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9)
2023(1894)
2022(1579)
2021(1343)
2020(1218)
2019(2670)
2018(2873)
2017(5599)
2016(2989)
2015(3393)
2014(3409)
2013(3261)
2012(2719)
2011(2533)
2010(2655)
2009(2608)
2008(2625)
2007(2575)
2006(2354)
2005(2242)
作者
(8197)
(6988)
(6664)
(6491)
(4473)
(3294)
(3067)
(2743)
(2545)
(2543)
(2436)
(2354)
(2328)
(2293)
(2221)
(2207)
(2026)
(1976)
(1965)
(1816)
(1797)
(1634)
(1623)
(1617)
(1611)
(1548)
(1547)
(1425)
(1394)
(1343)
学科
(13241)
经济(13226)
管理(8736)
(8367)
(7023)
企业(7023)
中国(5506)
方法(4218)
(3730)
地方(3487)
业经(3464)
发展(3383)
(3361)
(3300)
(3198)
理论(3156)
数学(3021)
数学方法(2990)
(2903)
(2821)
教育(2664)
(2613)
形成(2177)
城镇(2176)
农业(2171)
城市(2168)
(2046)
技术(2033)
(1931)
贸易(1930)
机构
大学(47451)
学院(46278)
(19729)
经济(19331)
管理(15804)
研究(15020)
理学(13086)
理学院(12923)
管理学(12753)
管理学院(12654)
中国(10799)
(9814)
(9795)
科学(8439)
(8104)
(8081)
师范(8052)
财经(7737)
(7438)
(6867)
经济学(6811)
研究所(6530)
师范大学(6416)
(6347)
北京(6049)
中心(5968)
经济学院(5961)
财经大学(5483)
(5187)
(5125)
基金
项目(26380)
科学(21245)
研究(21232)
基金(19298)
(16100)
国家(15957)
社会(14873)
社会科(14075)
社会科学(14071)
科学基金(13899)
(10551)
教育(9896)
基金项目(9818)
(8592)
编号(8378)
成果(7595)
自然(7379)
资助(7368)
自然科(7228)
自然科学(7227)
自然科学基金(7096)
国家社会(6315)
(6309)
课题(6284)
(6063)
(6026)
重点(5999)
(5526)
人文(5507)
教育部(5462)
期刊
(25721)
经济(25721)
研究(17937)
中国(9761)
(8430)
教育(7649)
管理(6820)
学报(6800)
科学(6146)
大学(5517)
(5389)
财经(5294)
学学(4954)
(4643)
技术(4033)
问题(3859)
业经(3765)
经济研究(3670)
(3605)
金融(3605)
图书(3246)
农业(3193)
(2719)
书馆(2714)
图书馆(2714)
技术经济(2610)
现代(2556)
(2405)
论坛(2405)
(2364)
共检索到75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亚平  汪进  
系统论述了小城镇特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内涵,分析了特色的形成机制及消失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应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客体塑造是特色形成的基础,内容包括小城镇特色的保护与创新;主体塑造是特色形成的保障,内容包括小城镇特色的教育与传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陈纪平  
重庆最具活力的40个小城镇集中代表了西部直辖市小城镇的成长历程。5个突出特征刻画了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特色路径和模式:(1)经济、社会、生态并重的综合性目标,(2)主导产业明确、集聚经济明显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3)突出以人为本的多元功能体系,(4)市场、社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推动力量,(5)集自身开放、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于一体内陆开放方式。重庆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在政府以适当方式和力度推动下,经济后发地区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而且可以绕过经济增长与环境、城镇功能、产业布局特性之间的"破坏性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映芳  汤建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孙林桥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如何实施这一大战略,涉及到一系列问题,笔者就有关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一些研讨。一、关于镇概念几种不同的看法自从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被提到议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费孝通  
一、小城镇的由来 小城镇在当前中国的语言里已成了一个通用的名词,它指正在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社区。在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社区里,最基本的生活单位是由农民以亲属关系组成的农户。若干农户聚居在一地构成一个村落。各地村落的大小不同,少至几户,多至几百户。这些由客观条件形成聚居的村落,称作自然村。为了行政上的便利,常把若干较小的自然村合在一个行政系统里称作行政村(在公社时期一个行政村相当于一个生产大队)。若干行政村组成一个称作乡的行政单位(在公社时期乡相当于一个公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瑞萍  
小城镇是陕西省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小城镇对提高陕西省城市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发展小城镇必须首先明确小城镇的建设方向,小城镇的建设方向取决于对小城镇的准确定位,只有在对陕西省小城镇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才能明确陕西省小城镇的建设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延龄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基本都解决了。一些长期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如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规模效益低、外向度低、科技含量低等,大多与生产力布局有关。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配置生产力资源,从当前来看,要靠加快小城镇建设来解决。小城镇是区域性的工业基地,通过大力发展各类工业小区,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区内集中,充分发挥小城镇信息流、物资流、人才流、资金流的作用,综合运用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节约生产成本,推动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小城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武前波  徐伟  
特色小镇概念产生于浙江经济实践,并推动了全国小城镇向特色小城镇的转型。基于新时期都市社会发展现实,剖析了传统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时代语境差异,以及相互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从中发现,小城镇是传统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重要行政与经济职能,属于乡村地域社会的专业化经济节点或公共服务中心。特色小镇则打破了传统等级化的城镇体系逻辑,成为都市社会语境中专业化集聚经济的重要功能节点,既可依赖于传统集群经济的重要基础,也可脱胎于相对繁荣的创意文化和创新创业新经济,或者产生于大都市外围蓬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祚  刘晓歌  
特色小镇发展战略被认为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之一,而能否科学地因镇施策关系到特色小镇的兴衰成败。为深刻理解特色小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功能定位,从我国小城镇发展的顶层设计入手,综合中央—地方与区域视角构建“时间—空间—功能—类别”的多维度政策分析框架,以文本挖掘和政策建模一致性指数模型工具客观地评价中国特色小镇政策文本一致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随着特色小镇的深入建设,特色小镇政策的一致性水平取得较大提高,且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特色小镇政策文本内容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此外,未来应从政策性质、政策保障、政策对象和激励措施等影响特色小镇政策一致性水平的关键因素入手,更加精细化、差异化地优化特色小镇政策制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才发  董占军  
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的规定打造建设;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把传统历史文化保护同小城镇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促使小城镇建筑物体现"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满足居民物质的和精神的发展需求。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法治举措应包括:依据"城镇建设规划"设计施工;遵循"保护文化资源"的基本原则;体现"教育资源均等化"的扶贫政策;严守"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志章  孙晗霖  
建设新型特色小城镇是西南地区有效利用多种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西南地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更是西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西南地区小城镇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全盘谋划顶层设计,合理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培育壮大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特色小城镇,创新小城镇治理模式,增强小城镇发展环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永  
新疆财政厅坚持"三管齐下",着力支持南疆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是履行职责,主动加强对接。财政厅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专项贷款工作牵头职责,主动与国开行新疆分行、农发行新疆分行对接,加强与职责部门单位沟通协商,创造性构建了"省级统贷、整体授信、分批核准、统借统还"的运作模式,确定了"严格投向、控制总量、封闭运行、专项管理、联合监督"的工作原则。二是梳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及银行发放贷款的规定,梳理了融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启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