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1)
- 2023(8482)
- 2022(7018)
- 2021(6808)
- 2020(5692)
- 2019(12843)
- 2018(12474)
- 2017(23345)
- 2016(12524)
- 2015(14173)
- 2014(14058)
- 2013(13859)
- 2012(13252)
- 2011(12084)
- 2010(12054)
- 2009(11064)
- 2008(11431)
- 2007(10240)
- 2006(8828)
- 2005(8195)
- 学科
- 济(53078)
- 经济(53012)
- 管理(31357)
- 业(31024)
- 企(25392)
- 企业(25392)
- 方法(24507)
- 数学(20554)
- 数学方法(20267)
- 中国(18567)
- 制(13053)
- 农(12979)
- 财(12425)
- 学(12408)
- 贸(12268)
- 贸易(12260)
- 易(12057)
- 业经(10763)
- 银(9775)
- 银行(9767)
- 理论(9557)
- 行(9436)
- 融(9390)
- 金融(9387)
- 和(8444)
- 农业(8224)
- 教育(7707)
- 体(7659)
- 策(7516)
- 技术(7454)
- 机构
- 大学(190481)
- 学院(184919)
- 济(82272)
- 经济(80668)
- 研究(71332)
- 管理(64646)
- 理学(54754)
- 中国(54572)
- 理学院(53990)
- 管理学(52981)
- 管理学院(52586)
- 京(42042)
- 科学(41546)
- 财(38355)
- 所(36475)
- 研究所(33247)
- 中心(30951)
- 财经(30819)
- 农(28973)
- 经(28343)
- 经济学(27718)
- 北京(27471)
- 范(26542)
- 江(26483)
- 师范(26324)
- 院(24993)
- 经济学院(24814)
- 业大(23921)
- 财经大学(23145)
- 农业(22727)
- 基金
- 项目(119456)
- 科学(94508)
- 基金(89610)
- 研究(87280)
- 家(80229)
- 国家(79194)
- 科学基金(65995)
- 社会(58164)
- 社会科(55212)
- 社会科学(55196)
- 基金项目(45413)
- 省(42023)
- 自然(40701)
- 教育(40035)
- 自然科(39813)
- 自然科学(39800)
- 自然科学基金(39154)
- 资助(37747)
- 划(37345)
- 编号(32436)
- 成果(28787)
- 部(28528)
- 重点(27540)
- 国家社会(25878)
- 发(25432)
- 中国(25372)
- 教育部(24645)
- 性(24434)
- 创(24274)
- 课题(23533)
共检索到288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灵
家庭治疗是本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疗法 ,现在已经被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引进 ,并开始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实际应用。其理论与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双重影响的中国家庭文化的转化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换言之 ,家庭治疗在中国存在着文化适应性。本文就从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家庭治疗 中国传统文化 家庭文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二平 张积家
本文在介绍国内外对口吃儿童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详尽介绍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口吃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及家长树立正确健康的交流态度,改进言语流畅性。最后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小结及评价,以期为国内口吃儿童的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口吃 心理治疗 言语治疗 以家庭为中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凌燕
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大众心理健康的社会问题,并且大多数的家庭暴力是由男性配偶向女性配偶施暴,家庭暴力会导致女性受害者在医学、行为和心理三方面出现不良后果,大量的研究表明女性遭受家庭暴力与所处的文化标准、女性自身的一些特征、男性施暴者的个性特征、行为和早期经历有关,研究表明对女性受害人进行心理治疗和干预是十分有用的,这些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药物疗法等。尽管这些疗法的理论倾向或技术不同,但是它们都遵循以相同的原则。家庭暴力的预防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减少社会对妇女的歧视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心理治疗干预 女性 心理健康
[期刊] 求索
[作者]
郭俊霞
理解转型期中国乡村家庭之变,首先要研究传统乡村代际关系形态,以形成对照。将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理想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可抽离出理解和分析代际关系的两个维度:代际关系的交换维度和价值基础维度。依据上述两个维度建立的传统家庭代际关系模型,可以用来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集体化实践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影响,更可以用来分析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而深入认识转型期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
关键词:
代际关系 理想型 紧张程度 交换强度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张岩
家庭阅读是家庭教育、家庭学习的泛称,成就了众多世代相传的世家大族,在中国历史上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转型,家庭教育状况与以往相比已产生很大不同。文化复兴需要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新时期图书馆在家庭教育方面应倡导家庭教育理念、加强阅读内容引导、激发家庭阅读兴趣,为家庭阅读发展、家庭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图书馆 家庭阅读 阅读推广 文化传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卞纪兰 林忠 王瑞林
文章基于北京、天津、云南、广西、黑龙江、江西、甘肃、浙江、福建等省份的多个城市72家企业的527份有效问卷对工作-家庭文化对员工工作对家庭增益和家庭对工作增益两个增益方向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选定工作投入为中介变量,选定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应用AMOS软件分别对工作-家庭文化对员工工作对家庭增益的直接影响效应,工作-家庭文化对员工家庭对工作增益的直接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唐琦 秦雪征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3)数据分析医疗消费对非医疗消费的"挤出效应",按统计年鉴标准将家庭的非医疗消费划分为七个门类,以医疗消费为解释变量,对非医疗消费及不同类型的消费进行回归,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对于中老年家庭而言,医疗消费的增加并不会"挤出"非医疗消费,但是会显著减少家庭储蓄性资产,增加家庭债务,对大多数类型的消费虽然没有影响,但是会减少食品和衣着消费。进一步地,本文将"挤出效应"的作用渠道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发现医疗消费对食品和衣着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由"收入效应"构成,而"替代效应"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检验了"生命周期理论"的合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燕萍 刘霞
政府在促进文化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的家庭经济数据,利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家庭文化消费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城镇和农村家庭、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中表现出的异质性。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增加有助于提高家庭文娱支出占比,且在缩尾处理和更换关键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中,核心结论仍然成立;但是,政府公共文化支出对文化消费的挤入效应主要局限于城镇家庭及中低收入家庭,对农村家庭、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家庭的刺激作用不显著。应继续扩大文化事业财政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重点扶持农村文化娱乐消费,同时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蔚 祁乐瑛
为探索家庭教育和情绪调节策略对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简式家庭教育中文版量表、情绪调节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827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教育、情绪调节策略能够显著预测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2.认知重评在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父母过度保护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遮掩效应;表达抑制在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遮掩效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钦 臧文斌 刘国恩
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大病冲击下中国城镇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医疗保险的作用发挥。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慢性病人数、家庭年龄是增加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主要因素;医疗保险降低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作用明显,医疗保险报销水平越高,其作用越大;医疗保险有效降低了低收入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但对慢性病、老年家庭的作用有限。因此,政府部门需重点控制低收入、慢性病、老年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并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不同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湛 彭希哲
在人口转变和经济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结构逐渐简化、传统家庭功能趋于弱化。这对维系社会正常运作的各项社会政策带来巨大冲击,并由此将家庭政策的完善与改革提上议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政策在影响人口发展、提供家庭保障和促进性别平等等方面有所建树,但仍未脱离含蓄型和补缺型模式的囿限。文章认为,中国的家庭政策体系应实现向明确型和发展型转变。首先应创建专门的家庭政策机构,在此基础上明确将家庭整体作为基本的福利对象、以发展家庭能力为目标进行家庭投资、推进家庭政策的适度普惠性,并尽量避免其他政策安排与家庭政策的相互制约乃至冲突。
关键词:
家庭变迁 家庭政策 社会政策 人口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
我国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公布以后,使用其有关数据,探索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所导致的经济、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研究新旧社会家庭户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把握其特点和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也是有实际意义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家庭养老是在强化,还是在弱化,尚有争论,本文认为中国的家庭养老是在弱化。弱化的文化标志是,家庭养老正在从文化模式演变为行为模式。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是强化家庭养老的重要方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贵卿 玛格瑞特·瑞德
通过对中国知识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性地研究了知识员工工作-家庭氛围产生的不同后果。研究发现,工作中"牺牲家庭的氛围"和家庭中"牺牲工作的氛围",都对工作-家庭冲突有正向影响;而工作中"关注家庭的氛围"和家庭中"关注工作的氛围",都对工作满意感和家庭满意感有正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样本中"牺牲家庭的氛围"却对工作满意感有正向影响,这反映了中国文化情境下工作-家庭氛围的特殊现象,因而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视角和性别差异的视角对以上结论进行了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当如 刘玲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家庭金融文化通过影响家庭决策者的自信偏差和金融知识水平、进而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传导机制,然后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家庭金融文化对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比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金融文化资本累积速度的影响大于金融文化资本禀赋的影响;从传导机制上看,家庭金融文化禀赋对决策者的自信偏差有非线性影响,金融文化禀赋越高,其对过度自信的正向影响越明显,从而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通过提升决策者的金融知识尤其是高级金融知识来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引导居民家庭适度参与金融市场、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一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居民投资者理性投资,既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也不自我隔绝于金融市场之外;二是要加强金融文化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居民的金融文化素养,提高对金融信息的利用效率;三是要拓宽居民家庭获取金融信息的渠道,降低金融知识获取成本,促进家庭金融文化资本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