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5)
2023(1962)
2022(1730)
2021(1536)
2020(1317)
2019(2858)
2018(2926)
2017(5207)
2016(2985)
2015(3242)
2014(3377)
2013(3412)
2012(3242)
2011(2671)
2010(3347)
2009(3523)
2008(3412)
2007(3179)
2006(2811)
2005(2810)
作者
(8866)
(7173)
(6989)
(6954)
(4890)
(3375)
(3159)
(2712)
(2658)
(2615)
(2574)
(2517)
(2407)
(2292)
(2236)
(2172)
(2087)
(2055)
(2038)
(2021)
(1978)
(1824)
(1812)
(1767)
(1720)
(1603)
(1580)
(1528)
(1502)
(1461)
学科
审计(12079)
(10860)
经济(10852)
管理(9082)
(7418)
(7287)
企业(7287)
各类(5866)
方法(4673)
(4364)
中国(4324)
(4107)
理论(3818)
教育(3439)
(3265)
(2887)
业经(2702)
(2700)
财务(2690)
财务管理(2624)
数学(2526)
企业财务(2456)
数学方法(2438)
(2196)
(2182)
金融(2181)
技术(2027)
(1861)
(1850)
(1812)
机构
大学(47785)
学院(45817)
(14580)
经济(14113)
管理(13895)
研究(13377)
(11551)
中国(11455)
(11199)
理学(10998)
理学院(10820)
管理学(10551)
管理学院(10454)
(8757)
财经(8468)
科学(8050)
(7942)
师范(7913)
(7464)
(7445)
(6988)
北京(6924)
师范大学(6324)
财经大学(6037)
中心(6003)
研究所(5864)
审计(5797)
(5630)
会计(5602)
(5510)
基金
项目(22317)
研究(18240)
科学(16811)
基金(15118)
(12606)
国家(12428)
社会(11152)
社会科(10526)
社会科学(10520)
科学基金(10358)
教育(9160)
(8662)
成果(8423)
编号(8025)
基金项目(7565)
(7173)
资助(6209)
课题(6121)
自然(5749)
(5565)
自然科(5519)
自然科学(5518)
项目编号(5511)
自然科学基金(5392)
重点(5167)
(5156)
(5121)
(5037)
(5027)
阶段(5022)
期刊
(20592)
经济(20592)
研究(19010)
中国(15865)
(12313)
审计(9159)
教育(8806)
学报(7870)
大学(6202)
科学(5673)
财经(5517)
学学(5460)
管理(5229)
(4723)
会计(4594)
财会(4413)
图书(4282)
(3800)
(3532)
金融(3532)
书馆(3524)
图书馆(3524)
技术(3391)
经济研究(3194)
(2999)
内部(2950)
国内(2950)
问题(2819)
通讯(2801)
会通(2777)
共检索到83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周茎  周德和  丁文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肃昌  肖泽忠  
审计为谁服务、审计机关如何设置、审计监督谁和监督什么、审计工作如何维持是审计制度的基本方面。宪法思想作为影响宪法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文化 ,同样影响着审计制度这些基本方面的选择与特征。中国现行审计制度的主要方面同样体现出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多元而又复杂的宪法思想 ,并随着中国宪法思想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最终可能会影响甚而导致中国审计制度的深度改革。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于玉林  
审计法规体系不是只指国家审计法规体系,而是指包括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内的审计法规体系。荩构成审计法规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应具备以下条件:专门性、同质性、级次性、相关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肖文  
宪法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土地利用中涉及的宪法问题,包括有关征用的争议问题、实质性正当程序、程序性正当程序、平等法律保护、言论自由及契约条款等内容。宪法对待土地利用相关诉讼的态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着变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丹  
通过宪法与法律上的税概念之辨析,可以认为宪法税概念与法律税概念并不能等同视之,法律税概念是宪法税概念之具体化,其位阶低于宪法税概念,而宪法税概念是法律税概念之审查基准,其决定着法律税概念在宪法上的正当与否。因此,宪法上的税概念,惟有从宪法本身的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宪法解释途径,由宪法整体秩序中去寻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义  
基于宪法与法律的框架拘束和差异化的议行关系格局,我国行政机关获得了广阔的立法裁量空间。由此,行政立法裁量是"基于国家权能分工的一般裁量",包括是否立法、何时立法、如何立法的裁量。然而,行政立法裁量是授权性与拘束性的辩证统一,这主要体现在其外部界限与内部界限之中。行政立法裁量的外部界限主要包括宪法第八十九条列举的"行政管理职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授权及执政党的战略部署、重大决策与中心工作,内部界限主要是平等原则和比例原则对行政立法的拘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锴  
税的宪法基础在于它是公民向国家承担的一种宪法义务,即这种义务直接因宪法而产生。费作为对公民财产权的一般限制,其宪法依据是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但是,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本身也存在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而限制、采用法律保留的形式来限制以及限制不能违反比例原则。根据税与费的不同,从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公民纳税义务中并不能推导出公民有向国家缴费的宪法义务,而只能作为一种法律上的义务,即如果没有法律的规定,该义务将不存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学  朱福惠  
随着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宪法的确立和发展,大学自治逐渐被纳入宪法的保障。宪法保障大学自治的基本结构是以大学法人化为基础,依大学之性质赋予大学基本权利主体地位。其中,私立大学受保障的强度和范围高于公立大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将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全面纳入宪法轨道,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岩  
民国宪政道路比较坎坷,从"五五宪草"到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关于人民权利与自由之争,体现了立法价值的进步。"五五宪草"制定过程中,吴稿与张稿之争体现了不同的立法出发点,最终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选择了吴稿,体现了宪法间接保障主义的精神,但在《中华民国宪法》中却选择了自由主义倾向的宪法直接保障主义,而从限制主义到宪法保障主义也是宪法制定中最有争议议题。其转变虽然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立法者对宪法中人民权利认知的深入,是时代的进步,意义深远,对当下宪法公民权利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泉生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当代人及其后代子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法理应对此作出积极反应,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法律形式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目标予以固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加以确立,使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余若凡  
发现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对于坚持依宪立法,坚持把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贯彻到教育法典编纂中具有重大意义。现行宪法上的教育相关条款遍布各章节中。通过梳理发现,宪法中存在国家确认和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以及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三条逻辑脉络。几乎对应的,学界就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存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发展国家教育事业”两种代表性观点。引入容纳性标准和统摄性标准对两种观点加以检视,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作为教育法典的核心价值更为合理,并以此作为发现教育法典宪法基础的核心抓手。教育法典的宪法基础以受教育权作为其核心,以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作为优先表现形态,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立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冀睿  
审计法中新增的审计全覆盖条款引发了较大论争,焦点在于审计全覆盖制度同宪法审计条款之间的衔接关系。审计全覆盖制度实际是对宪法审计制度中存在问题的现实反思,两者之间并无根本性抵牾,能够进行有效衔接。从宪法层面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是人民主权原则、目的追求同向性、宪法关联条款等方面,审计全覆盖制度都契合宪法文本的相关规定。为确保审计法的顺利实施,应通过宪法修改或宪法解释等方式厘清审计全覆盖制度和宪法文本之间的衔接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继楼  杨艳秋  
对政府会计的研究需从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入手,而会计概念框架的首要问题是确定会计目标,即为谁服务、向谁提供信息、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政府会计目标的建立需要一个基石和支点,即必须建立在经济理论、政治理念、法律和实践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现行《宪法》、《预算法》来研究政府会计目标的逻辑起点,即政府会计的委托代理关系,是政府会计目标的关键决定基础,并影响其他概念框架要素的界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