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4)
2023(6416)
2022(5377)
2021(4930)
2020(3967)
2019(8531)
2018(8398)
2017(15643)
2016(8257)
2015(8937)
2014(8351)
2013(7814)
2012(6880)
2011(5730)
2010(6186)
2009(6212)
2008(5422)
2007(4751)
2006(3976)
2005(3547)
作者
(19986)
(16471)
(16133)
(15509)
(10595)
(7812)
(7452)
(6159)
(6123)
(5838)
(5528)
(5486)
(4990)
(4980)
(4898)
(4848)
(4841)
(4793)
(4789)
(4593)
(3954)
(3907)
(3862)
(3814)
(3680)
(3646)
(3543)
(3508)
(3183)
(3182)
学科
(25700)
经济(25668)
管理(23395)
(20869)
(19505)
企业(19505)
审计(12093)
方法(10160)
中国(9518)
(8988)
业经(8497)
(7781)
理论(7734)
(6235)
数学(6044)
(6008)
数学方法(5942)
教育(5907)
各类(5881)
(5788)
财务(5769)
财务管理(5701)
(5701)
贸易(5690)
(5649)
(5523)
企业财务(5385)
农业(5043)
地方(4950)
技术(4855)
机构
学院(108563)
大学(105971)
(38888)
管理(38730)
经济(37996)
理学(33159)
理学院(32802)
管理学(32237)
管理学院(32015)
研究(30041)
中国(23663)
(22232)
(21833)
财经(17747)
科学(17235)
(16703)
(16539)
师范(16450)
(16008)
中心(14409)
(14030)
(13989)
财经大学(13148)
师范大学(12837)
北京(12597)
经济学(12150)
研究所(11942)
商学(11657)
业大(11581)
商学院(11545)
基金
项目(68882)
研究(56170)
科学(54857)
基金(48792)
(40878)
国家(40447)
社会(36302)
科学基金(35445)
社会科(34373)
社会科学(34364)
(27952)
教育(26498)
基金项目(25380)
编号(24646)
(22826)
成果(21153)
自然(20546)
自然科(20021)
自然科学(20018)
自然科学基金(19628)
资助(18326)
课题(16922)
项目编号(15985)
重点(15698)
(15245)
(15223)
(15209)
(14931)
(14867)
国家社会(14571)
期刊
(47497)
经济(47497)
研究(35478)
中国(24213)
(20273)
教育(16988)
学报(14456)
管理(14318)
科学(12768)
大学(11602)
(11290)
学学(10660)
财经(9713)
业经(9363)
审计(9315)
(8485)
经济研究(8325)
(8277)
金融(8277)
技术(7991)
农业(7670)
图书(6770)
财会(6684)
会计(6246)
问题(6064)
(5657)
商业(5401)
书馆(5264)
图书馆(5264)
(5181)
共检索到163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誉泽  
伴随着25年依法审计的步伐,我国一直致力于审计法治建设的推进,一系列法律规范业已制定。然而,制度规范的作用有其客观限度,制度的有效性受到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的限制,超过这一限制,制度将不堪重负而趋于无效。因此,在新时期审计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其置于审计文化的语境中。本文阐述了审计文化与审计法治的内涵和联系,以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为视角,论述了审计法治的三个文化要件,进而提出了现阶段审计文化重塑对审计法治的影响,深入思考了新审计文化环境下如何推动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石爱中  
国家审计法治的基本样式是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国家审计法治基本行为模式是按照预先公布的法律行事。国家审计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制定的法律规范要合法 ;行为主体要合法 ;对行为客体的要求要合法 ;主体的行为要合法 ;行为内容要合法 ;程序要合法 ;审计结果的处理要合法。国家审计法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于审计体制的变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澎  姜玉玺  
审计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指审计机关必须依法审计,要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按照法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并对违法越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审计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温家宝总理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总体要求,其中的依法、程序和质量均与审计法治化建设具有直接关系。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立民  陈小林  
文章从依法治国思想出发 ,尝试构建一个审计法治建设的理论框架 ,并利用理论框架分析我国《审计法》存在的不足。文章指出 :《审计法》应调整审计目标 ;合理配置审计机关权力 ,强调审计机关的强制措施权和修改部分法律责任内容 ;科学设置审计组织制度 ,保证审计组织制度与审计权力行使和审计目标实现相一致 ;明确审计结果报告权 ,提高政府审计透明度和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江伟钰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本方略 ;依法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也是加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论述了审计法律责任确定的标准、审计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责条件、审计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等问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国洪  
国家审计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产生并不断演变,是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同时也是一项需要持续加以完善的法制实践。以宪法确立审计法律地位为标志性起点,我国国家审计立法的历史变迁历经起步、发展、不断完善三大阶段。现阶段,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已成体系化且趋向成熟,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从国家治理出发,国家审计法制化是其内生需求。审计立法不仅组成了维系国家有效治理的实现机制,而且促使国家治理良性曲线不断延伸。基于此,文章在全面总结审计立法进程和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深入探寻国家审计法制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审计法律规范的几点建议,以助力实现国家审计及其立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强  
在完善国家治理的新形势下,国家审计应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就国家治理视角下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促进国家审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展开讨论:首先从认识的层面,提出深化文化发展认识、增强文化战略意识;继而从行为的层面,提出发挥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双重职能,促进文化健康发展;最后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添砖加瓦。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小玲  
本文认为,审计风险是产生审计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法律责任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了减少审计风险的作用,从审计风险的可控性看,注册会计师应该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而从审计风险的固有性看,又不应让注册会计师承担过重的法律责任。因为不同的审计风险有不同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客体,因而应根据审计风险的责任主体来确定审计法律责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威  周恺  
随着政府审计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愈加突出,超然独立与政府审计体系构造日益成为审计学者的研究重点。但作为超然独立的另一方面即政府审计体系问题却长期遭到冷落。本文试图从台湾审计法的本质特征入手,对其审计制度构造及其特点展开剖析,并对其根源进行探究,以期对大陆审计法政府审计机关超然独立的完善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陶岚  
2021年新修订《审计法》的通过,推动了国家审计校正职能定位,创新了审计观念。本文通过分析新《审计法》变化亮点,与之匹配相适应的审计观念,探讨新《审计法》背景下评价反馈型审计、国家治理审计、开放性审计、建设服务型审计与协同审计五大新理念,并从保障真实性、立足宏观性、强化开放性、提高建设性、加强协同性五个方面提出新《审计法》下国家审计观念变革的实现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炜  董必荣  牛建平  
面向审计法律从业人员开展的审计法治教育,不仅有助于锻造审计法治思维、创新审计法治理论,而且对审计机关坚守政治机关定位、推进审计执法实践均具有重大意义。为解决传统审计法治教育范式危机,本文探索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审计法治教育体系;该体系设计在学理上包括体系思维、编目设计、要素设计三个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促成“坚持实践导向的审计法实验”与“坚守政治机关定位的课程思政”两大要素系列的互动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审计法治教育实施路径的关键,旨在运用研究型审计理念生成基于实践导向、确保政治机关定位的审计法治教育观。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灵通  
近代国家审计会议思想主要包括:把审计法规和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的变更、主要审计人员的奖惩和调度、重要审计业务的决定等纳入会议议题;在审计会议程序中规定会议开会人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及回避条款等;会议决定的结果可以复议及实行会议结果公开。审计会议体现了对审计机关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实现审计实体民主。审计会议程序体现了审计程序民主思想。审计会议对民主法治的成本具有双重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炜  
《审计法》第26条确定的政策跟踪审计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是审计监督的法定类型之一。第26条法律意义脉络可从政策跟踪审计法律规范的价值指向、释义路径与行政法适用获得。目前,政策跟踪审计的执法困境表现在执法主体单一、执法对象偏离、执法依据缺位、执法方式僵化等方面。为促成审计践行经济监督定位并转向治理监督的宪法指向,有必要构建政策跟踪审计主体一体化监督机制、树立政策跟踪审计形态独立化监督类型、完善政策跟踪审计依据多元化监督规范和优化政策跟踪审计行为兼容化监督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