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5)
2023(3779)
2022(3195)
2021(3039)
2020(2450)
2019(5531)
2018(5623)
2017(8984)
2016(5911)
2015(7132)
2014(7202)
2013(6317)
2012(5827)
2011(5294)
2010(5749)
2009(5077)
2008(5004)
2007(4621)
2006(4074)
2005(3749)
作者
(16079)
(13327)
(13270)
(12802)
(8631)
(6496)
(6179)
(5286)
(5258)
(5149)
(4691)
(4682)
(4465)
(4391)
(4269)
(4223)
(4210)
(3952)
(3926)
(3902)
(3633)
(3387)
(3318)
(3266)
(3160)
(3141)
(3067)
(3008)
(2782)
(2738)
学科
(15528)
经济(15505)
管理(13838)
(12291)
(10861)
企业(10861)
教育(9681)
理论(9060)
教学(8535)
中国(6353)
方法(6301)
学法(5710)
教学法(5710)
(5095)
(5068)
学理(4782)
学理论(4782)
数学(4598)
数学方法(4429)
业经(4330)
技术(4219)
(3918)
(3660)
研究(3580)
思想(3458)
政治(3426)
(3284)
农业(3233)
思想政治(3192)
政治教育(3192)
机构
学院(80034)
大学(79793)
研究(25837)
(23613)
管理(23457)
经济(22777)
理学(19445)
理学院(19110)
管理学(18449)
管理学院(18314)
(17530)
中国(17523)
科学(16726)
(16054)
师范(15893)
(14624)
教育(13769)
(13357)
技术(13338)
(12698)
师范大学(12451)
职业(12405)
(12037)
研究所(12016)
(11894)
北京(11489)
中心(11421)
业大(10699)
财经(9718)
(9242)
基金
项目(48465)
研究(41082)
科学(36930)
基金(29908)
(25357)
国家(25004)
教育(24537)
社会(21865)
(21793)
科学基金(20771)
社会科(20417)
社会科学(20411)
编号(19243)
(18211)
成果(17730)
课题(16030)
基金项目(15133)
(14135)
资助(12467)
自然(12138)
重点(11869)
自然科(11859)
自然科学(11858)
自然科学基金(11599)
规划(11339)
项目编号(11293)
大学(11227)
(10979)
(10818)
(10751)
期刊
教育(32000)
(29494)
经济(29494)
研究(27559)
中国(25517)
学报(14130)
技术(11267)
大学(11216)
科学(11086)
(11014)
(10999)
职业(10335)
管理(10215)
学学(9714)
农业(7639)
图书(6353)
技术教育(6304)
职业技术(6304)
职业技术教育(6304)
财经(6300)
(5560)
金融(5560)
(5538)
(5514)
论坛(5514)
书馆(4830)
图书馆(4830)
高等(4557)
(4515)
(4514)
共检索到131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磊  
实践能力是个体形成实践观念并顺利实施实践观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总和,是个体身心统一的能量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当激发他们的实践动机,帮助他们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实践基本技能,并努力创设真实情境不断要求和指导他们解决处于他们"最近发展区"的实际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智昌  
实践是一个生存论、本体论、活动论的范畴,本质上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一个"主—客""主—主""主—我"的关系性存在。实践能力是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状态及其实践活动结束时所形成的结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般实践能力的教育学范畴,具有奠基性、活动性、创造性、社会性、外显性和发展性等属性,其中发展性是其根本属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其整个"生活世界"。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本出路在于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而目前的重点是解决好"技术地实践"、"道德地实践"和"科学地实践"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文青  孙锐  
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人才的标准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应对社会挑战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越发显得重要和突出。本文从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其对当代大学生和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勇义  韩如成  
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体现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就是要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太原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学专业为主,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进敏  
文章从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和地方高师院校培养体育教育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展开论述,提出了体育教育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应为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运动技术训练能力、体育竞赛裁判能力、科研能力和全民健身指导能力,并据此提出了科学构建体育课程群、创新体育教育实践体系、加强体育教育师资建设和推进体育教育学风建设的培养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建国  王琳  
社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社会实践教学融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形式较多,但在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管理,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洁  
本文从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背景出发,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爱民  
高等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王爱民“高等数学”在理科教学计划中,是一门极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的讲授,不仅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运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峰  吴颖岩  
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行为养成方案,是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入手,富有创意地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一体四翼"培养体系,阐述了"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的结构,解析了"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的保障举措,诠释了"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的实践效用,为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有建设性意义的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燕禹  郭英凯  孔小仪  丁国彬  
高职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目前高职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针对高职教育毕业实践环节教学方法问题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学生科技、应用技术开发能力不足的基本现状,并基于新加坡理工大学的理念,对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再思考。文章以化工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实证案例研究,以求在其探索实践领域能有所启发和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树伟  牛立蕊  
改革当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提高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发力方式。中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进行国内外培养模式的深入探讨及系统比较,有助于我国借鉴国外有效做法并实现有益经验的"本土化"重构。通过对中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机制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该在其系统性、实效性、社会化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健  王桂英  
语言运用能力教育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程度、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语用能力较差,语言运用水平亟待提高的现状,高职院校教育应更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张秀军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国教育改革都不约而同地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关键凸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谷苗菁  
国家近些年来推行教学改革的力度逐渐加强,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1]高中政治教学不再单纯地为了传授知识和就业,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运用政治理论处理问题,所以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践非常急迫,应该更加重视增强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实现培养多方面人才的综合任务。自推行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来,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层面也面临了诸多困境。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力度,以更好地实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