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4)
- 2023(4328)
- 2022(3519)
- 2021(3457)
- 2020(2890)
- 2019(6283)
- 2018(6332)
- 2017(11371)
- 2016(6455)
- 2015(7375)
- 2014(7526)
- 2013(7271)
- 2012(7114)
- 2011(6538)
- 2010(6956)
- 2009(6795)
- 2008(7103)
- 2007(7123)
- 2006(6626)
- 2005(5737)
- 学科
- 济(25982)
- 经济(25955)
- 管理(19116)
- 业(14515)
- 企(12574)
- 企业(12574)
- 方法(9044)
- 中国(8236)
- 理论(7962)
- 农(7955)
- 学(7670)
- 业经(7313)
- 地方(6784)
- 教育(5733)
- 财(5628)
- 制(5466)
- 农业(5429)
- 数学(5321)
- 数学方法(5153)
- 和(4896)
- 策(4307)
- 发(4029)
- 银(3947)
- 银行(3939)
- 融(3902)
- 金融(3901)
- 环境(3892)
- 教学(3802)
- 行(3795)
- 体(3770)
- 机构
- 大学(101326)
- 学院(101267)
- 研究(34527)
- 管理(33227)
- 济(31273)
- 经济(30230)
- 中国(26821)
- 理学(26776)
- 理学院(26320)
- 管理学(25513)
- 管理学院(25309)
- 科学(23553)
- 京(23288)
- 范(19013)
- 师范(18842)
- 所(18119)
- 江(18101)
- 财(17893)
- 农(16142)
- 研究所(16053)
- 中心(15835)
- 北京(15161)
- 师范大学(15088)
- 州(15069)
- 业大(13421)
- 财经(13202)
- 省(12518)
- 农业(12385)
- 技术(12295)
- 院(12178)
- 基金
- 项目(57436)
- 科学(43960)
- 研究(43171)
- 基金(38924)
- 家(33902)
- 国家(33515)
- 科学基金(27952)
- 社会(25785)
- 社会科(24052)
- 社会科学(24042)
- 省(23863)
- 教育(20923)
- 基金项目(20746)
- 划(19459)
- 编号(18237)
- 自然(17789)
- 自然科(17318)
- 自然科学(17314)
- 自然科学基金(16992)
- 资助(16676)
- 成果(16410)
- 课题(14098)
- 重点(13061)
- 发(12842)
- 年(11850)
- 部(11792)
- 创(10864)
- 项目编号(10847)
- 大学(10771)
- 规划(10646)
共检索到169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萌 何春萍
旅游地形象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的塑造与建设越来越引起旅游地政府、旅游景区(点)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旅游地形象建设包括形象塑造和形象传播两方面的内容。导游在这两项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建设 导游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新 齐亚萍
旅游地形象是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旅游地形象定位是旅游营销工作开始之前就要完成的重要工作。正确地定位旅游地形象不仅要考虑旅游地自身的资源条件和产品特色 ,还要考虑市场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一个旅游地的形象一旦确立 ,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维护、扶持和提高。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形象定位 形象营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凌善金
本文论述了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应具备的特性,指出了现有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旅游地形象体系的结构特征和认知规律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横向定位法、纵向定位法、独立定位法、抢先定位法等4种新的定位方法,并通过整合确定了旅游地形象定位方法体系。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形象定位 定位方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朝武 黄远水
游客和社区居民对旅游地的认知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社会基础 ,因此需要有一个建立在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参与机制 ,以保证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而传统的旅游地形象策划模式显然缺乏这一机制。本文以此为基础 ,探讨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系统组织程序 ,并据此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参与型组织模式。
关键词:
旅游地 形象策划 社会参与 组织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德艳 缪家祥
本文以非旅游书目中的《文化苦旅》为例,分析了书中所涉及的旅游地信息,指出《文 化苦旅》树立了人文山水类的旅游地形象,并提出了如何运用非旅游书目来树立旅游地形象的建议。
关键词:
非旅游书目 文化苦旅 旅游地形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步忠 子涛 曾咏梅
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对云南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认为有关云南大理的文艺作品本身就是旅游地形象文化厚度的长期积淀,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旅游地形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媒,文艺作品传播在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作品传播增进了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大理旅游地形象塑造应重视旅游地遗产保护和文化增益的特质。
关键词:
文艺作品传播 旅游地形象塑造 文化增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安
旅游地形象问题研究受到旅游理论界和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本文吸取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从旅游地形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入手 ,集中探讨了旅游地形象发生发展中的几个“效应”问题
关键词:
旅游地形象 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群华 许欣 朱睿
近年来,我国旅游节庆发展迅猛,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成功的旅游节庆只是少数,很多地方盲目办节,给当地经济带来很大负担。文章立足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角度,探讨旅游节庆对旅游城市目的地形象建设的推动作用。另外,就我国目前举办旅游节庆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求为我国当前并不成熟的旅游节庆找到一点思路。
关键词:
旅游节庆 目的地形象 形象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勇 李娜
本文以陕西咸阳袁家村为研究对象,根据Alexa世界旅游媒体排名选取携程旅行、马蜂窝及途牛旅游上343篇网络游记作为资料文本。采用ROST CM6文本挖掘和SPSS统计分析,研究了TGC(旅游者产生内容)中高频特征词的频率、语义网络关系和长尾分布特征;结合扎根理论重点对游客负面情感类游记进行了编码,探究了袁家村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综合对TGC挖掘与分析,总结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点。结果发现,袁家村高频特征词呈长尾分布;其感知形象以积极感知为主,中性感知和消极感知占比并不少;袁家村关中体验地有着"核心-边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洁 吕镇
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黎洁,吕镇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及引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意义(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特点旅游目的地形象(Destinationlmage)指人们对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印象、信念、观点的综合。人们对任何已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伟 冯维波 康刚
本文引入TI(S旅游形象系统)这一现代旅游形象设计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从理念基础(MI)、行为准则(BI)、视觉形象(VI)、听觉形象(HI)和风情识别(FI)五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形象设计与塑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形象设计 TIS 问题 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晓洁 李玲
在国家“一带一路”等的实施下,喀什旅游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援引旅游想象理论、建构主义思想,首先,运用在大数据环境下获取的大量旅游网络评论文本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对游客感知到的喀什形象进行解构;其次,在建构主义指引下,以游客角度为切入点,演绎喀什形象建构过程;最后,构建旅游地形象模型即“认知—情感—意动”模型,分析旅游地形象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路径;本文深入剖析游客想象、形象建构过程以及旅游地形象,旨在为喀什旅游形象的宣传与再构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
喀什印象 旅游地形象 游客想象 建构主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孔山
在旅游市场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将取代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理论,为旅游地市场营销提供新的理念和途径。旅游地形象营销将取代单纯的产品营销,构建由形象塑造、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从而协调、整合旅游地各营销要素,形成统一的旅游营销诉求点,培育统一的旅游地品牌形象,获取最佳、最有效的营销传播影响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媛 冯学钢 孙晓东
旅游地形象是动态变化的,时间是旅游地形象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维度。现有旅游地形象研究主要从游客感知角度来解构旅游地形象属性,并对游客不同游览阶段、大事件前后的旅游地形象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少有文献对旅游地形象的季节波动、生命周期变化等时间演变问题进行探究,且相关研究多忽视了供给方层面的旅游地形象。研究认为,旅游地形象涉及旅游者和供给方两个层面,并分别包含感知形象和发射形象。研究对国内外旅游地形象时间演变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包括旅游地形象随游览阶段的演变、事件前后的旅游地形象变化、旅游地形象的生命周期演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越
近年来在影视作品引发下,韩国大众文化产品在日本广泛流行,形成“韩流”现象,并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往韩国旅游。现代大众旅游业中,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是引发游客产生出游欲望的重要因素,而影视表象则促进了游客对于目的地集合性关注的形成。表象的特征是替代性与再现性,亦即具有非实在性特征。韩剧虚构的表象世界在与旅游地形象的重叠、交织下得以有形化,从而获得自身的空间性特征。影视旅游中游客通过亲身参与所产生的情感移入,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影视作品所描绘的理想世界的融入。
关键词:
韩流 影视表象 影视旅游 旅游地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