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93)
2023(10712)
2022(8905)
2021(8176)
2020(6531)
2019(14763)
2018(14740)
2017(27252)
2016(15612)
2015(17373)
2014(17904)
2013(16977)
2012(16242)
2011(15146)
2010(15601)
2009(14108)
2008(13993)
2007(13040)
2006(11676)
2005(10951)
作者
(46727)
(38907)
(38429)
(36580)
(24799)
(18833)
(17525)
(15076)
(14828)
(14262)
(13352)
(13141)
(12898)
(12638)
(12420)
(11802)
(11506)
(11462)
(11429)
(11050)
(10184)
(9833)
(9398)
(9100)
(8861)
(8814)
(8792)
(8496)
(8010)
(7959)
学科
(65056)
经济(64980)
管理(38810)
(36959)
(28415)
企业(28415)
中国(22595)
地方(20312)
(18846)
方法(18577)
业经(15578)
(15323)
数学(14905)
(14866)
数学方法(14626)
(13554)
金融(13546)
(13484)
(13477)
银行(13459)
(13145)
农业(12773)
理论(12670)
教育(12336)
(11698)
地方经济(11268)
(11083)
技术(10804)
(10425)
贸易(10411)
机构
学院(221994)
大学(219936)
(84520)
研究(84323)
经济(82343)
管理(73929)
中国(62233)
理学(61436)
理学院(60515)
管理学(59115)
管理学院(58702)
科学(52563)
(49115)
(44703)
(41946)
(41579)
研究所(40249)
中心(37384)
(37071)
(35587)
师范(35192)
农业(32580)
业大(32489)
北京(31825)
财经(31433)
(30431)
(30191)
(28256)
技术(27937)
师范大学(27894)
基金
项目(138317)
科学(107635)
研究(104997)
基金(94940)
(83340)
国家(82504)
科学基金(68662)
社会(63578)
社会科(59954)
社会科学(59941)
(57417)
教育(50550)
基金项目(48852)
(48458)
编号(44137)
自然(42541)
自然科(41544)
自然科学(41531)
自然科学基金(40744)
资助(38957)
成果(38772)
(35338)
课题(34089)
重点(32311)
(29826)
(28895)
(28386)
发展(28116)
(27989)
(27649)
期刊
(107943)
经济(107943)
研究(73443)
中国(59029)
教育(43275)
(40763)
学报(38551)
科学(33461)
(32078)
管理(29735)
大学(28850)
农业(27444)
学学(26644)
(24816)
金融(24816)
技术(20667)
业经(18931)
财经(16803)
经济研究(16649)
(14592)
(14135)
问题(13951)
职业(12222)
图书(12073)
(11819)
论坛(11819)
(11338)
(10755)
科技(10611)
世界(10198)
共检索到364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俊  
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对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要求、特征研究多,对其理论基础作系统、深入研究的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实质关系、要素、功能及教学基础环节缺乏明晰的认识;②对各国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国内外教育教学条件差异以及实施条件研究不足,③对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蕴含的现代教学理论特质研究不够,不能深入揭示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子和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传统教育往往过分强调教师主体和对教学的权威控制,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研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成明  
人的发展主体性是个体在自主、自觉、创新等主体意识的带领下,促使自身实现精神完满与自由幸福的特性。个体在通过职业路径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主体性的被遮蔽致使"职业囚徒"现象的产生,而人本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的内在发展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破解此种困境的可能。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价值的极大强调,使得职业教育的价值诉求也亟需在人本主义发展理念的回归、"软技能"与"硬技能"兼具的完满职业人的人才培养定位、设计覆盖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以及构建确保学生可持续发展进路获得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等方面更加强调,从而促使受教育者的发展主体性得以彰显、职业与生活理想能够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丽丽  
文章对学生主体性小组教学法目前在高职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这种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实施的主要解决思路,构建了"一摸底、一组建、一建设、一考核、一反馈"的五个一闭环实施的措施设计,让教师在每一次实施教学前获得较为充分的学情分析,注重讨论小组建设,形成个人与小组、形成性与终结性混合立体的考核结构,构建评价反馈机制,让基于学生主体性的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得到更加深入广泛的推广应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  
本文介绍了在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进行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原则和改革措施,以及小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在课堂教学和教师培训中都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探讨了在教师培训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在条件,包括:(1)小组学习中参与者的心理感受,如安全感、信任感、相互依赖感;(2)小组的思维特性,如群体内聚力、群体思维;(3)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特别是他们的基本社交技能。作者通过这些探讨旨在指出小组学习对教师和培训者来说都是不易掌握的。而要有效地实现小组学习就必需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培育良好的环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伍叶琴  李森  戴宏才  
从发展是生物个体自身目的的观点来看,教师发展应是教师自身生存的目的与基本方式,也是教师自为、自觉的历程。基于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消解了教师的文化身份和对教师人生的终极关怀,遮蔽了教师发展的内在价值,使教师发展从原本的主体性异化为客体性。以推进教师生命历程的完美和持续上升为主旨的教师蝶化发展,以幸福哲学为文化基础,以生命发展价值取向为基点,旨在超越工具理性主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向教师身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完善发展,促使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回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亚敏  
教师发展的本质在于教师的主体性发展,这种主体性发展模式具有自给与他给相结合、自主性与作为性相统一以及学习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在教师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师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就必须从培养教师自身发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的自主性发展动力以及建立健全能够促进教师发展主体性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教师主体性发展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  严胜波  李玲  
传统农民主体性发展到现代主体性经历了近代起点以前的阶段、以传统为主但却有了发展可能的阶段、以传统为主而转向现实性阶段、现代主体性为主但仍受传统影响阶段以及现代主体性完全确立五个阶段。至此,开拓、创新和以未来为导向的全新农民开始诞生,依附、内倾和怀旧的传统农民终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而教师发展,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教师作为客体的发展,更是其作为人的一种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的主体性的发展过程。当前教师的主体性发展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不同,成人教育教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主体性构建的策略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雯  周宏仓  张慧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厌学或逃课令管理者十分头疼,但管理者往往只注重从学习的外部环境、教学手段等方面应对,而忽略了学习动力不足这一个主体性问题。厘清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主体性影响因素,是有效解决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笑玲  
小组合作学习包含了小组的共同目标、组员间的合作能力、组员的学习义务感和小组的自我评价等,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分布式认知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者、学习小组、教辅人员、学习资料以及小组内部成员间,可以轻松地建立一种映射关系。本文就分布式认知视角下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和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王天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婷  
在现代课程评价理论中,学生是课程的主要消费者和共同建构者,是评价的重要主体。但在我国目前的高职课程评价中,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仍存在着许多实际的困难。从学生参加课程评价实践的现状、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学生参与课程评价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建议等三方面探讨了高职课程评价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