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8)
- 2023(5269)
- 2022(4423)
- 2021(4156)
- 2020(3547)
- 2019(7889)
- 2018(7727)
- 2017(14531)
- 2016(8169)
- 2015(8878)
- 2014(9130)
- 2013(8907)
- 2012(8618)
- 2011(7530)
- 2010(8175)
- 2009(7910)
- 2008(8164)
- 2007(7698)
- 2006(6719)
- 2005(6347)
- 学科
- 济(29593)
- 经济(29548)
- 管理(24277)
- 业(23614)
- 企(20009)
- 企业(20009)
- 方法(13616)
- 审计(12139)
- 财(10575)
- 数学(10257)
- 数学方法(10022)
- 学(9912)
- 中国(9378)
- 制(7965)
- 农(7694)
- 务(7141)
- 财务(7115)
- 理论(7093)
- 财务管理(7043)
- 企业财务(6799)
- 业经(6431)
- 银(6191)
- 银行(6179)
- 融(6168)
- 金融(6167)
- 各类(5900)
- 行(5840)
- 技术(5646)
- 教育(5250)
- 体(5217)
- 机构
- 大学(124065)
- 学院(121059)
- 济(43334)
- 经济(42173)
- 研究(41591)
- 管理(40464)
- 理学(33972)
- 理学院(33504)
- 中国(32754)
- 管理学(32698)
- 管理学院(32460)
- 京(27689)
- 科学(26911)
- 财(25927)
- 所(22821)
- 农(21390)
- 江(20165)
- 财经(20148)
- 研究所(19992)
- 中心(19172)
- 经(18151)
- 范(17482)
- 业大(17335)
- 师范(17280)
- 北京(16955)
- 农业(16846)
- 州(16316)
- 财经大学(14934)
- 省(14785)
- 院(14473)
- 基金
- 项目(73459)
- 科学(56832)
- 基金(53216)
- 研究(51849)
- 家(47688)
- 国家(47252)
- 科学基金(39296)
- 社会(32278)
- 社会科(30534)
- 社会科学(30522)
- 省(28014)
- 基金项目(27201)
- 自然(25975)
- 自然科(25355)
- 自然科学(25347)
- 自然科学基金(24893)
- 教育(24715)
- 划(24135)
- 资助(22539)
- 编号(20208)
- 成果(18916)
- 重点(17144)
- 部(16560)
- 性(16075)
- 课题(15055)
- 创(14473)
- 科研(14452)
- 发(14343)
- 教育部(14039)
- 大学(13788)
共检索到195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建友
论会计与审计中的“重要性”概念郑建友“重要性”概念,在会计和审计中均有涉及。1993年7月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之第二章一般原则第二十条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营业务,应当单独反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重要性是指在特定环境下 ,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它是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 ,在会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重要性原则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运用重要性原则 ,有利于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抓住关键点 ,最终实现“较小的成本、较大的效益”的目的。鉴于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尚不深入 ,相关准则规定不具体、不便于实务操作的实际 ,重视和加强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研究及相关准则的制订、完善工作乃当务之急。
关键词:
重要性原则 标准 错报 漏报 专业判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尤家荣
论重要性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尤家荣审计中的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错误程度。如果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能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原来的决策,这种错误即为重要错误。重要性概念对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它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在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文茹 宗刚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决定审计风险以及检查范围、程序的直接依据之一。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审计广泛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在这种条件下,审计人员不可能就会计报表的所有方面发表审计意见,而只能就所有被审事项的重要方面发表审计意见。所谓“重要方面”,就是影响财务报表整体可信性判断的重大事项。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傅宏宇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审计实务中,习惯使用重要性水平作为重要性的标准,并将重要性水平的量化标准等同于允许财务报告错报金额。这种表述与审计重要性概念中的重要性含义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本文对这种不一致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正飞 王春飞 伍利娜
客户重要性是否影响审计师独立性,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集团客户重要性对审计师独立性的影响,发现集团客户经济依赖性会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这种现象对于小规模事务所而言尤为严重。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2007年新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及事务所民事诉讼风险加强等制度环境变化对审计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制度环境改善之后,审计师执业总体上变得更加谨慎,大规模事务所尤其如此。
关键词:
客户重要性 企业集团 制度变迁 审计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文奕 姜禾
中国国家标准修改单是确保国家标准内容准确性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针对目前对中国国家标准修改单认识的盲点,提出了修改单的重要性,介绍了一些现有的检索获取修改单全文的途径及其不足之处,建立了将修改单与标准检索有机契合的标准数据库。
关键词:
中国国家标准 标准检索 标准数据库 GB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锦余
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我国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也引入了该概念。本文探讨审计重要性概念并揭示了审计重要性与会计重要性一致的原因 ;在我国国家审计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审计类型确定重要性水平 ;如何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概念 ;当前运用重要性概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彭良军
僵尸企业的认定与处置方式需要借助会计方法、依据财务数据才能作出判断,而这些会计方法与财务数据必须来自同一个规范的确认与计量体系。会计准则正是一个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一套规范性文件体系。以会计准则为纽带,使僵尸企业的认定与处置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也打破了长期以来法律标准与经济标准之间的隔阂,推动了僵尸企业的研究从Hart的经济视角向法律视角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僵尸企业认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僵尸企业 法律标准 剩余控制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啸
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数量化的经验法则便于会计和审计人员具体操作,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对重要性的判断一旦沦为数量化的门槛,就容易被误用或滥用,成为不正当会计处理并且推诿责任的护身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陶玲
金融体系内的一些机构具有规模大、交易对手多、组织结构复杂、与其他机构的关联性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等特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波 杨欣
重要性水平的界定和运用涉及大量的专业判断,是审计实务中公认的难点问题。2010年11月1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审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本次准则修订中,现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被拆分为两项准则,即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和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一、审计重要性水平相关准则的重大变化与现行准则相比,我国新修订的审计重要性相关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重大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潘克勤
本文以2002年度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收入排在前20位的事务所及其A股上市公司审计客户为样本,以操控性应计水平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以客户资产相对规模为客户重要性的标志,研究了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没有发现客户的重要性损害了审计质量,却有证据表明事务所对于重要客户更为谨慎。
关键词:
客户重要性 操控性应计 审计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