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完全是出于保护主义的目的。我国应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联手努力,一方面继续推进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完善法律体系,开展经济外交,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应诉并争取个案处理,以尽快化解歧视性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条款。
关键词:
反倾销 非市场经济国家 中国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文长 刘亚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发起并引导,由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建立的一种公共治理结构。在建构国家助学贷款公共需求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在政策变迁中不断被调整,其目的在于寻找到一种临界点,使得各方在合理获利的基础上都承担一定的风险。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公共治理结构 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