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7)
2023(5278)
2022(4349)
2021(3781)
2019(6909)
2018(6677)
2017(13403)
2016(7027)
2015(8024)
2014(8130)
2013(8362)
2012(8135)
2011(7729)
2010(8112)
2009(7934)
2008(7623)
2007(7425)
2006(7022)
2005(6714)
2004(6372)
作者
(21880)
(18675)
(18111)
(17547)
(11849)
(8599)
(8295)
(7168)
(6855)
(6716)
(6572)
(6178)
(6096)
(6080)
(5875)
(5722)
(5405)
(5381)
(5250)
(4816)
(4621)
(4445)
(4433)
(4325)
(4286)
(4246)
(3927)
(3708)
(3580)
(3550)
学科
(61077)
经济(61043)
管理(20037)
方法(18745)
(17341)
数学(16634)
数学方法(16549)
地方(14972)
(12887)
企业(12887)
中国(12547)
地方经济(11762)
(9921)
(9904)
业经(9426)
(8330)
金融(8329)
(7874)
经济学(7229)
(7146)
(6944)
银行(6939)
(6785)
(6780)
贸易(6776)
农业(6717)
(6442)
(6349)
环境(6248)
理论(6028)
机构
大学(123773)
学院(121682)
(67571)
经济(66520)
研究(45027)
管理(43236)
中国(35881)
理学(35854)
理学院(35472)
管理学(35049)
管理学院(34799)
(29958)
(25155)
财经(23979)
经济学(23688)
(22558)
科学(22044)
(21685)
经济学院(20897)
研究所(19719)
中心(19242)
(18720)
财经大学(17664)
北京(16445)
(15699)
师范(15625)
(14954)
(14683)
社会(13910)
(13598)
基金
项目(66415)
科学(53297)
研究(50407)
基金(50358)
(42162)
国家(41835)
科学基金(36251)
社会(36134)
社会科(34437)
社会科学(34425)
基金项目(25200)
(23718)
教育(22509)
资助(21847)
自然(20349)
自然科(19904)
自然科学(19901)
自然科学基金(19562)
(19548)
编号(18871)
成果(16416)
国家社会(15847)
(15757)
(15259)
(14971)
经济(14846)
重点(14696)
教育部(14395)
人文(14058)
社科(13673)
期刊
(85583)
经济(85583)
研究(46473)
中国(24146)
(23029)
管理(18732)
(16397)
金融(16397)
财经(15227)
经济研究(14943)
学报(14856)
科学(14649)
(13347)
(12586)
大学(12155)
学学(11577)
问题(11089)
业经(10478)
技术(10291)
(8699)
技术经济(8552)
教育(8381)
国际(8038)
世界(7991)
农业(7812)
统计(7531)
经济问题(7024)
理论(6764)
商业(6536)
经济管理(6349)
共检索到20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小丁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的劳动就业由传统的统配形式转向市场形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拟就市场劳动交换的经济属性问题,从理论上概括地加以分析,提出一些粗浅意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武全  
一、在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一)将劳动力商品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必要条件时,曾经排除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讲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资本主义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焦斌龙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劳动是经济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主要途径,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实质上就是对劳动配置,价值规律也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因此,市场经济是尊重劳动的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通过重视就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培训、平等对待各种劳动以及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等,将尊重劳动变为实际的行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芬  
劳动价值论的提出 ,是政治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和基石 ,它结束了重商主义仅从流通层面论证赚钱术的机敏和浅薄 ,开始了针对生产领域对经济矛盾的理性思维。也正是由于理性思维对经济矛盾的揭示和论证 ,劳动价值论一直受到攻击和歪曲。坚持和反对劳动价值论 ,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矛盾斗争的一条主线。但只要劳动还是劳动 ,交换的还是劳动所创造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 ,那末 ,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概括的劳动者的基本经济观点 ,就有其意义 ,而且应随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劳动方式、产品的发展而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小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劳动效率的主体——劳动力已成为商品,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结构也日趋复杂,因而用传统的方法测评工业劳动效率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必须进行指标更新,采用产品销售收入/工资总额的形式来测评工业企业(行业)的劳动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艾斐  
改革与发展 ,是我们时代的两大主题 ;市场经济是我们实现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运行机制和经济形式。在这种全新的社会实践中所必然要出现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都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阐发和引导。正是在这个过程中 ,实践对劳动价值论既提出了挑战 ,又提出了希求。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和兑取这种冀求 ,我们就一定要用坚持和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并在坚持与发展中赋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新的理论活力与时代风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磊  
马克思劳动从属于资本理论表明,劳动从属性与劳动者的劳动过程控制权反向变化,明辨技术进步条件下劳动从属性强度的关键在于考察劳动过程控制权演化的特点和影响。在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下,劳动时间和地点等控制权向网约工转移,劳动的人身和组织从属性弱化;劳动过程控制权的生成根源由物质资本所有权向数据所有权扩展,劳动的数据从属性强化;劳动过程控制手段数字化且重点不一,劳动从属性多层分化;劳动过程控制主体向消费者扩展,劳动从属性易被遮蔽。有效保护网约工权益,需要以"自主劳动→从属劳动"为据分类推进劳动关系保护,完善政府、工会、平台、消费者协同共促的社会保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蕴诗  李新家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通过雇佣劳动而使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劳动(智力劳动)“雇佣”资本即资本等待智力劳动运用它,以便实现其增殖要求的现象,这正是生产要素的动员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变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方高  刘海廷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与私营经济的超高速发展 ,大量外资的引进 ,按生产要素分配 ,股份制经济改革等四个方面 ,论述了马克思的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矛盾 ;并指出这一矛盾是尖锐的和不可调和的 ,或者是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存在着重大的或基本的缺陷或局限 ,或者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二者必居其一。本文认为 ,当经典的劳动价值论同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践发生矛盾时 ,需要进行重大修改的 ,只能是经典的劳动价值论 ,而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磊   赵磊  
如何正确认识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学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针对有人提出不同社会形态下资本具有“不同的特殊性”的命题,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的特性,是由资本固有的经济关系以及由此生成的生产目的和分配原则所决定的;古代资本是“封建所有制的破坏者”,它与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不相容的;资本在历史演化中改变的并不是自身的性质,而是其功能和作用。针对有人提出马克思“完全忽略资本家介入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任何作用”的命题,研究发现:马克思既不否认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具有积极作用,也不否认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参与了价值创造;马克思科学地证明,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劳动创造剩余价值”是最为本质的特征,而“资本家的积极作用”则是应当抽象掉的非本质特征;马克思之所以将资本家的管理劳动抽象掉,是为了更深刻地说明资本家的管理劳动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历史局限性和历史暂时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九龙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刘九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里讲的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资源(如矿藏、森林、河流等),而且包括已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财富和人本身(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平利  
文章选取2001~2012年的相关统计年鉴面板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会组建情况等宏观因素对我国集体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规模、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趋于缓和,集体争议案件发生频率的减少,城镇化、失业率的增加会导致集体劳动关系紧张,增加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