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9)
2023(9201)
2022(7926)
2021(7527)
2020(6349)
2019(14435)
2018(14349)
2017(27638)
2016(14693)
2015(16351)
2014(15865)
2013(15479)
2012(14002)
2011(12470)
2010(12074)
2009(10828)
2008(10240)
2007(8805)
2006(7349)
2005(6306)
作者
(38285)
(32256)
(32128)
(30523)
(20720)
(15476)
(14631)
(12535)
(12514)
(11368)
(10987)
(10945)
(10206)
(10049)
(9932)
(9893)
(9656)
(9339)
(9273)
(9167)
(7892)
(7691)
(7627)
(7488)
(7353)
(7283)
(7023)
(6682)
(6262)
(6209)
学科
(61702)
经济(61645)
管理(44415)
(43379)
(37382)
企业(37382)
方法(30142)
数学(26400)
数学方法(25968)
(15908)
中国(15409)
(15239)
业经(13454)
地方(12596)
(11325)
贸易(11317)
(10928)
(10763)
(10500)
理论(10407)
农业(10248)
技术(10035)
(9984)
财务(9941)
财务管理(9914)
企业财务(9377)
(9352)
(9035)
(8979)
环境(8473)
机构
大学(202811)
学院(201993)
(84192)
经济(82664)
管理(82435)
理学(71964)
理学院(71227)
管理学(69988)
管理学院(69564)
研究(62337)
中国(45893)
(40615)
(38140)
科学(36274)
财经(31386)
(29145)
中心(29142)
(28652)
(28647)
(27180)
师范(26952)
业大(26862)
(26630)
经济学(26242)
研究所(26177)
北京(24247)
经济学院(23707)
财经大学(23539)
(23096)
(23018)
基金
项目(141265)
科学(113866)
基金(105435)
研究(104833)
(90919)
国家(90203)
科学基金(79454)
社会(68547)
社会科(65190)
社会科学(65171)
基金项目(55645)
(54117)
自然(51221)
自然科(50117)
自然科学(50107)
教育(49610)
自然科学基金(49203)
(46181)
资助(42317)
编号(42085)
成果(33169)
(32264)
重点(31929)
(30271)
(30154)
国家社会(28848)
教育部(28633)
课题(28314)
创新(28123)
人文(27968)
期刊
(87012)
经济(87012)
研究(57504)
中国(33951)
管理(32018)
(30815)
学报(28146)
科学(27464)
(23186)
大学(22703)
教育(22018)
学学(21249)
技术(19638)
财经(16506)
(15770)
金融(15770)
农业(15732)
(14239)
业经(14186)
经济研究(13689)
问题(11961)
(10067)
技术经济(10030)
图书(9960)
理论(9369)
(9153)
现代(9122)
统计(9096)
商业(8804)
(8775)
共检索到28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红玲  
本文认为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的崛起,到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均衡三角"的有机扩散.这是依照"两个大局"战略并遵循极化与扩散因果关系规律。实现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崛起之路:并认为三大城市群崛起主要在于财政分权改革,即实行省级财政承包制与分税制."崛起三角"扩散为"均衡三角"仍需从财政改革再突破.依托"均衡三角"预算平台实行区域财政横向均衡制度.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又不损坏区域发展竞争的效率机制.并通过剔除常住人口统计中创造财富外溢或享有公共服务外溢等非真实因素后"标准人"的假定与论证.解决了区域内政府间财力均衡公式化分配的难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伟  汪全立  
本文建立一个模型研究了泛珠三角区域中的产业转移方式问题。珠 三角的产业转移采取了两种方式:将中间品外包或自己进行直接投资生产。在外包 给专业化的生产者的情况下,潜在的投入品生产者必须进行特定关系的投资以生产 所要求的中间品,这种投资受到不完全契约的制约。在对其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 情况下,生产中间品的单位成本要高于专业化的供应者。我们研究了成本差距,产 业规模,不完全契约的程度以及工资对产业组织均衡方式的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宏盈  
长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入境旅游发展重要的"二手"客源地之一,2007年陕西接待的入境游客中有32.63%是从长三角地区扩散转移而来。通过分析长三角入境旅游流向陕西的扩散对陕西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两者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滞后影响效应,认为入境旅游流的扩散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两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是持续的,对滞后1期和2期仍产生影响,但效应逐渐减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德铮  高汝熹  
文章以空间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考察了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1981年至2010年间区域集聚扩散功能的演化,并将影响该功能的潜在动因划分为城市空间效应和总体经济增长效应。随后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区域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证明,在过去近三十年间长三角都市圈呈现明显的经济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既是长三角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存在空间竞争效应和空间补充效应的结果,也是部分城市存在空间总体经济增长效应的结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堂林  李国梁  
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发展模式亟需由传统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造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文章通过构建空间模型对创新扩散效应进行测度,探讨影响京津冀创新扩散的关键因素,并试图找寻区域性创新扩散枢纽。研究发现,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城市群中创新各环节的空间均衡度存在明显差异;京津冀的技术推广企业在创新腹地中的部分节点城市高度集聚,区域性创新枢纽建设基础较好。同时,研究也发现京津冀范围内人员结构和技术引进模式制约着创新产出效率的提升。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中起  张伊娜  
交通对经济扩散具有重大影响,可利用经济距离来分析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圈层结构。基于目前的交通轴与经济扩散圈层的关系,长三角仍是“之”字型点轴系统结构;该点轴系统结构的进化将趋向于网络系统结构;因此,应构造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广域交通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文姣  肖鹏  
新经济地理构建的中心-外围模式为产业的空间分布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文章构造了空间权重矩阵,运用wu-hausman方法来检验泛长三角地区FDI是否存在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格局。此外,还采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该区域FDI的整体扩散以及收敛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①为研究对象,在改进"大都市均匀度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量化指标,定量化测度了近10多年来该地区空间集聚的程度与动态趋向,进而分析了该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表象与特征。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目前正处于以集聚为主导的阶段,空间集聚表现出明显的轴线性、空间指向性(中心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以及非完全集聚的特征。且珠三角城市群在以集聚为主导的空间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趋向于均质化。具体表象为以中小城市增长为主的城市规模分布动态趋向以及大中城市的郊区化倾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钟韵  林耿  
产业扩散是企业大量从集中地外迁的行为。传统产业、污染行业是珠三角产业扩散的主要类型。其扩散模式通常是整体搬迁和部分功能转移;国有企业的扩散主要限于原行政区范围内,非国有企业的扩散可到达行政区范围以外。企业扩散既有动力,也有阻力。建议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建立严格的环保要求;从珠三角大局考虑,做好规划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杨磊  周德田  
作为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点,黄河三角洲的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其他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不仅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而且中心城市建设也不尽人意,直接制约了黄河三角洲的崛起进程。在此,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及其胜利油田所在地的东营市还只是一个新兴的中等城市,现有的经济实力还远不可与上海、广州等大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相提并论,无法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龙头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崛起与振兴,对黄河流域的辐射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加快黄河三角洲中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小龙  
“增长三角”这一名称由新加坡现任总理吴作栋于1989年首先提出,也有将其译作“成长三角”或“增长三角洲”的。由于这种“增长三角”是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又是出现在亚洲(当然不排除将来在非洲、拉美出现),故完整的叫法应为“亚洲经济增长三角”。但国际上对“增长三角”这一概念尚无完全一致的定义。如认为它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经济地带”、“次区域经济区”、“小区域经济区”、“扩展的城市地区”等等。虽然叫法各异,但就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文军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现象是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亚太地区由于受政治和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在一体化方面取得象西欧和北美那样的实质性的进展,但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作为一个实例,亚洲近年来出现的区域经济“成长三角”现象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可以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成长三角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现实选择,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探讨成长三角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这一问题本身的了解,而且对发展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晔  王佳妮  
相关经验表明,某一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与周边区域、城市乃至更远地区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如技术引进、技术转移等活动),以便提升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依托国际五大城市群发展模式的研究,从相关运营主体的发展模式、市场载体演进路径、政策导向及其制度框架三个层面,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长三角地区技术扩散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长三角产业集群合作的目标达成情况良好,但存在着主体之间技术转移力度较小,有效资源禀赋缺乏,短期利益导向,缺乏企业内生驱动能力的培育等问题。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应从主体角色的发展机制建设、市场载体的发展机制建设、政策导向及制度框架的发展机制建设等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杨骏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完善金融稳定制度体系的一个革命性思考是引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进展基础上,对中央银行传统目标及其政策手段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反思,指明了金融稳定重回中央银行目标菜单后,中央银行协调其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逻辑框架,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变革方向。本文研究认为:第一,以逆周期调节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管理必须依托流动性管理方能收到实效。第二,金融业经营模式和信息技术发展使流动性管理面临一般均衡要求,中央银行目标应该从狭义价格—即通货膨胀转向广义价格—即更广泛的金融资产价格体系。第三,金融风险决定了危机是一个概率事件,危机救助决定了道德风险是必然事件,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丽芹  
我国当前旅游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但仍存在着农民旅游市场增长缓慢、旅游安全保障和服务质量问题突出、区域非均衡发展现象明显等问题,其中区域旅游热点延展与区域旅游非均衡发展并存是当前中国旅游经济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文章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引入到旅游经济研究中,提出区域旅游增长的战略和策略。并以泛长三角旅游区为例,分析了其非均衡发展的客观现象,在我国区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对今后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了具体措施。通过研究旨在对一个旅游区形成系统、和谐的旅游发展整体,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