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6)
- 2023(5647)
- 2022(4503)
- 2021(4317)
- 2020(3310)
- 2019(7449)
- 2018(7123)
- 2017(13458)
- 2016(7343)
- 2015(8368)
- 2014(8559)
- 2013(8533)
- 2012(8335)
- 2011(7964)
- 2010(8327)
- 2009(8392)
- 2008(8459)
- 2007(8485)
- 2006(7804)
- 2005(6963)
- 学科
- 济(36523)
- 经济(36477)
- 业(24399)
- 农(23847)
- 管理(20412)
- 企(15939)
- 企业(15939)
- 农业(15488)
- 方法(12719)
- 业经(11632)
- 中国(10833)
- 数学(10383)
- 数学方法(10218)
- 制(9926)
- 财(8939)
- 学(8400)
- 地方(7500)
- 融(7389)
- 金融(7388)
- 银(7054)
- 银行(7045)
- 农业经济(6981)
- 行(6807)
- 发(6769)
- 策(6262)
- 体(6140)
- 理论(6092)
- 发展(5997)
- 展(5973)
- 贸(5965)
- 机构
- 大学(125204)
- 学院(124587)
- 济(50152)
- 经济(48858)
- 管理(43923)
- 研究(42632)
- 理学(36475)
- 理学院(36017)
- 中国(35426)
- 管理学(35227)
- 管理学院(34989)
- 京(26634)
- 农(25897)
- 财(25786)
- 科学(24850)
- 所(22064)
- 江(20669)
- 中心(20209)
- 财经(19710)
- 研究所(19276)
- 农业(18938)
- 范(18509)
- 师范(18368)
- 业大(17976)
- 经(17678)
- 北京(16933)
- 州(16668)
- 经济学(15856)
- 省(15109)
- 师范大学(14508)
- 基金
- 项目(71319)
- 科学(56138)
- 研究(53720)
- 基金(52300)
- 家(44763)
- 国家(44252)
- 科学基金(37732)
- 社会(35538)
- 社会科(33168)
- 社会科学(33157)
- 省(27465)
- 基金项目(27008)
- 教育(24453)
- 自然(22722)
- 划(22472)
- 编号(22323)
- 自然科(22256)
- 自然科学(22252)
- 自然科学基金(21856)
- 资助(21277)
- 成果(19911)
- 部(16153)
- 重点(15607)
- 课题(15542)
- 发(15356)
- 国家社会(14566)
- 农(14492)
- 性(14316)
- 教育部(14025)
- 创(13878)
共检索到207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辉 李懿芸 马彦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公共性事务的主导作用,而且也体现在政府为充分发挥市场制度的作用奠定基础。当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仅需要政府转变职能,而且需要政府主导建构与市场制度相匹配的产权制度。既要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以及在公共投入和推动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主体激活、产业竞争、效率增进等方面的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市场不仅要在产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也可在生态转化与环境治理,以及乡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市场 政府 集体经济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1949年,法国学者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出版,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波伏娃认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和被塑造的,提出了女性获得经济独立的必要性,强调了只有女性经济地位变化才能带来精神的、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改变,只有当女性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和女性的自我成长,从女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旅游精英 乡村旅游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傅才武
<正>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近10年来乡村旅游开发的勃兴。在传统意义上,乡村旅游开发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业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公认。但随着近年来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种具有综合价值的平台治理形式,似乎还没有得到学界的深入阐发。一、乡村旅游开发建构一种村庄综合价值共生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其中的丰富内涵,就包含了通过建设村庄产业经济共同体以形塑乡村外在形态,通过建设村庄文化共同体以形塑村庄独特精神文化内核的协同发展规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国强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就要求既要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又要坚决抓好乡村振兴这个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任务。为此,金融机构必须从战略层面思考和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任务,结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机构在"八引"方面重要作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有效衔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林洁 傅帅雄
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乡村振兴在2020年也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过程中,金融需求也将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化,为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在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本文从基于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的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新时期 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刘昆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绿色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农业及乡村绿色发展成为最大亮点,为绿色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也为绿色金融提供了重大机遇。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为今后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政策设计指明了方向,而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无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中小银行(包括城商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等)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及三农为其市场定位,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天然的亲密联系,充分发挥其作用尤为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城 曹桂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价格是经济利益的调节者,价格杠杆在调节城乡利益、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价格难题,可以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运用价格杠杆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价格杠杆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秧分 王国刚 孙炜琳
理论、国际与历史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的充分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前提,多功能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乡村发展需要立足当地要素与外部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在优先农业农村发展、引入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尤需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三组关系,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新产业新业态,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家斌 王娟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战略物资。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人才是第一资源,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坚力量。为此,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战略重要性,不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回归农民的职业属性,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稳定和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加强区别于传统农业从业人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首当其冲。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凌云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而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也承担着十分关键的涉农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应当要关注自身的育人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良,而实施“1+X”证书制度,可显著解决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乡村振兴 作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新星 王维平
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良性互动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良性互动意义重大,应深刻把握其基本逻辑、深刻内涵与互动路径。当前,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相同的底层逻辑,都需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解决贸易壁垒,解决要素畅通受阻、解决市场割裂等问题。因此,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畅通城乡商品要素双向流通,打破市场壁垒;推进乡村优势产业联动供给,激发市场活力;拓展乡村资本数据建设渠道,驱动市场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夯实市场基础;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市场效能等多种途径推进乡村振兴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晔 何畔
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被赋予“新乡贤”的角色期待。新乡贤赓续了传统乡贤德行优秀、才学出众的基本素养,以及眷恋乡土的深厚情怀和贡献乡里的社会公共责任,但表现出偏重于“心在乡”,德行内容在继承中与时俱进,以协同共治者身份参与乡村治理,构成主体多元广泛等新特征。乡村教师的新乡贤角色,其身份的公共属性是内在规定,与公共领域的良性互动则为外在表达。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要承担新乡贤角色,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具备新乡贤素养特征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少数乡村教师精英,才可能成为新乡贤。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实现,要求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复归与重塑,需要在保持专业性与公共性张力、拓宽公共参与空间、形塑乡村教师公共精神、创设外部支持环境等方面相关主体勠力作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教师 新乡贤角色 公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