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2)
2023(8819)
2022(7249)
2021(6694)
2020(5405)
2019(12045)
2018(11735)
2017(21667)
2016(11256)
2015(12748)
2014(12227)
2013(12383)
2012(12079)
2011(11438)
2010(11498)
2009(11118)
2008(10821)
2007(9879)
2006(9099)
2005(8508)
作者
(32755)
(27383)
(27355)
(26015)
(17582)
(12937)
(12194)
(10499)
(10456)
(9756)
(9584)
(8995)
(8993)
(8941)
(8628)
(8376)
(8078)
(7932)
(7749)
(7073)
(7042)
(6468)
(6402)
(6358)
(6250)
(6188)
(5829)
(5505)
(5359)
(5357)
学科
(75652)
经济(75596)
管理(35645)
(31182)
(25857)
企业(25857)
方法(24268)
数学(21167)
数学方法(21065)
中国(20777)
地方(17198)
业经(13678)
(13165)
技术(12935)
(12866)
贸易(12851)
地方经济(12785)
(12577)
(12490)
(11722)
(11496)
(10897)
金融(10896)
(10625)
银行(10620)
(10400)
环境(10178)
技术管理(9556)
(9091)
(8993)
机构
大学(181935)
学院(177955)
(95835)
经济(94520)
研究(69499)
管理(64391)
中国(54270)
理学(54216)
理学院(53572)
管理学(53015)
管理学院(52643)
(41475)
(38360)
科学(35799)
(34175)
财经(32952)
经济学(32950)
研究所(30628)
(30043)
经济学院(29395)
中心(29041)
(25569)
北京(25309)
财经大学(24327)
(24141)
(23693)
师范(23598)
科学院(21245)
(20962)
社会(20577)
基金
项目(107957)
科学(87584)
研究(82794)
基金(82059)
(70570)
国家(70046)
科学基金(60063)
社会(59263)
社会科(56484)
社会科学(56469)
基金项目(41634)
(38011)
教育(36511)
自然(33476)
资助(33195)
自然科(32759)
自然科学(32751)
(32401)
自然科学基金(32217)
编号(29634)
国家社会(26950)
(26087)
成果(25350)
(25212)
(24709)
中国(24683)
重点(24660)
创新(23596)
教育部(23384)
人文(22254)
期刊
(113067)
经济(113067)
研究(66428)
中国(37065)
(30932)
管理(28153)
科学(23740)
学报(22567)
经济研究(20204)
(19575)
财经(19438)
(18994)
金融(18994)
大学(18286)
(17122)
学学(16994)
教育(16966)
技术(15449)
问题(15087)
(14355)
业经(13760)
世界(13238)
农业(13193)
国际(12948)
技术经济(12044)
统计(9454)
经济问题(9225)
(8626)
经济管理(8299)
(8143)
共检索到289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高建昆  程恩富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认识、适应以及引领新常态。科学认识新常态,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实质及其形成原因。主动适应新常态,就是要在科学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以及相应的趋势性变化。积极引领新常态,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经济理论引领新常态。只有把握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我国经济才能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又克服潜在的风险与挑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华  
当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涵义有多方面的阐释;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认识;纠正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新常态认识的误区;构建有利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培林  
十三五期间如果中国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那么,中国经济年产出水平将接近世界第一,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因此可以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话题。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围绕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热烈。本期围绕这个话题,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需要推动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华民  
本文系统地思考了中国经济转型背后体现的工业化属性和经济学涵义,以及转型过程中政府经济政策的误区,并提出中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做出了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按照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经济财政发展大逻辑,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引领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齐芳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复杂多变的形势和严峻挑战,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连续两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调整在相对较低的幅度,既不刻意企求以往的高速增长,也力保经济增长下限不跌破7.5%。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形相比,这一经济增幅虽有所下降,但仍为中高发展速度。尽管如此,还是引发外界对中国经济走向的种种议论和猜测,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的说法不绝于耳。而实际上上,适应形势变化,着眼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科学性,主动主动调减经济增长预期,采用的恰恰是既侧重于防御而又不失进取的底线思维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作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系列讲话精神的体会,本文把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的阶段性变化,分别置于三个视野中进行观察。第一,从中国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看,新常态是中国发展由盛到衰再到盛的一个历史阶段,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保持应有的历史耐心和政策定力。第二,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着眼认识新常态,进一步增强了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增长动能转换的紧迫性。第三,与世界经济呈现的"新平庸"不同,中国经济增长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高速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天程  
国外有关研究都指出经济增速回落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不能脱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回落至中高速增长的区间,但中国的新常态不同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新常态,而是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特殊内涵。笔者认为,其实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舫舸  
一、引言2014年11月1—2日,受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7家期刊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7家期刊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武汉大学《经济评论》、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人口与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份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7月份,在党外人士座谈会再提"新常态",之后11月份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经济新常态。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的趋势性变化做了分析,并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齐建国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而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种视角、层面和领域来描述,因此,可以从不同语境、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来考察和理解经济"新常态"。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是"非常态"向"常态"转变,即"计划经济常态"经过"市场化转型的市场经济非常态"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常态",是"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的转换,其核心在于形成新的市场经济规则、运行机制以及新的市场结构与模式,并持续演进。在国别语境下,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旧常态"进入"新常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高层遵循"三大规律"的拍板,远比发展经济、实现公平共享的难度大得多,不失为一个勇敢的决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的新常态,不时映入公众眼帘。作为重大战略研判的新常态,高层的基调是"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常态的表征是:增速缓,中国经济增长取向中高速,由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结构优,中国经济结构发生质的变化,日益改良升级;动力足,中国经济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挑战急,中国经济不确定性风险时不时显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双发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目前国内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梳理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的研究文献,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解读、特征揭示、原因探究、机遇解析、挑战剖析和政策取向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当前全面把握和今后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有所裨益。现有研究呈现实证研究不足、偏重宏观经济层面等特点,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及经济新常态下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波  
近期公布的中国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引发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广泛担忧。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创下自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季度同比增幅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同比上涨5.6%,增幅令人意外地创历史新低;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13.5%,增速创14年以来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幅也创下9年来新低,仅为10.2%。与此同时外贸数据疲软,3月份出口同比下滑15%,进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贾康  
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历史演进路径,在阐释当前所需引领的新常态的含义后论证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空间仍然很大。近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其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后与其他国家相同阶段类似的增速下调,增长前景如何可谓见仁见智,国际上甚至还不时兴起一阵"中国经济崩溃论"——这种极度悲观的看法显然是非理性的。全面考察后,笔者认为仍可形成如下乐观取向的判断:对于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而言,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