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0)
- 2023(7099)
- 2022(6040)
- 2021(5729)
- 2020(4889)
- 2019(10810)
- 2018(10944)
- 2017(20732)
- 2016(11597)
- 2015(13054)
- 2014(13213)
- 2013(12845)
- 2012(12039)
- 2011(11174)
- 2010(11532)
- 2009(10960)
- 2008(10930)
- 2007(10347)
- 2006(9425)
- 2005(8416)
- 学科
- 济(50190)
- 经济(50117)
- 农(44864)
- 业(41149)
- 农业(29743)
- 管理(27014)
- 企(21411)
- 企业(21411)
- 业经(16130)
- 方法(15709)
- 中国(14160)
- 制(13381)
- 数学(12937)
- 数学方法(12833)
- 学(11429)
- 体(10996)
- 财(10547)
- 地方(10509)
- 农业经济(10030)
- 策(9870)
- 发(9747)
- 银(9093)
- 村(9088)
- 农村(9079)
- 银行(9070)
- 行(8760)
- 理论(8457)
- 融(8415)
- 金融(8407)
- 发展(8196)
- 机构
- 学院(172404)
- 大学(168871)
- 济(70470)
- 经济(68930)
- 管理(62917)
- 研究(61357)
- 理学(53498)
- 理学院(52900)
- 农(52276)
- 管理学(51933)
- 管理学院(51642)
- 中国(48054)
- 农业(39862)
- 科学(37746)
- 京(36034)
- 业大(33099)
- 所(32514)
- 财(31822)
- 研究所(29338)
- 江(28696)
- 中心(28447)
- 范(24491)
- 财经(24435)
- 农业大学(24321)
- 师范(24261)
- 北京(22305)
- 州(22210)
- 省(22081)
- 经(22039)
- 院(20305)
- 基金
- 项目(108784)
- 科学(84707)
- 研究(83058)
- 基金(77048)
- 家(68080)
- 国家(66956)
- 科学基金(55517)
- 社会(52163)
- 社会科(48706)
- 社会科学(48689)
- 省(44395)
- 基金项目(40644)
- 教育(37061)
- 划(35985)
- 编号(35946)
- 自然(33895)
- 自然科(33045)
- 自然科学(33034)
- 自然科学基金(32463)
- 资助(30407)
- 成果(30170)
- 农(29857)
- 课题(24581)
- 发(24474)
- 部(24448)
- 重点(24159)
- 创(22126)
- 性(21788)
- 业(21342)
- 国家社会(21059)
共检索到275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永富 孙美美 韩苏 王玲娜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以及普通农户都是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各自的内涵和特点。本文以家庭农场为基点,阐述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土地经营规模、组织特征、生产经营、市场主体地位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学书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组织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实行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在家庭经营、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等方面有独特的内涵。文章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相比,在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土地来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工商登记、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区别较大。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似,但两者在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规模化途径、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相比,都是国家积极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两者在组织形式、监督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明鹤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于解决城镇化发展导致的农业生产问题,并对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的趋势进行矫正。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面临着土地、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解决家庭农场面临的土地流转问题,在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提供资金、技术等扶持政策,培训生产经营职业农民。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亮 刘洋
现有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社会转型和农业商品化的需要,由此使得家庭农场这一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成为必要。相比于其他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其劳动和资本的合一使得家庭能够在农业种植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比和参照分析,不仅能对家庭农场本身的功能进行定位,也能获得对其他新型经营主体功能的新认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飞
家庭农场不仅能有效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有针对性的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融资障碍、技术水平、物流运输、人员素质等方面障碍,并根据障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提供资金支持,构建完善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而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危薇 杜志雄
家庭农场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围绕其经营规模与生产率展开研究对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国530个粮食型家庭农场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粮食型家庭农场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但随着劳动力市场、机械(租赁)市场的愈加活跃,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下降得越慢。研究还发现,尽管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将随着雇工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但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弥补该下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规模 土地生产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莹
近年来,随着"四化同步"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由小规模农户经营为主,逐步向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兴起,在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在梳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当前提供金融服务的正负面环境进行分析,围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及金融需求特点,提出金融服务定位和方式的策略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慧莲 王征兵 霍学喜
本文认为家庭农场严格界定标准应该包括:家庭农场必须由具备农业生产经验或知识的农村家庭经营;需坚持一业为主,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坚决不允许长期雇工;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应因地因物制宜制定动态标准,机会成本标准是一种可参考的基准规模核算办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飞翔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978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是,目前这种小而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就显得十分急迫。本文首先对家庭农场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围绕如何发展好家庭农场提出了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为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概念 合理性 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瑾 曹冰雪 阮荣平
现阶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定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其社会带动作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起步阶段,其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究竟如何?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对盈利能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成因在于社会带动作用增加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成本。这一结果表明,现阶段过多地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社会带动作用很有可能会损害其自身发展,最终也将影响其社会带动作用的实现。因此,为了减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本负担,真正提升其带动农户的社会责任水平,实现农户带动与盈利能力的协调发展,应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期发展能力,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障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怡萍 马小明 陈朝雨 孙东峰 郝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陕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日益完善,农村信用信息覆盖面持续扩大,信用评价和信用培育不断深入、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发放不断增长,但延安市家庭农场呈现出未注册农场数量多、规模较小、经营种类单一、收入不高等特点。延安市涉农信用信息系统采集的信息包括生产能力、盈利能力、生产情况、荣誉情况、风险管理能力和规范程度等,盈利能力显著影响涉农主体贷款可得性。建议提升新型农业主体盈利水平,强化信用信息系统功能建设,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信用信息共享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贷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晓峰
文章在对家庭农场内涵理解的基础上,从我国当下国情和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强调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文章还从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农村土地市场监管和培养新型家庭农场经营者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 主导 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本文主要探讨苏南地区的农业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苏南农业应该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出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本文明确提出发展中小家庭农场是目前苏南农业经营的主要取向,并就如何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关键词:
苏南地区 农业 集约化经营 家庭农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茜
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与民事人格不同,商事人格需要经过法律的拟制和确认才得以成立。然而,商事主体法律规则的缺失,造成了家庭农场主体资格认定标准混乱,财产要素、劳动力要素和责任承担要素认定模糊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阻碍了家庭农场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对家庭农场商事法律主体地位的明确就成为应对其他问题的先决条件。从目前陕西省家庭农场的规范文本和实践的角度审视,家庭农场商事主体需要从营业能力和注册登记两个层面进行制度构造。在不同形态的商事主体制度比较中,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能够满足家庭农场规模经营需求,有助于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和促进家庭农场制度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民个人财产利益,是理想的家庭农场商事主体制度选择。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商事主体 风险承担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爽 牛增辉 孙正
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但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限制和不足又可能导致效率损失。探究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产生的动因,明确其扩大经营规模、节约交易费用、增加收入渠道的外部利润的来源,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法律政策不完善、技术应用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制约因素,能有效地提升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促进家庭农场经营体制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体制 适度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