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7)
- 2023(2630)
- 2022(2297)
- 2021(2231)
- 2020(1966)
- 2019(4400)
- 2018(4335)
- 2017(9066)
- 2016(4950)
- 2015(5756)
- 2014(5513)
- 2013(5612)
- 2012(5343)
- 2011(4728)
- 2010(4952)
- 2009(4964)
- 2008(5183)
- 2007(4996)
- 2006(4554)
- 2005(4335)
- 学科
- 管理(24087)
- 业(23679)
- 企(23489)
- 企业(23489)
- 济(18886)
- 经济(18848)
- 财(14054)
- 务(12266)
- 财务(12258)
- 财务管理(12238)
- 企业财务(11920)
- 方法(9498)
- 数学(7605)
- 数学方法(7565)
- 制(6649)
- 法(6057)
- 公司(5420)
- 体(5075)
- 体制(4624)
- 业经(4526)
- 学(4476)
- 理论(4060)
- 融(3808)
- 金融(3807)
- 中国(3761)
- 券(3424)
- 银(3407)
- 银行(3405)
- 划(3346)
- 策(3343)
- 机构
- 大学(79283)
- 学院(77081)
- 济(29083)
- 管理(28834)
- 经济(28474)
- 理学(23897)
- 理学院(23660)
- 管理学(23461)
- 管理学院(23296)
- 研究(21482)
- 财(20131)
- 中国(19774)
- 京(16070)
- 财经(15432)
- 经(13911)
- 江(11592)
- 财经大学(11484)
- 科学(11315)
- 所(11165)
- 北京(10606)
- 中心(9743)
- 州(9721)
- 范(9617)
- 师范(9567)
- 商学(9316)
- 商学院(9274)
- 研究所(9272)
- 经济学(8755)
- 系(7797)
- 会计(7766)
- 基金
- 项目(40706)
- 科学(31933)
- 研究(31015)
- 基金(30598)
- 家(25426)
- 国家(25176)
- 科学基金(22096)
- 社会(20341)
- 社会科(19291)
- 社会科学(19286)
- 基金项目(15998)
- 省(14313)
- 教育(14293)
- 自然(14002)
- 自然科(13532)
- 自然科学(13526)
- 自然科学基金(13335)
- 资助(13093)
- 编号(12519)
- 划(12292)
- 成果(12107)
- 部(9970)
- 性(9510)
- 教育部(9090)
- 人文(8957)
- 重点(8768)
- 制(8706)
- 项目编号(8536)
- 国家社会(8132)
- 大学(8081)
共检索到12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谦
关联公司最大的特征就是其内部存在着“控制”、“统一管理”关系。而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的“控制”和“统一管理”无疑增加了从属公司债权人的风险。因为在关联公司中,虽然各公司在法律上仍然保持着“独立人格”,但从属公司在经济上有可能丧失独立性,完全听命于控制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尹圣连 董金玲
由于一人公司存在着易滥用公司人格,进而危及债权人利益等问题,如何对债权人利益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是目前法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司的设立、营运及清算三个阶段,分别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进行了论述,以期找到遏制一人公司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方法,促进一人公司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一人公司 债权人 法律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薇 陈丽敏
关联交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等弊端,一些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滋生而来,对公司的股东以及公司外部债权人造成了利益上的损害。文章针对从属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关联交易 从属公司 债权人利益保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国权
2018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对股份回购制度作出修改,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却未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导致实体及程序性违法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修正这一问题,除实证法上已有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以外,我国应建立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赋予公司债权人回购异议权、对公司库藏股的申请冻结权及出售提存权等,以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则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世君
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拯救企业,减少因破产清算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重整程序开始后担保债权将遭受重大限制而无法正常行使,以此来维护企业的财产作为其复兴的物质基础。对此,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立法都对担保债权人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护,力图在保障重整制度发挥预期作用与保护担保债权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我国破产法也明确规定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却未能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关键词:
破产重整 担保债权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继晔
根据LLSV的法律起源理论,普通法国家由于对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更为完善,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水平比大陆民法国家更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持续的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法律体系也开始不断完善,证券法、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的相继颁布和修改,使得我国逐步加强了对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法律保护。虽然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还不十分完善,但对防范国际金融危机、促进金融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制度条件,也为经济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部分验证着法律起源理论。
关键词:
法律起源理论 投资者法律保护 债权人保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妍
债权人权利的顺利实现是维护社会信用的基础 ,由于债权本身的脆弱和转轨时期的混乱。使债权较易受到伤害。我国现行的有关债权保护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将债务人假想成一个完美的道德主义者的基础之上的 ,一旦债务人在道德上显得并不完美时 ,法律为债权人提供的保护框架就会坍塌。在法律上加强、完善对债权的保护 ,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债权 法律保护 有限责任制度 撤销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迎霜
现代公司法理论在公司治理中引入了债权人参与机制。公司债债权人作为一种证券投资者,数量众多,力量分散,决定了其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不同于一般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公司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有:公司债债权人会议是参与公司治理的主体,债券受托人董事、监事制度,公司债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
关键词:
公司债债权人 公司治理 派生诉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忠利
有限责任原则是现代公司最本质的属性特征之一,是各国公司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国公司立法的财产责任形式.由于有限责任原则的存在,公司债权人不能向公司股东的个人财产提出请求。因此,需要通过完善公司法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公司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公司债权人的方式。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所以,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以更有力地保护债权人.
关键词:
有限责任原则 债权人 法律保护 制度完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纲
公司不能清偿债务,同时存在股东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情况,债权人在何种情况下可要求股东直接承担责任,《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于第六部分就股东对债权人的直接责任问题加以规定。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的理论基础是揭开公司面纱即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滥用公司人格是导致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的法定事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王化成
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为控制性股东侵占外部人利益提供了动机和便利,这类公司存在更大的代理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机制是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通过拓展LLSV对债权人法律保护的评价体系,可以发现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正在逐步加强。以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状态衡量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高低,实证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公司有更低的银行负债增长率、更高的利息支付成本,说明随着债权人法律保护的加强,银行能够对控制性股东利用债务进行利益侵占的行为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总体偏低的银行长期负债率和高代理成本公司偏高的负债存量,也反映了我国债权人法律保护当前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仁海 李舒俊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明确了公司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公司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有两点特殊之处:一是代位权的客体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二是"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这一要件无需公司债权人单独举证证明。公司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应当优先适用。债权人对当事人股东的代位权也存在两点不足:公司债权人代位权条款与公司人格否认条款的冲突;"不入库"规则与破产清算程序的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应当从两方面着手予以应对:一方面,明确规定公司债权人可以根据自身举证情况就上述条款择一行使;另一方面,将"入库"规则引入公司法领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姝玲
最低资本制度产生的动因在于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最低资本额的取消有利投资兴业,但也伴生债权人保护要求的增强。我国《公司法》在取消最低资本额之后,鼓励投资目的已初见成效,目前应当扩大债权人对于公司资产变动信息知情的范围,并通过要求提供担保或者提前清偿债务等措施维护权益;应明确董事在特定情形下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应强制从事特定行业的公司投保责任保险以保障债权人权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鸥
上市公司董事是否应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还有争议。无论从公司的历史发展、公司内部运行机制、平衡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各国公司立法的实践以及我国公司立法的过程来看,我国都有进一步明确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必要。明确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连带责任,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董事 债权人 连带责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子龙 王历胜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应尽的基本义务,但股东出资瑕疵、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本文围绕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平衡问题考察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基于法定义务,出资瑕疵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关键词:
公司股东 出资瑕疵 公司债权人 补充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