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48)
- 2023(2463)
- 2022(2163)
- 2021(2059)
- 2020(1800)
- 2019(4212)
- 2018(4004)
- 2017(7956)
- 2016(4345)
- 2015(5072)
- 2014(4916)
- 2013(4742)
- 2012(4404)
- 2011(3943)
- 2010(4252)
- 2009(4208)
- 2008(4444)
- 2007(4328)
- 2006(3969)
- 2005(3737)
- 学科
- 业(22202)
- 企(21418)
- 企业(21418)
- 管理(19070)
- 济(18183)
- 经济(18140)
- 财(11283)
- 务(9524)
- 财务(9516)
- 财务管理(9499)
- 企业财务(9256)
- 方法(8377)
- 数学(6562)
- 数学方法(6516)
- 制(5508)
- 公司(5119)
- 中国(4628)
- 体(4435)
- 业经(4359)
- 农(4157)
- 理论(3949)
- 体制(3908)
- 学(3751)
- 策(3328)
- 融(3315)
- 金融(3312)
- 和(3223)
- 银(2974)
- 银行(2972)
- 技术(2944)
- 机构
- 大学(70998)
- 学院(68038)
- 济(27602)
- 经济(27116)
- 管理(26285)
- 理学(22144)
- 理学院(21913)
- 管理学(21711)
- 管理学院(21569)
- 研究(20579)
- 财(17090)
- 中国(16563)
- 京(14625)
- 财经(13416)
- 经(12139)
- 科学(10722)
- 所(10262)
- 江(10208)
- 财经大学(10056)
- 范(9735)
- 师范(9691)
- 北京(9530)
- 中心(8965)
- 研究所(8849)
- 商学(8748)
- 商学院(8707)
- 经济学(8468)
- 州(8314)
- 师范大学(7878)
- 经济学院(7490)
- 基金
- 项目(37493)
- 科学(29988)
- 研究(29207)
- 基金(28442)
- 家(24779)
- 国家(24055)
- 科学基金(20685)
- 社会(19383)
- 社会科(18318)
- 社会科学(18310)
- 基金项目(14857)
- 教育(13883)
- 省(13103)
- 自然(12665)
- 自然科(12353)
- 自然科学(12349)
- 自然科学基金(12167)
- 资助(11653)
- 编号(11518)
- 划(11450)
- 成果(11276)
- 部(9348)
- 性(8714)
- 教育部(8578)
- 人文(8309)
- 重点(8305)
- 国家社会(7973)
- 项目编号(7831)
- 大学(7603)
- 课题(7596)
共检索到10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 彬 李 曜 杨晓云
在现代经济中,不论东方或者西方经济体中,家族公司都还是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归属于家族企业,其中既有署名的世界最大超级市场Wal-Mart和投资界领袖富达投资公司,也有独守一隅的小杂货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超鹏 薛南枝 张琦 吴世农
儒家文化倡导重家族、重血缘的家族主义价值观。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对公司上市前"去家族化"公司治理改革和上市后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越强,家族企业在上市前越不可能实施"去家族化"治理改革,即家族成员从管理岗位离职的概率越低,家族对公司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度的下降幅度也越小。其次,公司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越不发达,或家族成员教育背景越差时,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对"去家族化"治理改革的阻碍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还表明,是家族内部的言传身教,而非社会环境的熏陶塑造了企业创始人的家族主义文化观念,进而影响家族企业的"去家族化"改革。最后,本文发现公司上市前"去家族化"治理改革实施得越不彻底,上市后公司绩效和收入增长率就越低。综上,本文研究结果为儒家家族主义文化影响经济发展提供了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关键词:
家族主义文化 去家族化治理改革 公司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贺志锋
对家族企业的准确界定直接决定了这一领域研究的连续性和可继承性。不同的学者从家族参与度与CEO认知、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控制权、代际权杖交接、多重条件限制、意向和愿景等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然而,它们都不能严格地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区分开来。本文将家族企业定义为家庭契约连结的企业组织,与此对应的非家族企业则是通过交易契约连结。家庭契约是一种强信任的、长期的和“连续性公平”的合意,而交易契约则是一种理性算计的、短期的和“竞争性公平”的契约。正是不同的契约性质导致了家族与企业非家族企业在管理行为和生产率上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定义 家庭契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贺小刚 李婧 陈蕾
家族成员内部的组合是家族治理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的家族成员组合模式将对家族企业治理效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假定家族成员具有利他主义动机、趋同性与行动一致性,但也具有自利动机、目标与偏好差异性。基于此,本文将家族成员的组合模式分为核心家庭成员主导型、远亲家族成员主导型、复合家族成员主导型,并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以家族持股成员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家族成员组合模式的功效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不同家族成员组合内部,其冲突与代理问题是存在差异的,核心家庭成员内部的冲突与代理问题最低,这种组合能够创造最优的治理效率;远亲家族成员内部与复合家族成员内部存在显著的矛盾与代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跃进
本文通过引入家族成员之间的血亲关系距离这个概念 ,提出以业主或者是法人代表为中心 ,确定家族成员的亲等指数 ,并以此作为权数测定家族企业家族化水平的原理 ,从而建立了从所有权与控制权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结合 ,测定家族企业家族化水平的方法模型。最后以四川新希望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天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家族企业 家族化水平 测定原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小刚 连燕玲
家族权威是解释家族企业治理效率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以所有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数据,就家族权威及其配置、家族成员内部权威集中度与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第一,家族权威与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过于强化或削弱家族权威都不利于价值创造;第二,家族成员的股东身份权威在相应的管理权威配置下将发挥更强的作用,而这两种权威的背离并不利于提高家族上市公司的价值;第三,家族成员内部的权威集中度是解释家族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相对集中的家族资本所有权有利于公司的价值创造,但将管理权集中于个别...
关键词:
家族权威 家族上市公司 价值创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然方
家族企业的发展问题受到治理结构(特别是大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布情况)的重大影响,信任不能有效扩展也被认为是影响家族企业成长的核心障碍,但尚未有学者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作者通过对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360个观察值的独立样本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了在中国现阶段由家族成员担任总经理的企业经营业绩更好,对公司发展也更有利等结论。
关键词:
亲族信任 总经理特质 治理结构 公司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毕艳杰
以2004年沪深两市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家族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公司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家族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家族公司 家族控制 公司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卫平
家族企业是指企业家个人拥有或与其家族(家庭)共同拥有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并能合法地将其所有权在家族(家庭)内部传承的企业形态。家族企业可以划分为个体企业、家庭企业、家族企业(狭义)、泛家族企业和准家族企业几种基本类型。家族企业具有企业和家庭(家族)系统部分重叠、投资来源高度集中于企业家个人和家庭、控制权高度集中于家族企业家、用人选择标准按亲疏和信任度排序以及企业所有权的合法继承性等特征。家族企业作为企业存在的主要形态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家族企业一般会沿着个体企业—家庭企业—家族企业(狭义)—泛家族企业—准家族企业的路径演变。
关键词:
企业家 家族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素莲 靳共元
以高阶理论为依据,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家族企业家双重性特征与家族企业融资决策的关系。基于2004~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家族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家的性别、任职年限、政治身份、企业家的风险倾向、控制权偏好与家族企业融资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实证研究没有发现企业家年龄与融资决策的相关性。本研究对高阶理论在我国中小家族企业中的应用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该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研究家族企业的融资决策时,必须考虑到企业家的相关特征。同时,本文对于更好地理解家族企业的融资行为,优化家族企业的融资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贺小刚 李婧 张远飞 连燕玲
本文针对那种假定家族成员都是纯粹的、目光短浅的利他主义者,提出了一个家族成员为有限利他主义者的假设。我们的主要观点是,创始人及其家族成员的共同治理是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家族成员是兼顾情感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积累的有限利他主义者。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所进行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家族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共同治理的模式,而不是创业者独自控制股权和(或)管理权的模式;相对于创始人独自控制股权的治理模式,创业家族共同控制股权更为有效;相对于创始人独自控制股权和管理权的治理模式以及创始人控制股权而职业经理人控制管理权的治理模式,创业家族共同控制股权与管理权更为有效。本文的研究表明那些自我雇佣的家族成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连燕玲 张远飞
家族成员内部权力结构的制度安排是影响家族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家族上市公司的所有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所持有的投票权、现金流权和管理权的权力偏离状况及其如何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家族成员在经营企业过程中普遍地存在权力偏离现象,即他们各自所持有的投票权、现金流权和管理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互补的;家族成员内部的权力偏离将导致不可忽视的家族冲突与代理问题,并最终对家族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家族成员内部的权力偏离的消极作用还受到家族财富的影响,在家族财富增长的情况下,权力的偏离将进一步恶化家族代理问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姚瑶 逄咏梅
随着家族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对家族企业的研究也越发显得迫切和重要,然而目前在我国,对于家族控制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理论界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全面的评价。本文借助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以"对价"这个囊括公司表现、市场评价、投资者预期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指标为切入点,利用该指标的综合性与预期性优势,重新审视家族控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以2006年底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家族控制有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市场给予良好的评价,其在全流通过程中支付的成本较低;对家族分样本进一步分析得出,直接上市的家族企业比买壳上市的家族企业总体表现更好;聘请职业经理人管理的比家族成员直接参加管理的上市...
关键词:
家族控制 股权分置 对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延明 陈阳
经理人薪酬是一种典型的用以降低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以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为对象,从公司绩效、董事会监督及外部大股东控制三个方面对两类企业的经理人薪酬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代理理论中以绩效决定经理人薪酬的控制机制在我国非家族企业中是有效的,而在家族企业中效果有限;对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估,会计基础重于市场基础;代理理论在我国主要适用于非家族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善重 李卓
战略变革是企业维持自身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于以基业长青为目标的家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身份认同理论,探索了高管家族认同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并关注了制度效率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能够有效地促使家族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于处在制度效率较高地区的家族企业,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族认同主要从意愿(风险承担和代际传承)与能力(合法性和融资约束)两方面推动战略变革的实施。拓展性分析发现,在董事长与总经理学历差距较大、年龄差距较小、性别相同的情境下,家族认同对战略变革的积极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从家族认同的视角分析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决策动机、情境机制和影响路径,拓展了家族企业战略变革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家族认同 战略变革 制度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