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9)
2023(6621)
2022(5655)
2021(5074)
2020(4356)
2019(9552)
2018(9548)
2017(17826)
2016(9984)
2015(11215)
2014(11346)
2013(11047)
2012(10506)
2011(9345)
2010(10235)
2009(9919)
2008(9966)
2007(9175)
2006(8323)
2005(7932)
作者
(30060)
(25118)
(24999)
(23910)
(16394)
(11887)
(11245)
(9564)
(9300)
(9277)
(8894)
(8575)
(8307)
(8262)
(8164)
(7632)
(7432)
(7332)
(7283)
(7214)
(6580)
(6225)
(6127)
(5937)
(5871)
(5721)
(5561)
(5478)
(5081)
(4964)
学科
(38332)
经济(38252)
管理(35900)
(30329)
(27117)
企业(27117)
(16496)
方法(14459)
(14159)
审计(12202)
中国(11281)
数学(10863)
数学方法(10691)
业经(9932)
(9901)
(9655)
(9627)
(8982)
财务(8955)
财务管理(8883)
企业财务(8490)
体制(8222)
(8186)
银行(8169)
(8132)
金融(8129)
(7795)
理论(7542)
(6628)
技术(6569)
机构
大学(155660)
学院(152302)
(60952)
经济(59581)
管理(53964)
研究(52035)
理学(45498)
理学院(44922)
管理学(44175)
管理学院(43868)
中国(40645)
(35778)
(33963)
科学(30534)
(27242)
财经(27221)
(25637)
(24426)
研究所(23809)
(23174)
中心(22901)
(20974)
北京(20827)
师范(20780)
财经大学(20058)
(19750)
经济学(19673)
业大(19645)
(18297)
农业(17925)
基金
项目(93658)
科学(74353)
研究(69776)
基金(69350)
(60377)
国家(59876)
科学基金(50978)
社会(45741)
社会科(43281)
社会科学(43264)
基金项目(36135)
(35603)
教育(32793)
自然(31800)
自然科(31004)
自然科学(30993)
自然科学基金(30474)
(30406)
资助(27806)
编号(27411)
成果(25369)
(23420)
(22039)
重点(21842)
课题(20263)
(19420)
国家社会(19374)
(19327)
教育部(19292)
(18939)
期刊
(73662)
经济(73662)
研究(51771)
中国(37481)
(32204)
学报(25099)
科学(22515)
(21608)
管理(21601)
大学(19523)
学学(18273)
教育(17827)
财经(15518)
(15508)
金融(15508)
农业(13830)
(13272)
技术(11343)
经济研究(11266)
审计(10088)
业经(9979)
问题(9828)
会计(8777)
财会(8748)
(8592)
(7689)
理论(6986)
现代(6768)
(6759)
世界(6754)
共检索到245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保卿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审计人员自身对审计工作与结果的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审计期望差距可以 进行静态描述和动态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控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燕萍  陈如好  
查新期望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信息供需双方的认识不同、制度准则缺陷及查新人员业务水平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要弥合查新期望差距,需要查新管理机构、查新理论与实务者和社会媒体等的共同努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申  
审计期望是一个实践性论题,但既往研究多未考我国低质量需求,而对国际"四大"高质量过度迷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这两类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弥合其差距的对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春元  
论会计期望差距●胡春元一、引言企业会计要提供何种信息,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否是有价值,也就是说,财务报告的内容能否满足用户对会计的所有期望,是长期以来,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引起会计学术界、实务界、政府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的问题。一般认为,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业  张许颍  王冬晓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是根据一定假定,分析经济系统运行状态,以预测人们常规经济行为后果的经济学。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是根据一定价值判断,分析经济系统最优运行状态,以预测人们最优经济行为后果的经济学。我们认为,应当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实证规范经济学(Positive—NormativeEconomics),以研究经济系统决策者针对系统最优与常规运行状态之间的动态差异,并充分考虑系统环境变化及自身稳定性承受力的控制方案。这就是我们在本文提出并在许昌经济模型(XEM)试运行的次优化期望控制理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飞  王洪阳  
本文在梳理审计期望差距要素的基础上,采用服务质量模型分析了审计期望差距存在的内在机理,发现审计期望差距是审计法律责任存在的根本原因。最后,针对缩小审计期望差距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圻  
审计期望差距的治理应该采纳程序理性观。审计期望差距源于四个层次上的程序非理性,即结构非理性、过程非理性、行为非理性以及认识非理性。结构非理性和过程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准则性期望差距,行为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行为性期望差距,认识非理性导致了审计的误解性期望差距。针对导致审计期望差距的四类程序非理性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思路。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明辉  何敬  
产生审计期望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公众和审计师在认知本身上存在差异。认知是心理学的分析范畴。本文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社会公众和审计师的认知特点,包括关注自我,容易产生自我服务偏见,习惯向上比较,态度和行为往往不一致,常犯归因错误,容易受到媒体的影响。本文提出改进认知模式的措施包括:普及心理学知识、角色扮演、换位思考,以及借助媒体引导认知等,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表明审计的实际表现未能满足社会的期望。文章以审计主题为基础,从审计目标和审计意见两个视角来探讨审计期望差距的原因,建立一个解释审计期望差距的通用理论框架。从审计目标角度来看,审计期望差距产生的主要机理是对于不同的审计主题期望了准则未界定的审计内容和审计目标;从审计意见角度来看,有三个维度与审计期望差距相关:审计意见的保证程度、审计意见表达方式和审计结果是否公开。审计期望差距的弥合有赖于审计技术进步和沟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赵丽芳  
财务造假引发社会对会计问题关注的同时,也使注册会计师与独立审计制度遭遇了发展困境。与其说独立审计的技术方法滞后无法实现审计目标,不如重新审视社会审计制度与其职业问题的基本症结。社会审计问题的症结在于审计期望差距的始终客观存在。缩小、弥合审计期望差距需要明确社会公众的合理期望、有效提升现实审计执业质量、及时提高独立审计准则对公众合理期望的回应条款设计;社会审计执业中表现为重构审计模式实施治理基础审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允平  张莉  
随着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包括投资者和公司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努力完善会计准则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根本,同时加强审计力度,严把审计质量关,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本文从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和审计过程三个方面的控制分析了如何进行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东  
控制过程审计是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组织经济效益实现的重要环节,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其审计方式既可全部审计、也可部分审计;其审计程序是组织,调查,测试,评价与报告;其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控制过程设计,控制过程目标,控制过程组织,控制过程标准,控制过程方法,控制过程执行状况,控制过程效率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李业林  
内部控制在现代审计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审计对内部控制的直接依赖关系的论述仍有待商榷。目前对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个是从两者的一般关系方面。另一个是从两者的数量关系方面。从两者的数量关系方面,可利用下面的数学模型表示:T=S+R-SR (公式一)其中:S——表示审计的范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阳生  沈烈  汪平平  
基于空间异质性视角,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探讨审计师的地理距离是否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并考察时间距离、审计师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审计师地理距离会显著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时间距离的缩短有助于提高与审计师距离较远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具有"四大"特征的审计师亦能减弱地理距离效应。研究结论丰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企业、内控鉴证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内控建设、评价及监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并进一步验证了高铁对企业经济行为具有正外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