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4)
2023(4024)
2022(3286)
2021(3316)
2020(2685)
2019(6415)
2018(6398)
2017(10325)
2016(6639)
2015(7450)
2014(7588)
2013(6772)
2012(6453)
2011(6005)
2010(6443)
2009(5851)
2008(6040)
2007(5871)
2006(5300)
2005(5073)
作者
(15856)
(12915)
(12771)
(12420)
(8364)
(6322)
(6076)
(5233)
(4987)
(4837)
(4415)
(4384)
(4295)
(4286)
(4071)
(4001)
(3899)
(3832)
(3809)
(3809)
(3608)
(3242)
(3229)
(3189)
(3042)
(3003)
(2992)
(2839)
(2643)
(2595)
学科
教育(20404)
(18323)
经济(18305)
中国(12853)
管理(10861)
理论(10228)
(8553)
(8380)
企业(8380)
(7289)
教学(6780)
方法(5867)
业经(4675)
研究(4535)
(4491)
思想(4402)
(4391)
政治(4251)
(4197)
地方(4134)
(4079)
发展(4061)
关系(4039)
(3938)
思想政治(3915)
政治教育(3915)
治教(3915)
德育(3878)
文化(3785)
(3716)
机构
大学(92137)
学院(85262)
研究(33464)
教育(29187)
(25402)
师范(25350)
(24468)
经济(23615)
管理(22242)
(21919)
师范大学(20948)
科学(18428)
中国(18315)
理学(18001)
理学院(17572)
管理学(16935)
管理学院(16696)
(16484)
(15595)
北京(15237)
研究所(14653)
(14271)
职业(13556)
中心(13126)
技术(12850)
(12607)
(11537)
教育学(11385)
财经(10624)
(9467)
基金
项目(46188)
研究(44193)
科学(37317)
教育(29404)
基金(28860)
社会(25188)
(23506)
社会科(23377)
社会科学(23370)
国家(23076)
成果(22621)
编号(21482)
(18920)
课题(18742)
科学基金(18561)
(18143)
(16648)
规划(13575)
基金项目(13559)
项目编号(13232)
(12798)
(12282)
重点(12158)
(12014)
(12003)
(11748)
研究成果(11722)
(11714)
阶段(11685)
资助(11354)
期刊
教育(51375)
研究(41786)
(33083)
经济(33083)
中国(29890)
学报(12513)
(12054)
职业(11887)
技术(11350)
大学(11286)
科学(10290)
管理(9447)
学学(8368)
技术教育(7724)
职业技术(7724)
职业技术教育(7724)
(7637)
图书(7432)
财经(7010)
(6871)
论坛(6871)
高等(6344)
(6198)
书馆(6072)
图书馆(6072)
(5771)
高等教育(5629)
成人(5357)
成人教育(5357)
(5156)
共检索到153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诗亚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经历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内涵。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一个文明的消失,这个减法是做不得的。因此,保护一种语言,不仅是语言保护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保护一种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和独特的人类文明。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区分"双语"和"双文"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长久地保持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与秦始皇时所奠定的"书同文"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汉字对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各民族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内在整合的结果,是基于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教育等手段来实现的。"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资源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二是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璐  尤铮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学业成就以及在英国社会的适应能力,一直以来英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都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能力为主,经历了从英语作为外语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再到英语作为附加语言的变化,其中折射出对移民性少数民族态度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在强调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背景下,英国强化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学,制定相关标准、加大资金投入、注重个性化辅导等措施,这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丽云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三语习得中同时会受两种已习得语言的影响。本文从三语教育理论的视角,研究和探索具有民族语、汉语习得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认知能力、思维特点以及英语学习规律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寻求更为有效的途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霞  Paul S.Maxim  
加拿大政府一直努力支持其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英语和法语是加拿大的官方语言。只有少数加拿大人是双语者,魁北克以外的法语仅能勉强存活。加拿大正式出台了多元文化政策,但是对包括原住民语言在内的非官方语言的支持非常有限。本文在分析加拿大总人口语言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提高英法双语效率方面仅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官方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支持十分有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山华  
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中东欧转型国家基于国族建构的核心需求,结合国内民族结构和国际组织要求等因素,为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赋予了不同的功能定位,代表了欧洲民族国家政府的3种主要管理倾向:捷克采取外松内紧的隐性融合政策,斯洛伐克采取全面收紧的显性抑制政策,而匈牙利高调支持少数民族语言的自治。3国管理策略的不同导致各自在民族语言保护数量、教育门槛和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各国仅有少量民族语言能够应用于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其余大都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罗姆人的语言甚至受到系统性的歧视。未来一段时间,中东欧国家将继续在公共话语中支持多语主义的价值取向,但也会允许单语主义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具体政策之中,并有可能形成跨国协调管理机制。中东欧国家的案例一方面为我国完善本国政策提供具体技术参照,另一方面也显示我国应立足自身需求设计符合本国社会条件的民族语言教育政策。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生辉  胡莹  
降低语言文字差异性造成的沟通交流障碍,促进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交流,是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性需求。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构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图书馆"的总体思路,指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数字图书馆"应以"多元一体架构"思想为指导进行设计,遵循"多语兼容""语义关联"和"集成服务"三大策略进行构建,其顶层框架由基础设施层、数字文献层、信息组织层、语义关联层、知识服务层、标准规范体系和组织协作体系共七大模块构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胜才  谢春林  
本研究基于对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政策的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从价值取向层面将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分为突出少数民族语言平等权利的探索奠基期(1949—1965年)、强调语言标准的规范形成期(1977—1999年)和注重多元并存的体系建设期(2000—2018年)三个主要阶段,具有始终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的平等权利、着力坚持民族语和国家通用语的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民、汉、外"三语教学的协调发展等特征。在各时期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下,我国民族语言教育逐步建立了从以民族语教育为主、汉语教育为辅的双轨制过渡到国家通用语教育与民族语教育并存、外语教育协调发展的语言教育多元体系。70年来我国民族语言教育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绩,但受限于我国多民族多语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体制和机制上仍存在着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等诸多现实问题,亟待通过构建统筹协调的民族语言教育规划机制、完善科学联动的民族语言教育决策系统和建设规范有效的民族语言教育管理体系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与边疆史地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成立于2006年,历经两个建设阶段,即2006至2009年和2010至2013年,前后由戴庆厦教授和文日焕教授担任基地主任。基地曾下设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语言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学理论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生辉  
跨语种共享是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提高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程度的思路主要有基于主体的策略、基于客体的策略、基于中介的策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的关键是要建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间语言的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该体系可以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联结为一个整体。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生辉  
从国家层面上确立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整体战略和基础架构是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档案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概要介绍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共享的需求,按照平衡多元性需求和一体性需求的思路设计出两次归档的少数民族语言电子文件集成管理体系、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的跨地区共享体系、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中介的多语种电子文件共享体系等技术架构。本文旨在探索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保护语言文字多样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技术架构和管理模式,成果实施后将对民族团结的整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焦玉琴  
文化因素对语言习得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导入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加强沟通、交融和团结的民族教育事业中,文化导入更具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应当积极克服汉语听说教学中的各种消极因素,坚持文化导入的原则,使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成功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为民族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崔莲  
中国朝鲜语是跨境民族语言,具有双重性。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和"H5阿尔泰语系"中分别设有"H219朝鲜语"和"H55朝鲜语"类目。由于《中图法》(第五版)对这两个类目含义的划分不准确,造成部分朝鲜语相关著作分类标引出现混乱现象。本文以国图数据库数据为例,指出5个存在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崔明明  
少数民族语言期刊及外文小语种期刊编目是ISSN中国国家中心编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存在编目工具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为此,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民语及小语种期刊罗马化标准,其标准及规定应与ISSN国际中心保持统一,可通过外请民语专家与编目工作人员互相配合编目等方法实现,同时还应注意关联数据的维护及ISO标准获得等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卫亚  王军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面临严峻挑战。功能主义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及符号互动理论等三大社会学理论对于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之政策调整具有重要启示。应当正确认识少数民族语言存在的合理性与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必要性,及时科学地调整其传承政策,促使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与普通话推广实现"两全其美,和谐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郝兴跃  尹枝萍  
了解少数民族语言生活是完善新时期民族语言政策、开展科学合理语言规划的前提。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状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不同院校、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围绕少数民族语言生活开展了广泛研究,有人做田野调查、有人做访谈问卷、有人做思辨研究等。为了较好地了解学界动态,本文利用CNKI调查了自2006年以来十年间发表在CSSCI为主要来源期刊上的117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的研究论文,从这些论文的研究区域、研究对象、研究者背景、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究,揭示了十年来学界在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