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1)
- 2023(1777)
- 2022(1511)
- 2021(1418)
- 2020(1310)
- 2019(2999)
- 2018(2886)
- 2017(5185)
- 2016(2940)
- 2015(3437)
- 2014(3600)
- 2013(3666)
- 2012(3347)
- 2011(2628)
- 2010(3455)
- 2009(3607)
- 2008(3887)
- 2007(3498)
- 2006(3069)
- 2005(2956)
- 学科
- 审计(12157)
- 管理(11319)
- 业(10086)
- 企(10035)
- 企业(10035)
- 济(8644)
- 经济(8633)
- 财(8062)
- 务(6583)
- 财务(6572)
- 财务管理(6502)
- 企业财务(6040)
- 各类(5907)
- 学(4464)
- 会计(3742)
- 中国(3519)
- 方法(3486)
- 理论(3254)
- 制(3072)
- 教育(2427)
- 家(2375)
- 国家(2298)
- 业经(2278)
- 银(2218)
- 银行(2218)
- 融(2015)
- 金融(2014)
- 法(1986)
- 和(1834)
- 体(1808)
- 机构
- 学院(45647)
- 大学(45409)
- 财(15425)
- 管理(14139)
- 济(14022)
- 经济(13551)
- 会计(11715)
- 中国(11434)
- 研究(11257)
- 理学(11224)
- 理学院(11103)
- 管理学(10955)
- 管理学院(10865)
- 京(10669)
- 财经(10639)
- 经(9214)
- 江(9161)
- 财经大学(7352)
- 州(7227)
- 所(7002)
- 会计学(6660)
- 科学(6360)
- 范(6333)
- 学会(6329)
- 师范(6316)
- 北京(6265)
- 会计学院(6203)
- 系(6096)
- 审计(5993)
- 省(5782)
共检索到8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贤方 杨继良
“公允”一词,在审计上用得比较多。在标准的审计报告书中,一般都需要提到“公允地反映了该公司某某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该年度的经营成果,以及财务变动状况”等语。在1993年7月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康德彬 何亮 曾建新
一百多年来,公允性原则一直为国外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界重视,但对其内涵却一直未予以明确,使公允性原则在国外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却并不实用,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我国引入公允性原则时,也未能克服这一缺陷,公允性原则的确切内涵一直是困扰我国会计审计理务和实务界的一大难题。只有揭示出公允性原则的科学内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鲍明娟
本文对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优于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但受制于我国的会计环境,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使用非常有限。随着相应经济环境的改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会计计量中发挥的作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丽华 李月娥
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被引入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体系。本文拟从分析公允价值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入手,研究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分析会计职业判断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的影响,并从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现状着手,给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促进公允价值合理应用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盈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祁爱芝
会计计量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计量属性的选择又是会计计量的核心。为了能够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选择公允的会计计量属性至关重要。为此,财政部在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延军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留给会计师更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不断变化发展的会计环境,对会计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会计师学习新的会计处理方法,掌握现值估价技术的同时,提高会计专业判断能力。本文试图从分析公允价值的内涵、本质与会计专业判断的关系入手,研究现值技术在会计计量中应用、公允价值计量过程、分析会计专业判断的运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黎
一直以来,会计界都非常重视会计稳健性和公允价值。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有利于会计稳健性的提高,对此问题,学术界和业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这两者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加强信息披露,平衡使用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原则等,期望使两者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企业信息使用者更加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提高决策的水平。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会计稳健性 相关性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越 伍中信
会计在界定和保护利益相关者产权及保障市场经济有序和有效运转中的作用都是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产权保护导向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改革与之步调一致。产权、公允价值与会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追求价值计量是会计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内在诉求;价值计量实现了公允价值与产权会计的对接,是会计发挥界定产权和保护产权功能的坚实基础;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是价值计量基础的最佳实现形式,是理想与现实的最佳耦合。
关键词:
产权保护 公允价值 产权会计 价值计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政伟 刘泉军
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虚拟的交易价格,交易并没有实际发生,所以其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会计职业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离不开会计职业判断。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诗芬
公允价值被公认为我国2006年新会计审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亟待辨析澄清;《企业会计准则2006》缺乏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重大系统性缺陷亟待弥补纠正;深刻认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地位极其重要;公允价值审计任重道远、其风险近期高远期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翠蓉
随着各专业银行业务的发展,审计监督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把审计称为“查帐”或“会计检查”,因而把审计与财务大检查等同起来,甚至认有财务大检查工作就是审计部门的事,有的同志认为内部审计的业务与财务工作大体相同,甚至互相重复,因此应集中力量加强会计监督。这些片面观点都是模糊了审计与会计的相互关系和区别所致。因此澄清审计与会计的关系,对更好地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以及保证审计部门正确行使职权,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杏芬
随着新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我国的逐步推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也陡然增大,进而对公允价值审计的理论研究迫在眉睫。注册会计师应在充分了解客户公允价值的产生过程、关注其可能存在种种偏见的基础上,克服其自身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偏见,有效降低相关审计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