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05)
2023(17383)
2022(14606)
2021(13575)
2020(11292)
2019(26147)
2018(26015)
2017(49802)
2016(27430)
2015(30819)
2014(31180)
2013(30293)
2012(27724)
2011(25134)
2010(25474)
2009(23649)
2008(23238)
2007(21058)
2006(18771)
2005(17153)
作者
(80252)
(66489)
(66059)
(63102)
(42526)
(31910)
(29935)
(25880)
(25394)
(24037)
(22703)
(22600)
(21525)
(21397)
(20857)
(20467)
(19673)
(19600)
(19199)
(19042)
(16674)
(16482)
(16131)
(15319)
(14893)
(14826)
(14771)
(14763)
(13530)
(13151)
学科
(106444)
经济(106295)
管理(81753)
(75371)
(63687)
企业(63687)
方法(44324)
数学(36937)
数学方法(36442)
中国(32449)
(29715)
(29343)
业经(25703)
(25638)
(25577)
理论(20605)
地方(20367)
农业(19185)
(18814)
银行(18761)
(18576)
(18427)
贸易(18412)
(18282)
金融(18273)
(18141)
财务(18049)
财务管理(18008)
(17890)
(17815)
机构
大学(395992)
学院(390916)
(152716)
管理(149350)
经济(149190)
研究(134432)
理学(127432)
理学院(125951)
管理学(123658)
管理学院(122915)
中国(101505)
(85971)
科学(82136)
(75925)
(68379)
(63729)
研究所(61598)
中心(60014)
(59997)
财经(59390)
业大(57329)
北京(54699)
(53873)
(53747)
师范(53337)
农业(49698)
(48545)
(48305)
经济学(46126)
财经大学(43920)
基金
项目(258193)
科学(202328)
研究(190826)
基金(186320)
(162465)
国家(161076)
科学基金(137468)
社会(119414)
社会科(112917)
社会科学(112888)
(100177)
基金项目(97877)
自然(88236)
教育(88211)
自然科(86175)
自然科学(86152)
(84786)
自然科学基金(84596)
编号(78293)
资助(76193)
成果(66221)
重点(58029)
(56953)
课题(55034)
(54167)
(53141)
创新(49543)
(49009)
教育部(49000)
国家社会(48939)
期刊
(176127)
经济(176127)
研究(122634)
中国(83885)
学报(65342)
(60365)
(59015)
科学(58306)
管理(57902)
教育(51188)
大学(49722)
学学(46176)
农业(39594)
(37626)
金融(37626)
技术(33698)
财经(30883)
业经(27808)
经济研究(26993)
(26454)
问题(23395)
图书(22071)
(20485)
理论(19430)
(19354)
科技(18186)
技术经济(18021)
现代(17696)
实践(17616)
(17616)
共检索到59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秦蓓  陆铭  周国良  
本文考察了上海市就业体制市场化的过程,并且分析了在就业体制市场化之后就业进一步重构的趋势和所面临的难点,并得出了一些政策含义。我们将上海市的就业体制改革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制度的变迁和演进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制约制度演进速度的主要是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制度演进的经济分析而言,理性的局限从根本上来说是知识的局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长昆  
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在新公共管理的背景之下,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替代官僚制的重要备择制度安排,所以研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对于理解这一制度安排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有的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环境条件—制度安排"以及"制度安排—制度绩效"展开,在环境条件—制度绩效之间存在重要的断裂。基于此,在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以及制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制度环境—制度绩效的理论框架,解释嵌入在不同制度环境中,具有相似属性的公共服务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迥异的绩效命运。同时,在该框架基础之上,通过对13个公共服务市场化案例的经验展示,对制度环境影响制度绩效的机制进行了详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燊成  
尽管《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法规层面明确规定了城市低保制度与就业救助制度衔接配合的理念与部分做法,但是,制度衔接的效果不佳。本文在借助政策群的理论视角的基础上,按照"判断—分析—优化/总结"的分析路径,明确了社会救助政策群的存在以及两项制度衔接的耦合性;通过分析社会救助政策群的内部框架以及两项制度的制度边界,厘清了衔接效果不佳的具体原因,进而从央地关系、部门关系、制度关系以及制度边界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敏  
再就业机制的市场化朱敏[副教授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都610012]《财经科学》1997/6FINANCEANDECONOMICS再就业理论与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就业是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经济学家均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通过社会实践进行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尚梅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在稳步推进,但总体上还未走出管制利率阶段。当前,虽然利率市场化改革非常迫切,也出现了放开利率的某些有利时机,而且理论部门、实际部门、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叶静怡  买慧  
1978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进行了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国内外有大量文献针对这一重大的制度变革开展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市场化"是不存在意识形态差别的,而是针对"管制"而言的相对概念;中国的市场化是一个制度变迁、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小梅  
为了打破垄断,近年来,中国城市公用行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但是,与一般商品服务市场不同,城市公用行业存在明显市场失灵的特征。对于改革后的市政公用行业,如果没有科学的管制制度,那么城市公用行业秩序混乱的局面就很难避免。鉴于此,根据制度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理论,本文明确提出。市政公用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与市政公用行业的体制改革同步进行,而管制体制与管制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体制保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文溥  焦建华  
本文以福建为例,研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与市场取向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市场化的作用。论文首先回顾福建1978—2008年的改革历程,然后总结改革开放使福建发生的跨越式变化,继而探讨福建市场化进程及其成因,基于以上案例分析,最后从理论上总结开放对于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也即改革的重要作用,认为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根本手段之一。改革必须与开放携手,从开放走向市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值得重视的基本经验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筱风  
预算管理体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利分配,以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问题,其有效性是通过各行为主体的相互博弈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但目前分税制改革下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使得其有效性受到多方质疑。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来探讨这种现象的内在机理,会进一步理清预算管理体制中各行为主体的效用目标,并为这项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新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人事权;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两级调控的关系;构建政府行为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邱亚洪  赖海亮  叶晖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诗白  
成功地开发西部 ,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而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 ,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用于西部建设的政策性资金虽然会不断扩大规模 ,但就其在西部开发过程中的作用而言 ,则只能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起到引导社会投资尤其是商业资金市场化运行的作用。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资本生成困难 ,遏制西部资金外流以及更好地吸引国外和东部商业性资金加速西移等问题 ,则必须通过西部金融制度的深化 ,在西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 ,加速西部市场化融资体制的建立。本文就西部金融制度创新、西部市场化融资体制的框架及其二者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范建军  
现代中央银行的最基本的制度特征是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货币政策功能和金融监管功能则是最后贷款人功能的进一步的发挥和引申。前者是人们对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在宏观经济层面的有意识借用 ,后者是实现最后贷款人功能的保障。我们认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背后隐含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制度变迁过程 ,一个是指以财政融资功能为取向的古典中央银行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 ,另一个是指能够实现弹性货币供给的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制度变迁过程。这两种制度在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建立起来以后被人为地融合为一体 ,形成了如今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认清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本质特征将会对我们分析具体问题有很大帮助。中央银行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