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6)
- 2023(11162)
- 2022(9404)
- 2021(8658)
- 2020(6799)
- 2019(15487)
- 2018(15012)
- 2017(28853)
- 2016(15581)
- 2015(17211)
- 2014(17369)
- 2013(17163)
- 2012(16581)
- 2011(15514)
- 2010(16308)
- 2009(15400)
- 2008(15108)
- 2007(14365)
- 2006(13336)
- 2005(12113)
- 学科
- 济(71800)
- 经济(71633)
- 业(45052)
- 管理(43224)
- 农(33264)
- 企(32099)
- 企业(32099)
- 中国(25687)
- 地方(22767)
- 农业(22183)
- 业经(21169)
- 方法(20339)
- 财(18724)
- 制(16319)
- 数学(15069)
- 数学方法(14854)
- 发(13814)
- 银(13665)
- 银行(13656)
- 学(13426)
- 策(13361)
- 行(13352)
- 融(13294)
- 金融(13292)
- 理论(12134)
- 和(11767)
- 贸(11556)
- 贸易(11542)
- 地方经济(11370)
- 易(11119)
- 机构
- 学院(232591)
- 大学(229050)
- 济(99360)
- 经济(97043)
- 管理(85852)
- 研究(84955)
- 理学(71396)
- 理学院(70552)
- 管理学(69570)
- 管理学院(69079)
- 中国(66157)
- 财(50616)
- 京(49669)
- 科学(47915)
- 所(42712)
- 农(39944)
- 江(38833)
- 中心(38791)
- 研究所(37694)
- 财经(37399)
- 范(35033)
- 师范(34818)
- 经(33649)
- 北京(32246)
- 州(31241)
- 业大(30170)
- 经济学(29891)
- 院(29819)
- 农业(29248)
- 省(28263)
- 基金
- 项目(139264)
- 研究(110738)
- 科学(110521)
- 基金(98839)
- 家(83450)
- 国家(82539)
- 社会(73219)
- 科学基金(70611)
- 社会科(68130)
- 社会科学(68111)
- 省(55454)
- 基金项目(50590)
- 教育(49711)
- 编号(46935)
- 划(45764)
- 成果(41273)
- 自然(40056)
- 资助(39825)
- 自然科(39075)
- 自然科学(39070)
- 自然科学基金(38359)
- 发(35914)
- 课题(33829)
- 部(31201)
- 重点(31048)
- 发展(29992)
- 展(29465)
- 性(29318)
- 国家社会(29292)
- 创(28228)
- 期刊
- 济(132493)
- 经济(132493)
- 研究(81098)
- 中国(56264)
- 农(43730)
- 财(38270)
- 管理(32508)
- 教育(32420)
- 科学(31787)
- 学报(31505)
- 融(29937)
- 金融(29937)
- 农业(28507)
- 大学(25640)
- 业经(25047)
- 学学(23748)
- 财经(19786)
- 经济研究(19456)
- 技术(19268)
- 问题(17507)
- 经(17078)
- 贸(12487)
- 世界(12080)
- 经济问题(11912)
- 农村(11901)
- 村(11901)
- 业(11894)
- 农业经济(11888)
- 图书(11719)
- 版(11681)
共检索到387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雪雄 杨建州
以福建为例分析和归纳了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现状及乡村社会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及各级地方行政部门应当以积极、稳妥的方式启动和推进这一过程,并提出发展乡村社会林业应坚持的指导原则,建立乡村社会林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政策体系和产业政策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四渭 温霜君 韩国康 任玲华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静佳
民族地区乡村参与旅游发展应以乡村为主导还是以外来利益为主导一直是旅游发展中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洛茸藏族村旅游发展过程和乡村参与旅游的现状进行梳理,在厘清洛茸村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效应基础上,提出需要吸引包括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和乡村村民在内的多元化的乡村治理主体参与旅游发展,将有助于构建基于乡村能力建设基础上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形成多中心治理的旅游发展路径。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参与 旅游发展 多中心治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峡库区岩溶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旱涝灾害频繁,植被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进而提出了节水型、经济林型、草场改良为主畜牧业型、生态观光农业型、庭院型、小流域治理型六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岩溶山区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孔令帅 王楠楠
21世纪以来,美国乡村教育经过发展和变革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面临挑战。美国各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各方面发展和保障乡村教育。政策类型理论为研究美国州政府发展乡村教育的政策提供了分析视角。美国州政府通过分配性政策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和权力;通过再分配性政策将资源和权力向乡村教育弱势群体转移;通过规范性政策保障乡村教育资源和权力的获得。政府发展乡村教育的政策体现了政府逻辑、市场逻辑和乡村逻辑的矛盾与统一。分类梳理美国州政府发展乡村教育的政策经验,总结乡村教育政策的逻辑,能够为我国乡村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州政府 乡村教育 政策类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翟郡 孔凡斌
【目的】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森林资源富集地区制定数字赋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量化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 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跨越发展县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高于生态发展县;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且两极分化较严重;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小幅上升,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波动上升。2)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即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高级化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3)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劳动力赋能和治理赋能等路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4)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对邻近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结论】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状况向好,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各县域单元需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从创新技术运用、大力引进人才、提升林业部门生态治理能力和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山区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打造数字赋能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发钦 刘莉莉 刘源渊
文化振兴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通路,也是联结“五大振兴”的重要关钮。创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治理,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乡村文化的创新转化、协调融合、绿色发展、产业开放和共建共享,从增强价值认同、完善制度机制和夯实产业基础等三个维度优化乡村文化治理。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民族地区 乡村文化治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乡村社会林业的发展与产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权研究之五张春霞近二十年来,社会林业业起了世界的广泛重视,而乡村林业则是社会林业的发源地和最主要的类型。中国作为一个尚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国,发展乡村林业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尤其是在南方集体林区。在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赵德余 方志权
本文选择了上海这样一个发达地区的中远郊区作为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地点,以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公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评价乡村进步的标准上,农民尤其突出了农村社会保障和居住条件,而社会广为关注的经济收入增长并没有被农民优先考虑。政府在乡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但在文化精神生活领域却明显"缺位"。市场化和乡村发展在引发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同时,也创造了消解上述问题的"积极因素"。政府政策响应的内容通常也是农民呼声或愿望表达最强烈的方面,例如对农民的收入、就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关注最为突出,农村环境治理次之,而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则容易被社会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是一个长期过程,全国各地正结合自身特点通过示范点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少部分先发地区的乡村逐步出现了乡村群的雏形,学界仍缺乏对乡村群的理论研究。文章分析了乡村群的主要特征,从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实践导向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群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索乡村联动发展之路,核心在于乡村群内功能求同存异、错位发展,产业上相互协调、联动发展,空间上系统串联、融合发展,生态上保护维育、品质发展,服务上错位配给、共享发展和治理上价值认同、共治发展,从而体现乡村群在引领乡村功能完善、产业分工、空间优化、生态保护、服务多元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优越性。最后以锡山区环南青荡乡村群为例,阐述了环南青荡乡村群联动发展的具体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谦 杨凯健 黄耀志
乡村空间格局反映了乡村地区真实的人地关系。本文借鉴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保护和更新乡村空间的有效途径。将长三角水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提炼乡村空间构成要素并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水系网络为主导因素归纳出长三角水网地区典型的8种乡村空间类型,并通过其演变机制及进程的分析,对其演化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引导水网地区乡村空间在图底格局、城乡关系、聚落之间以及聚落内部关系等方面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水网地区 乡村空间格局 演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文兴
乡村林业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居民自发型、政府主导型和居民主导型等几个阶段,我国目前大部分乡村林业处于政府主导型阶段。政府主导型乡村林业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福建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的机遇多,经济发达,财力充裕,人民生活水平高,政府主导型乡村林业的目的是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而福建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不高,山区客观条件决定了靠山吃山的发展路子,政府主导型乡村林业要以山区综合开发为主,引导投资,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开拓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境地。政府的主导对山区乡村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明
在典型农区,经历了"人口外流-地权离散-乡村失序"及"资本下乡-地权争夺-乡村重构"两个阶段之后,目前已经进入到专业农户崛起与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专业农户饱经市场化的洗礼,崇尚公共性的社会,率先成长为乡村在地富裕阶层,他们是典型农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全面实现典型农区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改革,突出增强土地经营权的产权强度,探索组建跨社区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有效提升专业农户生产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格局演化趋势布局乡村治理体系,达到市(镇)标准的村庄组织可以转置为城镇政府,分散居住在开放式乡村的专业农户归属附近城镇管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晓波
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民族文化等具有特殊性,在实现从传统农村向现代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会呈现新时期特点。民族地区乡村通过发展特色手工业实现乡村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以云南大理周城村为例,通过周城特色手工业(扎染)的分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动力源、组织社会化、功能整合的维度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特色手工业作发展社会学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艳恺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破坏资源和环境的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构筑循环经济体系是科学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求和重要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欠发达地区 乡村旅游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