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9)
2023(5579)
2022(4472)
2021(4660)
2020(3676)
2019(8451)
2018(8401)
2017(13702)
2016(9186)
2015(10470)
2014(10806)
2013(9447)
2012(8753)
2011(8349)
2010(8618)
2009(7513)
2008(7509)
2007(7042)
2006(6257)
2005(5929)
作者
(23191)
(19229)
(19176)
(18579)
(12310)
(9519)
(8920)
(7574)
(7341)
(7315)
(6617)
(6524)
(6423)
(6215)
(6101)
(6099)
(5985)
(5737)
(5621)
(5529)
(5200)
(4925)
(4620)
(4563)
(4548)
(4540)
(4319)
(4275)
(3963)
(3952)
学科
教育(22847)
(21205)
经济(21176)
管理(17507)
(15483)
中国(14577)
(12812)
企业(12812)
理论(10943)
(9516)
方法(9191)
教学(9101)
数学(7345)
数学方法(7129)
(6905)
(5641)
技术(5381)
思想(5377)
(5200)
政治(5157)
研究(4966)
(4874)
学校(4865)
思想政治(4783)
政治教育(4783)
治教(4783)
德育(4742)
业经(4589)
学法(4544)
教学法(4544)
机构
大学(128234)
学院(116987)
研究(44918)
教育(34792)
(34418)
经济(33277)
管理(32052)
(30729)
师范(30584)
(28909)
理学(27160)
科学(27132)
理学院(26572)
管理学(25631)
管理学院(25355)
师范大学(25235)
中国(24704)
(22663)
研究所(20639)
(20065)
北京(19443)
(19409)
中心(18109)
技术(16971)
(16484)
(16150)
(15805)
职业(15464)
财经(15445)
业大(14897)
基金
项目(71377)
研究(60829)
科学(57225)
基金(46962)
(40144)
国家(39583)
教育(39332)
社会(34990)
社会科(32668)
社会科学(32656)
科学基金(32357)
(29359)
(27769)
成果(27754)
编号(27326)
课题(24047)
基金项目(23322)
(20699)
资助(19069)
(18924)
自然(18716)
自然科(18302)
自然科学(18296)
重点(18218)
(18211)
自然科学基金(17984)
规划(17826)
项目编号(16778)
大学(16775)
教育部(16520)
期刊
教育(62301)
研究(51614)
(39036)
经济(39036)
中国(37012)
学报(21548)
大学(18408)
科学(16719)
(16270)
(14693)
学学(14187)
职业(13919)
技术(13231)
管理(11503)
农业(10030)
财经(9641)
高等(8916)
技术教育(8481)
职业技术(8481)
职业技术教育(8481)
(8402)
图书(8164)
(7956)
金融(7956)
高等教育(7752)
(7627)
论坛(7627)
成人(6878)
成人教育(6878)
(6711)
共检索到194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凤杰  司红十  张旭东  
文章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特征出发,结合他们所处的环境因素、高校的教学和日常生活管理等因素,分析了要根据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介体、客体以及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卫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除了要解决人生观、价值观等上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只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性,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完成好民族地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任务。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玉宝  姜丹  
高等院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理;在构建和谐校园、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地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表现出语言沟通困难、民族意识突显和适应能力不强的特征。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健全服务和管理体系,创新内地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荣珍  
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庆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的基本内涵。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孝"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助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生教育以及就业指导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采用编著适合大学生"孝"德教育特色的读本、利用网络以及加强教师"孝"德等多渠道加强"孝"德教育的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  李丹凤  
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的目的,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想道德教育。文章对大学生党员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进行浅析,以引起人们注重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更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房咏梅  
为充分解决当前女大学生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家庭和学校需要共同加强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应开展切合实际、贴近女大学生生活的三观教育,学校管理要符合女大学生身心特点,重视开展女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对于家庭而言,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女大学生,并要与学校保持良好沟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普丽春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并在政治思想方面呈现多元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意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放矢地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伟  
高校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和而不同"为基本价值取向多元文化教育与现代公民教育,将帮助其形成科学的民族文化观,实现自觉的国家认同,以追求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宏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晓东  
高校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目标的高层次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充分认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深入思考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建莺  谭刚  赵爽  
内地高校招收和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参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管理教师队伍、内地高校及相关部门、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配齐配强管理队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阿荣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文化取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民族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构建具有一定文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兵有  范益民  伍家旺  
当前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态势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境外意识形态强势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以及大学生自律理性偏弱等,导致了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功利性特征明显、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明显脱节等问题的出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加大高校德育的实践力度、培养一支立场坚定愿意扎根边疆的教师队伍以及强化公民教育,塑造责任公民,是现实的客观要求和有效的解决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余明友  
本文对贵州省7所高校的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并进行民族差异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政治态度、诚信意识等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是一致的;但在人际信任、学习态度、心理压力等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有着显著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娜  周春国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公共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大学生走出学校后在社会中相互合作、和谐共处至关重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形成了价值观念、思想心态、思维方式、行为选择的特殊性。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用简单的、注入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接受思想上、意识形态上的改变与养成已经很困难,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审视和面对。而当代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