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8)
- 2023(9317)
- 2022(7793)
- 2021(7314)
- 2020(6121)
- 2019(13982)
- 2018(13744)
- 2017(26291)
- 2016(13877)
- 2015(15957)
- 2014(15798)
- 2013(15765)
- 2012(14773)
- 2011(13595)
- 2010(13599)
- 2009(13185)
- 2008(13430)
- 2007(12145)
- 2006(10987)
- 2005(10540)
- 学科
- 济(59199)
- 经济(59103)
- 管理(43638)
- 业(37372)
- 企(31449)
- 企业(31449)
- 制(25039)
- 方法(23466)
- 银(22738)
- 银行(22593)
- 行(21278)
- 中国(20603)
- 数学(20330)
- 数学方法(20202)
- 财(17631)
- 融(15883)
- 金融(15880)
- 农(13949)
- 贸(13766)
- 贸易(13750)
- 体(13703)
- 度(13684)
- 制度(13680)
- 易(13521)
- 业经(12867)
- 体制(11957)
- 业务(10554)
- 学(10389)
- 环境(9747)
- 务(9583)
- 机构
- 大学(208751)
- 学院(202381)
- 济(95726)
- 经济(94029)
- 研究(74323)
- 管理(74204)
- 中国(67267)
- 理学(61563)
- 理学院(60871)
- 管理学(60254)
- 管理学院(59832)
- 财(49880)
- 京(44931)
- 科学(38535)
- 财经(38378)
- 所(36512)
- 经(34976)
- 中心(33900)
- 经济学(32452)
- 研究所(32343)
- 江(31138)
- 北京(29338)
- 经济学院(29026)
- 财经大学(28722)
- 农(28055)
- 院(26229)
- 银(25904)
- 范(25869)
- 师范(25705)
- 银行(24787)
- 基金
- 项目(123843)
- 科学(99410)
- 研究(94476)
- 基金(94177)
- 家(80804)
- 国家(80215)
- 科学基金(68911)
- 社会(64680)
- 社会科(61544)
- 社会科学(61531)
- 基金项目(48042)
- 教育(43058)
- 省(43037)
- 自然(40476)
- 自然科(39573)
- 自然科学(39564)
- 资助(38967)
- 自然科学基金(38916)
- 划(37739)
- 编号(35504)
- 成果(31598)
- 部(30530)
- 制(29653)
- 国家社会(28744)
- 重点(28420)
- 教育部(27173)
- 中国(27169)
- 发(26397)
- 课题(25744)
- 创(25662)
共检索到337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巴塞尔协议Ⅲ是当前最受瞩目的金融监管改革。基于巴塞尔Ⅲ,中国银监会和央行也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本文在分析巴塞尔Ⅲ实施背景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境内银行业的特征,分别考察了主要监管措施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适用性。本文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措施主要是顺应国际监管趋势的结果,而在境内银行业特殊性的考量方面尚存一定局限性。本文基于分析提出建议,"规则监管"应向"原则监管"过渡,使监管措施做到因地制宜,更符合中国银行业的需要,从而为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贵乐
一、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所谓巴塞尔协议,是指1988年7月,西方“十国集团”(美、英、法、联邦德国、意、日、荷兰、比利时、加拿大和瑞士)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通过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管业务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即我们现在统称的巴塞尔协议。这个协议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期刊] 征信
[作者]
邓涵中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在不断深化,并逐渐成为我国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监管法规的主要参考及监管变革的风向标。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好核心竞争力这个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对于银行来讲,要求能够拥有自身的经营特色,在同质化的行业背景下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在纷杂的竞争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垄断优势",打破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格局,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专业化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平
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流动性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和参数标准等方面,全方位地评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报告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五钢
对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分析产生银行风险问题的原因,建议通过深化银行产权制度改革、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等各种有效措施,扩大资本总量,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资本风险度,对我国银行进行有效的风险监管。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 风险监管 资产质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玲英
2001年1月1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资本协议的征求意见稿,向全球银行业征求意见,经过长达六年时间的讨论、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分析,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新协议》)。作为国际银行业风险监管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权 庄瑾亮
近年来,随着中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长期困扰监管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础的监管政策。本文通过审视和讨论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适用性的问题,认为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中国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特点和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同时在巴塞尔协议中国化的过程中应兼顾中小银行的适用性。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商业银行 监管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正旺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新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Ⅲ。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新方向,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监管部门建立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出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监管四大工具,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本文重点分析这四大监管工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蔡正旺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加强金融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新协议,即巴塞尔协议I I I。顺应国际金融监管新方向,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我国监管部门建立了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推出资本充足率、杠杆率、贷款损失准备、流动性风险监管四大工具,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I I I。本文重点分析这四大监管工具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叶景聪
由于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重大变化 ,1 988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已不足以作为当今银行业的管理标准。自 1 999年起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一个新的协议框架 ,预计到2 0 0 1年末完成 ,并希望从 2 0 0 4年在成员国间完全付诸实施。本文试图解释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理由 ,并概述新巴塞尔协议的框架 ,最后简要评估其在中国银行业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兵 孙立坚 赵正龙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巴塞尔协议Ⅱ的缺陷,对金融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Ⅱ的反思推动了全球银行监管的改革,促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本文基于资本的视角,展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改革动向,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巴塞尔协议Ⅲ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银行监管 资本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凌
巴塞尔协议Ⅲ的实质是要求金融机构大幅充实自有资本,以应对金融体系可能受到的外部冲击。对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中国而言,更为严厉的监管标准,意味着银行需要持续地通过内部利润留存和外部权益融资补充资本,以维持自有资本占资产的比率在较高水平上。由于利润留存在银行资本补充方面占主导地位,由此对银行业的资产回报提出了更高要求,产生利润率的"绑定效应"。本文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推导了为满足巴塞尔Ⅲ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银行利润率水平与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之间的关系。并选取各国代表性银行为样本,对其维持新协议监管要求的必要利润率水平进行了模拟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主要样本银行加权平均的必要总资产净利润率超过0.9%...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Ⅲ 银行业 资本监管 动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