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3)
2023(3830)
2022(3316)
2021(3060)
2020(2883)
2019(6628)
2018(6519)
2017(13509)
2016(7254)
2015(8003)
2014(7932)
2013(7941)
2012(7323)
2011(6340)
2010(6818)
2009(6831)
2008(7362)
2007(6987)
2006(6215)
2005(5920)
作者
(19798)
(16247)
(16204)
(15482)
(10709)
(7821)
(7576)
(6209)
(6058)
(6000)
(5607)
(5482)
(5381)
(5188)
(5143)
(5137)
(4866)
(4759)
(4731)
(4426)
(4197)
(3863)
(3844)
(3814)
(3811)
(3704)
(3617)
(3349)
(3168)
(3166)
学科
(34066)
(30804)
企业(30804)
管理(30706)
(29617)
经济(29572)
(18648)
方法(16268)
(15772)
财务(15763)
财务管理(15727)
企业财务(15319)
数学(14070)
数学方法(13999)
(12289)
(11043)
银行(11043)
(10960)
保险(10869)
(10322)
(9725)
金融(9724)
中国(8366)
(7973)
体制(7441)
业经(6093)
理论(5510)
公司(5361)
制度(5050)
(5050)
机构
大学(109116)
学院(105969)
(45820)
经济(44888)
管理(43469)
理学(35705)
理学院(35445)
管理学(35070)
管理学院(34866)
(31318)
中国(30672)
研究(28979)
财经(23896)
(21726)
(21645)
财经大学(18057)
(16086)
(14791)
金融(14476)
经济学(14318)
中心(14288)
北京(14252)
(14162)
商学(13880)
商学院(13804)
科学(13617)
(13351)
经济学院(12893)
(12284)
公司(12272)
基金
项目(57538)
科学(46051)
基金(44592)
研究(43154)
(36854)
国家(36517)
科学基金(32884)
社会(28952)
社会科(27513)
社会科学(27504)
基金项目(23313)
自然(21372)
自然科(20836)
自然科学(20832)
自然科学基金(20523)
教育(20008)
(19683)
资助(19539)
(17010)
编号(16820)
成果(15159)
(14446)
教育部(13305)
(13209)
人文(13037)
重点(12417)
国家社会(11922)
(11862)
项目编号(11735)
大学(11565)
期刊
(51303)
经济(51303)
研究(38319)
(30200)
(22610)
金融(22610)
中国(18490)
管理(17257)
财经(13904)
学报(12996)
(11570)
科学(11562)
大学(10836)
学学(10347)
财会(10086)
会计(8551)
经济研究(7774)
(7409)
国际(7023)
技术(7005)
(6740)
通讯(6692)
会通(6677)
问题(6643)
理论(6304)
教育(6294)
业经(5611)
实践(5603)
(5603)
技术经济(5396)
共检索到172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汇龙  许闲  覃展辉  
按照国际惯例,寿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是偿付能力监管,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的重点则是确定资产投资风险的风险值。构建对资产投资风险运用参数进行测算的模型,以确定偿付能力额度中资产投资风险的大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志军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志军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雷鸣  苗吉宁  叶五一  
本文以寿险公司为样本,采用我国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33家寿险公司2006~2013年的年度数据,将寿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运用联立的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监管压力与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程度,以此来研究偿付能力监管的效力。实证结果显示,监管压力对寿险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存在门限效应,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监管压力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低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够显著,即不会使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显著降低自身的风险。这意味着偿付能力监管效力较低,不足以对偿付能力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初立苹  倪红霞  朱文革  李向阳  
本文以2010年~2019年我国74家寿险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对监管宽容予以界定,继而探究监管宽容对寿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寿险公司确实被给予了监管宽容,同时logit模型和补对数-对数模型均证实监管宽容不是稀有事件,也不存在稀有事件偏差,而且边际效应测度表明,偿二代后被给予监管宽容的概率增加了11.3%~12.8%;监管越宽容,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承保风险就越大,而投资风险则越小,特别是对于处于监管边界的寿险公司;相对广度,监管宽容深度主要是通过非效率投资这一路径对寿险公司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应对纯保障属性低、业务集中度高、举债比例高、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低等画像特征的寿险公司给予监管宽容,实施差异化监管的同时集中精力守住包括寿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滔  
提高和改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精算基础薄弱 ,监管力量不够 ,监管技术落后等问题。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和方法是 :提高法定偿付能力标准的科学性 ,增加资本充足要求 ;加快精算制度建设和中国精算师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和科学详细的报表体系 ;建立并完善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 ;尽快实现保险监管数据的电子化 ;重视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加强对外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加强保险保证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制度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武军  李政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有的监管体系"偿一代"已无法适应当前以及未来寿险业风险管理的要求。2016年,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偿二代"正式实施,给我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为此,本文从负债端、资产端和公司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偿二代"对寿险公司风险管理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研究发现:在"偿二代"下寿险公司在负债端的风险管理重点应在于着力优化并调整产品结构,使得长期期缴业务成为核心;在资产端的风险管理重点应在于提升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比例;在公司的风险管理上应逐步加强完善风险管理框架,不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荣军  
英国作为世界保险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保险监管历史和丰富的保险监管经验。随着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英国于2000年通过了《金融服务及市场法案》,根据新法案成立的金融服务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FAS)对金融业实施统一的监管,监管方法主要着眼于对消费者公平,改善行业经营状况和灵活性主动性3个方面,并在实践中日益完善。分析研究 FAS 对寿险业风险监管,对我国寿险业监管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岩  白坤  
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其形式是解除行政性管制,但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解除管制本身,而是在于能否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和有效规范定价行为的监管机制车险是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单险种市场占比最高的非寿险产品,其费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非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解百臣  吴育华  
通过构建监管机构、寿险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参与的博弈模型,求解均衡状态下寿险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违规操作,保监会进行监督检查的均衡概率,提出了未来寿险投资监管思路调整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高林   李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勇  李秀芳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对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目前,中国保监会借鉴国外偿付能力监管经验,逐步运用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来加强对寿险企业的监管。但深入了解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之间的有效性差异,才是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取舍的关键。本文从有效性的定义入手,深入阐述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评价标准。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相关结论,最后,本文指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指出了在中国开展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力  
当前,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强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险监管机构应当在总结国内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有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在保险监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相关法制建设,强化管理层责任,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实施分类监管,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与交流,深入推进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实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佟保英  
分类监管是适应寿险市场变化的内在要求,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保险监管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目前对寿险分支机构推行分类监管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非现场监管的推进为分类监管奠定了制度基础,统计和信息化建设为分类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寿险分支机构进行分类监管,应以《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和《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为依据,通过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信访投诉等监管信息,科学分析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将寿险分支机构划分不同风险类别,并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的监管,从而达到对监管对象扶优限劣、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维功  葛翎  
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单位 ,特别是寿险公司承担着对广大客户长达几十年的给付责任 ,如何做到稳健经营和加强风险管理 ,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和保险监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寿险公司风险存在的主要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寿险公司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保险机构体系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健全自律内控机制 ,转变经营思想 ,强化保险质量管理意识 ,实现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 ,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促进寿险业务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