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520)
2022(3002)
2021(2869)
2020(2468)
2019(5575)
2018(5344)
2017(10580)
2016(5880)
2015(6504)
2014(6659)
2013(6508)
2012(6182)
2011(5663)
2010(5852)
2009(5735)
2008(5970)
2007(5957)
2006(5195)
2005(4941)
2004(4866)
作者
(17592)
(14464)
(14412)
(13717)
(9424)
(6925)
(6575)
(5696)
(5549)
(5467)
(5004)
(4994)
(4793)
(4756)
(4686)
(4435)
(4345)
(4174)
(4167)
(4057)
(3580)
(3565)
(3507)
(3491)
(3311)
(3309)
(3212)
(3036)
(2953)
(2773)
学科
(25333)
经济(25305)
管理(24923)
(20216)
(18877)
企业(18877)
(12361)
方法(10890)
数学(8990)
数学方法(8913)
(7564)
(7416)
财务(7404)
财务管理(7381)
企业财务(7087)
中国(6602)
(6576)
国家(6368)
(5868)
金融(5867)
(5716)
银行(5712)
(5407)
(5371)
业经(5241)
(5107)
(5012)
理论(4904)
财政(4598)
体制(4290)
机构
大学(94540)
学院(91386)
(38959)
经济(38133)
管理(35027)
研究(29527)
理学(29118)
理学院(28796)
管理学(28436)
管理学院(28244)
中国(25917)
(24575)
(20155)
财经(18387)
(16633)
科学(15434)
(15084)
(14402)
财经大学(13734)
中心(13695)
北京(12995)
研究所(12838)
经济学(12690)
(11748)
(11681)
(11471)
师范(11377)
经济学院(11249)
商学(10477)
商学院(10378)
基金
项目(50996)
科学(40984)
基金(39198)
研究(37837)
(33344)
国家(33067)
科学基金(28932)
社会(25382)
社会科(24064)
社会科学(24053)
基金项目(20172)
自然(18415)
(18143)
自然科(18058)
自然科学(18056)
教育(17826)
自然科学基金(17766)
资助(16605)
(15549)
编号(14539)
成果(13460)
(12498)
重点(11394)
教育部(11268)
(10794)
(10748)
国家社会(10651)
人文(10602)
(10275)
课题(10232)
期刊
(48573)
经济(48573)
研究(33543)
(23192)
中国(19451)
管理(14953)
学报(13898)
(13782)
金融(13782)
科学(12407)
财经(11780)
大学(11132)
学学(10430)
(10195)
(10027)
教育(8962)
经济研究(7815)
技术(6582)
问题(6332)
业经(6322)
农业(6297)
理论(5482)
(5473)
会计(5330)
财会(5082)
实践(4750)
(4750)
国际(4616)
技术经济(4595)
世界(4472)
共检索到151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爱文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因此既有市场决定的现实与必然,也有政府调控的可能与必须;市场的决定作用在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的有效调控是为了纠补市场的瑕疵。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变迁与演化的发展脉络来看,必须科学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把握好政府职能收和放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有效调控功能;让市场与政府在博弈平衡中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爱文  
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变更、边界的调整,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博弈过程,政府与市场博弈的结果呈现四种组合模式,由于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现象,政府与市场之间应建构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纠补的新型关系。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变迁与演化的历史经验来看,必须科学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与创新;掌握好政府收和放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有效调控功能;让政府与市场在博弈中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的最佳契合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春丽  
市场起决定作用下的利率调控模式是一种"决定在市场、调控在中央"的利率政策操作方式,目前流行于发达国家的利率走廊调控与利率平滑调控都属于此种模式。短期内,我国利率调控的背景无法达到完全的市场条件,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已经成为未来的政策前提。鉴于此,探讨和分析国外市场起决定作用下的利率调控模式,并借鉴其中有利于我国利率调控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就颇具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调整。不仅需要政府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还要求政府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新格局中更好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由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改为起决定性作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在原来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定义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即国家调节市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海宁  
"个体理性"的总和往往产生的是"集体非理性",政府干预仍然是必要的。政府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应当运用制度变迁来诱导个体的经济行为,从而达到"集体理性"。在现行制度环境中,没有足够的红利回报而追逐市场波动是"个体理性"的,没有稳定的政策预期而崇尚短期投机也是"个体理性"的。但是,这种"个体理性"的总和产生的恰恰是"集体非理性"的坏的结果。实际上,宏观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是在微观经济个体的最优化选择过程中实现的。现在我们应当实行宏观调控微观化,微观分析行为化,理性投资制度化。总量宏观调控和差异化制度设计的有机结合应当成为我国政府有效调控证券市场的基本思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保证蓝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雷爱先  
土地市场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并存并不等于二者可以等量齐观。政府干预必须侧重于修正市场的不充分以及市场自发调节的不公正后果,政府干预不能扰乱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干预应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而不能过多地直接运用行政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世贞  吴绒  卜宇超  
文章构建效率、公平兼顾的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二辅一"协同模型,厘清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关系的界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协同模型的演化博弈模型,定量把握市场决定与政府调控互动关系,得出协同模型的演进趋势:当经济运行正常时,理想的协同是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间接调控;当经济异常时,应最大限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加强政府直接调控;最终实现经济异常时协同逐步向正常时协同演进,正常时协同在实现效率与公平目标下向深度协同演进,并提出协同策略以保障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均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昕  陆晓琴  
本文首先论证了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市场合理性,并以市场失灵理论为依据论证了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中的政府干预失灵问题,试图论证中国房地产市场只有在坚持以市场调控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前提下,有效地矫正政府失灵的问题,才能使市场的自动调节与政府的政策调控达到最优效益边界,从而推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自1979年起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20年。在这20年里,不论从指导思想或目标模式上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从改革重点上的以价格改革为中心的市场机制的完善到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市场主体的重塑,中国的经济改革始终坚持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代支祥  
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异常情况,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控,由于中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政策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应在中央政策在地方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通过考量房地产市场调控中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的对立与统一基础上,求得二者之间博弈的均衡解。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月友  王辉  徐从才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法,实证测度江苏省产能利用情况,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产能过剩有进一步蔓延趋势。分行业类别看,产能过剩集中于重工制造业领域,而轻工业的产能过剩相对较少,且近半数轻工业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不足。从企业行为和市场与政府关系两个层面,提出了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共同化解产能过剩,促进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建东  程树磊  姚涛  
近年来有关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然而其调控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本文选用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市级面板数据模型对住房供求、地方政府行为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效果差强人意,除了住房市场供求状况影响房价变化外,地方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也有很大的影响。此外,研究显示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会造成房价的显著波动。基于实证结果,笔者从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增强地方政府财力等两个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丁为民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但是,为何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仍是比较模糊、有严重争议的问题,而这又是以如何认识市场性质和市场效率为基础的。本文在阐述不同经济学流派对这一问题认识的重大分歧后,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方法,通过对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分析,说明了我国这两个市场的社会性质、作用和历史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市场性质、市场效率和政府调控的意义等作了进一步的理论深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凤阁  徐林实  李娟  周正  
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与改革已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正面临着通过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我国三十余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已证实,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这既是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更是经济转型时期化解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人类社会任何国家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彦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笔者认为,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市场机制的配合与补充,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是学术与实践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分析中国特色宏观调控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得出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宏观调控策略需在有规则的前提下,兼顾规则与相机抉择,以避免动态不一致性问题与锚定过多目标带来调控效率下降问题。第二,应加强预期管理以提高政策的可信度。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透明度偏低,政策前瞻性指引效果尚有提升空间。加强预期管理有利于降低政策不确定性,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第三,弱化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确立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并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的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推动产业政策从选择性政策向功能性政策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同时为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提供良好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