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48)
- 2023(9986)
- 2022(8460)
- 2021(7572)
- 2020(6426)
- 2019(14110)
- 2018(13752)
- 2017(25679)
- 2016(14208)
- 2015(15679)
- 2014(15365)
- 2013(14853)
- 2012(13505)
- 2011(12026)
- 2010(12528)
- 2009(12100)
- 2008(11796)
- 2007(10523)
- 2006(9169)
- 2005(8430)
- 学科
- 济(52170)
- 经济(52073)
- 管理(47345)
- 业(42220)
- 企(35999)
- 企业(35999)
- 方法(22679)
- 财(19043)
- 数学(18693)
- 数学方法(18469)
- 制(15909)
- 中国(14778)
- 农(14106)
- 业经(13131)
- 学(12491)
- 审计(12199)
- 务(11652)
- 财务(11623)
- 财务管理(11552)
- 企业财务(10952)
- 体(10802)
- 贸(10605)
- 贸易(10594)
- 易(10345)
- 银(9744)
- 银行(9707)
- 技术(9651)
- 融(9448)
- 金融(9445)
- 农业(9228)
- 机构
- 大学(208323)
- 学院(205621)
- 济(82216)
- 经济(80575)
- 管理(75854)
- 研究(67237)
- 理学(65577)
- 理学院(64826)
- 管理学(63764)
- 管理学院(63382)
- 中国(51600)
- 京(43732)
- 财(43252)
- 科学(41852)
- 农(37669)
- 所(34658)
- 财经(33963)
- 业大(32646)
- 江(31760)
- 研究所(30860)
- 经(30705)
- 中心(30376)
- 农业(29670)
- 北京(26468)
- 范(25734)
- 经济学(25709)
- 师范(25375)
- 财经大学(25123)
- 州(24521)
- 院(23970)
- 基金
- 项目(137177)
- 科学(107532)
- 基金(101192)
- 研究(96101)
- 家(90118)
- 国家(89348)
- 科学基金(75871)
- 社会(63925)
- 社会科(60621)
- 社会科学(60603)
- 基金项目(53877)
- 省(53086)
- 自然(49431)
- 自然科(48224)
- 自然科学(48206)
- 自然科学基金(47388)
- 划(45023)
- 教育(44311)
- 资助(39859)
- 编号(36652)
- 重点(31271)
- 成果(30624)
- 部(30609)
- 制(29729)
- 创(28954)
- 发(27681)
- 创新(27258)
- 国家社会(27106)
- 科研(26861)
- 教育部(26378)
共检索到30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审计为谁服务、审计机关如何设置、审计监督谁和监督什么、审计工作如何维持是审计制度的基本方面。宪法思想作为影响宪法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文化 ,同样影响着审计制度这些基本方面的选择与特征。中国现行审计制度的主要方面同样体现出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多元而又复杂的宪法思想 ,并随着中国宪法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最终可能会影响甚而导致中国审计制度的深度改革。
关键词:
宪法思想 人大 国家审计制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理万
中国制宪者对总纲的性质和功能采取了积极定位,重视总纲的指引和导向功能,并在宪法中设定了总纲和基本权利的"交互模式":总纲作为"制度性权利",为基本权利提供制度性保障和制度性供给,而基本权利则成为总纲在主观请求权维度的延伸和发展。在中国宪法中,无论是和基本权利相对应的总纲条款,抑或是缺乏直接对应性、但提供背景性保障的条款,均作为基本权利的制度保障。对于可以与具体权利相对应的总纲条款,在特定语境下可直接转化为主观权利;而对于无法直接对应、仅作为一般性制度保障的总纲条款,其"间接主观化"的过程主要依赖立法完成。在直接或间接地主观化的语境下,总纲条款事实上成为储备性的基本权利供给源,由立法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现实需要,不断将总纲中确立的"将来时"的目标和任务转化为公民可请求的主观权利,从而完成总纲和基本权利交互模式的运作。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游伟
宪法实施能彰显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它离不开宪法解释,但通过对宪法解释的实践样态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宪法解释却长期处于虚置状态,原因不只是实践对规范文本的背离,还在于宪法解释本身设置的不合理。通过对我国历部宪法关于宪法解释的文本分析,发现我国宪法解释不仅存在主体争议问题,还存在权限不清、程序欠缺、效力不明、不便适用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折射出宪法解释难以发挥其保障宪法实施的功能。反思我国宪法解释的文本与实践问题,明确宪法解释是主体在宪法实施过程中对宪法文本及意义的阐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应是我国的宪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宪法实施 解释主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宏
国家干预经济活动行为需要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尽管我国宪法和经济法中有相关经济体制和处理不良金融机构的条款内容,但是当前宪法对于政府如何正确处理不良金融机构仍然缺乏价值指引,存在着很大的不明确性。可以通过部门宪法的宪法解释模式,加强金融领域与法律规范间的互动,建立各部门法的宪法原则这一途径解决。部门宪法和国家宪法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伙伴关系。
关键词:
金融秩序 宪法制约 宪法解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于玉林
审计法规体系不是只指国家审计法规体系,而是指包括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内的审计法规体系。荩构成审计法规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应具备以下条件:专门性、同质性、级次性、相关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奂奂 高益民
在基于判例制度的司法实践背景下,由于"学术自由"内涵的非确定性和宪法文本的抽象性,美国联邦法院在处理高校与教师的学术纠纷案时,依据政府行为原则和公职人员言论自由原则来解释宪法条款,忽视了高等教育场域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导致大量宪法诉讼仍存在模棱两可的判决空间。在宪法保障的现有框架下,应进一步拓宽美国高校教师诉讼路径和救济渠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洪声
本文通过对我国宪法中经济制度的变化 ,论证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在现阶段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并通过对财产保护制度的讨论 ,对宪法学教材中的传统理论予以分析。
关键词:
宪法 经济制度 财产保护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义
基于宪法与法律的框架拘束和差异化的议行关系格局,我国行政机关获得了广阔的立法裁量空间。由此,行政立法裁量是"基于国家权能分工的一般裁量",包括是否立法、何时立法、如何立法的裁量。然而,行政立法裁量是授权性与拘束性的辩证统一,这主要体现在其外部界限与内部界限之中。行政立法裁量的外部界限主要包括宪法第八十九条列举的"行政管理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授权及执政党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与中心工作,内部界限主要是平等原则和比例原则对行政立法的拘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学 朱福惠
随着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宪法的确立和发展,大学自治逐渐被纳入宪法的保障。宪法保障大学自治的基本结构是以大学法人化为基础,依大学之性质赋予大学基本权利主体地位。其中,私立大学受保障的强度和范围高于公立大学。
关键词:
大学自治 宪法保障 法人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锴
税的宪法基础在于它是公民向国家承担的一种宪法义务,即这种义务直接因宪法而产生。费作为对公民财产权的一般限制,其宪法依据是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但是,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本身也存在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而限制、采用法律保留的形式来限制以及限制不能违反比例原则。根据税与费的不同,从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公民纳税义务中并不能推导出公民有向国家缴费的宪法义务,而只能作为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即如果没有法律的规定,该义务将不存在。
关键词:
税费 公共利益 法律保留 比例原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凌艳
毛泽东、邓小平的宪法思想,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宝贵财富。由于时代背景、指导思想等原因,两者既存在一致性:宪法原则一致,制宪方式一致;也具有不同点:对宪法的地位认识不同,对宪法的功能理解不同,保障宪法实施所采取的方式不同。
关键词:
毛泽东 邓小平 宪法思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国栋 韵江
鞍钢宪法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念之一,它并没有随着特定时期政治经济体制的终结而消亡,而是以多种形式在国内外企业治理中渐进扩散,并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后现代管理思潮高度契合。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逻辑造成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与压迫,追求管理过程中人的自由与解放是鞍钢宪法与后现代管理共同的理论聚焦点。鞍钢宪法同时蕴含参与管理与"去中心化"、制度创新与"重新想像"、团队协作与整体性思维等后现代管理思想。
关键词:
鞍钢宪法 科学管理 后现代管理 管理范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成果挖掘中,"鞍钢宪法"可谓一项舶来经济思想中国化与中国经济实践理论化的双重典型案例。文章以经济思想史的视角,考察了"鞍钢宪法"的成因、机理以及现实与理论价值,凭借参与式管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区别了其与"马钢宪法"控制式管理思想的差异,并分解出该法中信息共享、知识培训、权力共享以及思想政治激励的四大参与式管理维度,指出,其中的思想政治激励既是符合当时中国时代背景的特征,也是其难以持续维系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文章还根据"鞍钢宪法"针对如何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给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自强
布坎南认为只有基本货币制度确立后,货币政策、货币数量等纯粹的技术性分析才能真正发挥效力。布坎南货币宪法的理论根源除了来自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利维坦预设和契约论与方法论个人主义外,最深层次上可以追溯到个体内在的矛盾性。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对稳定币值和金融秩序有重要作用,挖掘布坎南货币宪法思想可以为通胀压力下我国货币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所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布坎南 货币宪法 规则 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