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8)
2023(5962)
2022(4908)
2021(4652)
2020(3726)
2019(8063)
2018(8134)
2017(14131)
2016(7651)
2015(8485)
2014(7750)
2013(7283)
2012(6893)
2011(6126)
2010(6486)
2009(5850)
2008(5930)
2007(5742)
2006(5024)
2005(4410)
作者
(19993)
(16698)
(16575)
(15623)
(10695)
(7911)
(7359)
(6296)
(6294)
(6001)
(5678)
(5622)
(5503)
(5357)
(5090)
(5059)
(4912)
(4813)
(4778)
(4672)
(4273)
(4020)
(4007)
(3909)
(3881)
(3787)
(3783)
(3710)
(3337)
(3217)
学科
管理(27815)
(27042)
(25106)
企业(25106)
(23194)
经济(23169)
技术(14686)
技术管理(11358)
理论(9672)
中国(9358)
业经(7792)
教育(7333)
教学(7298)
方法(6894)
(6651)
(6500)
(6343)
(5583)
(5365)
银行(5359)
(5167)
学法(5126)
教学法(5126)
地方(4953)
(4938)
金融(4937)
(4785)
(4724)
农业(4575)
(4554)
机构
学院(102609)
大学(102259)
管理(39318)
(38114)
经济(37137)
理学(32384)
研究(32275)
理学院(32027)
管理学(31574)
管理学院(31344)
中国(24727)
(21438)
(19208)
(18196)
科学(18094)
(15634)
师范(15518)
(14924)
(14809)
中心(14678)
财经(14439)
北京(13790)
技术(13668)
研究所(13106)
(12934)
师范大学(12222)
职业(12068)
(11971)
业大(11463)
教育(11412)
基金
项目(63112)
研究(52778)
科学(50452)
基金(42441)
(35801)
国家(35392)
社会(32175)
科学基金(31307)
社会科(30359)
社会科学(30352)
(27580)
教育(26610)
(22240)
基金项目(22146)
编号(21885)
(20351)
成果(18936)
自然(17886)
创新(17746)
自然科(17534)
自然科学(17530)
课题(17266)
自然科学基金(17263)
资助(15197)
重点(14636)
(14614)
(13901)
项目编号(13645)
规划(13612)
(13410)
期刊
(50226)
经济(50226)
研究(35856)
中国(29746)
教育(25733)
管理(19401)
(16534)
技术(13645)
科学(12914)
学报(12899)
大学(10833)
(10580)
(9481)
金融(9481)
学学(9352)
财经(8445)
科技(8192)
职业(8165)
业经(7681)
(7443)
图书(7364)
(7281)
论坛(7281)
农业(7020)
经济研究(6874)
技术经济(6475)
书馆(5668)
图书馆(5668)
问题(5601)
技术教育(5264)
共检索到171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岩  刘惠琴  陈皓明  
从人才选拔中应处理好全与专、公平与科学的辩证关系的角度,阐述了人才选拔方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实行第一阶段“GCT”考试与各校自行组织的第二阶段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相结合的实施情况,并从考生成绩和录取情况分析了本次人才选拔方式改革的成功结果,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考试制度的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栋  徐鹏  康妮  
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改革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拔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大中  张文修  叶取源  陈皓明  刘惠琴  
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要,推进教育培养由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教育管理由政府计划向学校自主办学转变;必须坚持教育创新,大力推进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作者从人才培养机制、人才选拔机制、教育运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工程硕士教育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小唐  钟登华  李云章  陆培毅  何振雄  杨秋波  
认为校企互动不足是影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介绍天津大学在长期的工程硕士教育实践中的做法,即坚持校企紧密合作,聚焦企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理念;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实施"订单"培养,创新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重点服务国家大中型企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德东  于爱国  陈雪梅  高振海  田文晶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惠琴  沈岩  张文修  
改革与创新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两大主题,本文从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中,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深化内涵改革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阐述了转变观念与改革创新的辩证关系,指出树立新理念,探索新途径,采取新举措,办出新特色是解决重点与难点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蕾  
以北京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阐述了北京大学如何从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习实践等方面探索开放式、协作式的教育模式,提高工程硕士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满足社会与国家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唐继卫  
以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26所"特需项目"高校为调查对象,以项目《中期考核总结报告》为主要文本,调查分析了这些学校工程硕士人才的培养特色。调查表明:"特需项目"高校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为起点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为导向找准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应用型高校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培养、奖助体系等多方面初步形成了适合校情的培养特色。指出这些高校在招生就业和实践环节、服务需求与质量保障等方面需要改善和提高,并对其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岩  刘惠琴  雍翠菊  张文修  
说明工程硕士教育实现了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实现了教育管理从国家计划向学校自主创新的转变,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经济和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出了建立以提高培养质量为中心的工程硕士教育长效发展机制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建斌  屠远  刘维平  周全法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培养中,探索了"实践-论文-就业-创新"四结合培养模式。该模式将工程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校内教育、企业实践、毕业论文与就业的各个环节,构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工程硕士协同培养机制,有效解决了工程硕士研究生企业实践与毕业论文、就业和科技创新之间相互脱节的矛盾,为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雷  孙延明  陈小平  
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以"工业工程课程设计"为例,分析阐述实践基地现场教学课程的设计思路、组织流程、选题方式、企业导师选聘标准、课程成绩评定方法、企业实践教学基地选择依据、实践教学课程教材建设等关键环节及其解决方法;讨论学校、企业、学生、导师各方在现场教学课程中的收益;提出企业实践基地现场教学课程运行中需要进一步思考解决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晓霞  郭红  马齐爽  黄海军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通过调查分析、科学研究、教育实践与改革,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贯彻"分类培养、标准有别"思想,加强校企合作,逐步形成的一套科学合理、面向国防工业需要且适用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创新型培养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从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组织、国际化能力培养和质量保证体系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全日制软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