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1)
- 2023(6859)
- 2022(5876)
- 2021(5766)
- 2020(4927)
- 2019(11264)
- 2018(11437)
- 2017(22446)
- 2016(12152)
- 2015(13865)
- 2014(13739)
- 2013(13423)
- 2012(12348)
- 2011(11384)
- 2010(12129)
- 2009(11380)
- 2008(11257)
- 2007(10655)
- 2006(9500)
- 2005(8538)
- 学科
- 济(57003)
- 经济(56940)
- 农(45079)
- 业(41825)
- 农业(29899)
- 管理(27003)
- 方法(23008)
- 企(21727)
- 企业(21727)
- 数学(20364)
- 数学方法(19858)
- 业经(16359)
- 中国(14200)
- 制(11416)
- 学(10081)
- 地方(10058)
- 贸(10012)
- 贸易(10005)
- 农业经济(9982)
- 发(9842)
- 易(9782)
- 策(9595)
- 理论(9254)
- 村(9033)
- 农村(9024)
- 财(8945)
- 银(8391)
- 银行(8384)
- 体(8358)
- 发展(8142)
- 机构
- 学院(180579)
- 大学(176076)
- 济(77170)
- 经济(75734)
- 管理(69697)
- 研究(61218)
- 理学(59895)
- 理学院(59328)
- 管理学(57995)
- 管理学院(57693)
- 农(49056)
- 中国(48088)
- 农业(37143)
- 京(37134)
- 科学(36861)
- 业大(32598)
- 财(31957)
- 所(31649)
- 中心(28864)
- 研究所(28501)
- 江(28088)
- 财经(25114)
- 范(24423)
- 师范(24266)
- 北京(23242)
- 农业大学(22825)
- 经(22696)
- 州(22213)
- 经济学(21902)
- 经济管理(21869)
- 基金
- 项目(115115)
- 科学(90639)
- 研究(87169)
- 基金(82829)
- 家(72437)
- 国家(71394)
- 科学基金(60631)
- 社会(55121)
- 社会科(51810)
- 社会科学(51793)
- 省(46621)
- 基金项目(43046)
- 教育(39527)
- 自然(37901)
- 划(37656)
- 编号(37595)
- 自然科(37017)
- 自然科学(37009)
- 自然科学基金(36342)
- 资助(34344)
- 成果(30508)
- 农(28648)
- 部(25796)
- 重点(25640)
- 发(25614)
- 课题(25063)
- 创(23675)
- 国家社会(22466)
- 创新(22005)
- 性(22005)
- 期刊
- 济(94870)
- 经济(94870)
- 农(54894)
- 研究(53045)
- 中国(38768)
- 农业(37130)
- 学报(28377)
- 科学(26964)
- 管理(23070)
- 大学(22853)
- 财(22788)
- 业经(21662)
- 学学(21657)
- 教育(20621)
- 融(19150)
- 金融(19150)
- 业(17596)
- 技术(17008)
- 农村(13679)
- 村(13679)
- 问题(13636)
- 农业经济(13582)
- 财经(12860)
- 经济研究(12304)
- 世界(12094)
- 版(11235)
- 经(11087)
- 技术经济(10074)
- 经济问题(10034)
- 统计(9750)
共检索到278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启臻 胡鹏辉 许汉泽
本文对家庭农场的内涵、特征、规模和经营主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家庭农场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其经营主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并以农业为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理想的模式是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农场;家庭农场规模的下限是家庭成员的生计需要,家庭农场规模的上限是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所能经营的最大面积;家庭农场的发育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特定的社会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延廷
文章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转变经营意识,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优势 理论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屈学书 矫丽会
家庭农场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从土地制度变革、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家庭农场产生的原因。阐述了我国发展家庭农场的优势,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家庭农场经营优势、诱致性制度变迁优势、适度规模优势和产权优势。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是家庭农场发展的条件。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业现代化 优势 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莉
文章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农地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优势 理论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鼓励和支持发展"家庭农场"。实践当中家庭农场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其中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家庭农场经营在我国的当下有着比农地股份合作社、农业企业更为明显的优势。然而,我国目前发展家庭农场经营问题重重,我们应在家庭农场的相关理论指导下重新设计我国家庭农场经营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必然性 实践 理论 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韩苏 陈永富
文章以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综合比较分析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及技术服务等生产要素与4种不同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后,运用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选取土地规模、受教育程度、租金、种苗的购买、雇工工资、有机肥的支出、农药与化肥的支出作为投入指标,产出方面选取农产品的销售额作为产出指标,对从事蔬菜、水果种植的62户家庭农场经营的规模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力图探求果蔬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果蔬类家庭农场小规模的最优经营面积为1.33~2hm2,中等规模的为4.67~6.67hm2或8~10hm2,大规模经营的为26.67~33.33hm2。此外,浙江...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数据包络分析 规模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爽 牛增辉 孙正
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出发,分析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能产生经济当事人在现行农业经营体制下安排下无法获得的外部利润,但家庭农场经营体制发展中存在的限制和不足又可能导致效率损失。探究家庭农场经营体制产生的动因,明确其扩大经营规模、节约交易费用、增加收入渠道的外部利润的来源,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法律政策不完善、技术应用程度低、市场风险大制约因素,能有效地提升外部利润,减少效率损失,促进家庭农场经营体制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体制 适度规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弦 高阔
家庭农场是农业向专业化、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将成为现代农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首先从家庭农场的产生、内涵、界定标准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目前关于家庭农场的概念和界定标准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主要涵盖4个方面的特征:经营主体、经营项目、经营规模和企业化管理等,由于中国农业处于转型期,中国家庭农场界定应该是一个动态标准。其次,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专家学者从微观效率、中观组织和宏观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发现,资源禀赋、机械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项目、社会化服务和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同时对中国现阶段不同地区主要家庭农场模...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灵辉
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法律和政策规制下,家庭农场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获得适度规模、成片集中且期限稳定的承包地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家庭农场所需的成片适度规模化地块集中起来难、家庭农场集中起来的成片适度规模化土地地权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理论和地权稳定性理论,可从“地块物理拼合机制”和“地块权利稳定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实现路径和服务于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的配套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助力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二是确保农民分享到充分合理的土地流转收益,对农民退出土地进行严格把关;三是规范集体经济组织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内的土地调整行为以及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届满时的延包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农场模式,应当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村级组织对生产经营必要的行政监督、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组织优势投入技术力量以及优化农场主自我提升的发展渠道并向职业化方向转化。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条件 实施路径 农业现代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灵辉
家庭农场既保留了农户经营的优势,又克服小农户经营的弊端,是未来中国农业微观经营组织的重要形式。家庭农场获得集中成片且期限稳定的土地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农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的重要途径。由于农地流转存在着时空分散性、期限议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价格过高过低的不可控性以及农民中途违约的可能性等问题,农地自由流转与家庭农场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相衔接存在着诸多障碍。通过构建农民土地权利处置体系,在遵循农民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将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划分为土地保留分户经营区、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区和土地退出集中经营区三大区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霞
利用2011—2016年安徽省17个县区342个农场组成的1313个样本微观调查面板数据,实证估计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农场投资非效率的影响,并基于此进一步考察家庭农场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结果显示:(1)非效率投资现象在家庭农场普遍存在,其中具有投资不足现象的农场数量更多,但其土地经营规模显著低于具有过度投资现象的农场;(2)土地经营规模对不同类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对于具有投资不足现象的农场,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越能有效抑制投资不足,而对于具有过度投资现象的农场,土地规模越大,过度投资程度越严重。鉴于前者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数量更多,因此总体上看,家庭农场具有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对非效率投资行为呈现出抑制效应。基于此,扩大融资渠道、引导适度规模、加强管理培训、建立长效机制是改善家庭农场非效率投资,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应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家庭农场 投资非效率 经营规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危薇 杜志雄
家庭农场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围绕其经营规模与生产率展开研究对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国530个粮食型家庭农场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粮食型家庭农场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但随着劳动力市场、机械(租赁)市场的愈加活跃,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下降得越慢。研究还发现,尽管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将随着雇工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但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弥补该下降。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规模 土地生产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学艳
文章基于土地流转背景下,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村集体、地方政府为行动者的家庭农场结构,探讨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下,村集体与家庭农场主、土地流出户利益博弈的过程。分析村集体为了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家庭农场结构产生互动。村集体的行为既受到外部政策制度方面的约束,又受到内部管理自主性的约束;村集体通过自己的能动性反作用于家庭农场结构,最大限度地弥补外部政策制度的缺失,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突破家庭农场结构的内部制约。促使家庭农场结构不断改变,产生新的规则与资源,再形成新的结构,并在实践中接受新的调整与改变,经历新结构化过程,保持着动态的变迁。在与家庭农场结构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龙 王丽萍 胡建
适度经营规模是理想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是多方妥协、多方权衡的结果。粮食作物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应考虑务农收入和土地生产效率两个方面,适度规模一般在100-400亩之间。我国每个农户持有的耕地过少且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加之农户严重分化,致使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交易成本极高;同时,土地只能原址利用造成的垄断以及农户间的相互熟识与攀比,使出租方索要的地租向最高标准看齐,致使租地者的边际地租曲线随规模扩大而迅速提高,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大多被地租上涨所抵消。这两个成本困境使得直接从农户手里租地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非常困难。政府必须采取差别化政策,对种粮家庭农场给予支持,同时借助中介机构降低土地流转的成本。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粮食 土地流转 家庭农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