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0)
- 2023(7841)
- 2022(6302)
- 2021(6163)
- 2020(5120)
- 2019(11951)
- 2018(11960)
- 2017(22040)
- 2016(12867)
- 2015(15086)
- 2014(15102)
- 2013(14309)
- 2012(13588)
- 2011(12606)
- 2010(13131)
- 2009(11996)
- 2008(12083)
- 2007(11075)
- 2006(10034)
- 2005(8968)
- 学科
- 济(50344)
- 经济(50284)
- 管理(31559)
- 业(30080)
- 方法(25194)
- 企(24888)
- 企业(24888)
- 数学(21865)
- 数学方法(21637)
- 教育(20964)
- 中国(19019)
- 学(15453)
- 理论(14022)
- 财(12907)
- 农(12301)
- 业经(9819)
- 教学(9701)
- 制(9132)
- 贸(8798)
- 贸易(8793)
- 易(8477)
- 技术(8283)
- 农业(8145)
- 地方(8091)
- 融(7972)
- 金融(7970)
- 务(7735)
- 财务(7711)
- 财务管理(7689)
- 银(7639)
- 机构
- 大学(195004)
- 学院(187177)
- 济(68841)
- 经济(67240)
- 研究(63992)
- 管理(62954)
- 理学(53740)
- 理学院(53009)
- 管理学(51967)
- 管理学院(51597)
- 中国(42378)
- 京(41837)
- 科学(37095)
- 范(36786)
- 师范(36535)
- 财(35109)
- 教育(33500)
- 所(31808)
- 江(30495)
- 师范大学(29967)
- 研究所(28750)
- 财经(28227)
- 中心(27474)
- 北京(27224)
- 经(25626)
- 农(25377)
- 州(23909)
- 经济学(23230)
- 业大(23003)
- 院(22173)
- 基金
- 项目(114668)
- 研究(92035)
- 科学(91478)
- 基金(80332)
- 家(68402)
- 国家(67688)
- 科学基金(57229)
- 社会(56611)
- 社会科(53214)
- 社会科学(53197)
- 教育(52021)
- 省(45143)
- 基金项目(41016)
- 划(40290)
- 编号(39631)
- 成果(36931)
- 自然(34186)
- 资助(33491)
- 自然科(33408)
- 自然科学(33399)
- 自然科学基金(32831)
- 课题(31015)
- 部(28216)
- 重点(27545)
- 年(25919)
- 教育部(25425)
- 发(25007)
- 性(24345)
- 规划(24227)
- 创(23996)
共检索到289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实证主义范式是以经验主义、客观主义、自然主义为认识论基础构建的一套严密、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规范,其精神实质是科学主义,其行动纲领是推动学科"科学化"。实证主义范式对提升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性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但其意义也不能夸大或泛化,否则可能造成"去思想"、"去价值"、"去人文"等风险。当前中国教育学的范式变革,要寻求不同范式的通约性和互补性,以实现多元范式的共存共融。
关键词:
实证主义范式 教育学 教育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实证主义是萌芽于19世纪初、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一种教育研究范式。19世纪盛行的科学哲学、实证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发展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经验主义方法论以及实验教育学等因素促成了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诞生和广泛应用。实证主义在方法论、本体论和研究主体上都有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嘉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卫东
伴随着经济学方法论的日趋多元化,现代经济学研究仍然是普遍采用了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假设-演绎模式,同时强调逻辑演绎和计量检验的理论验证和理论发现功能。如果将这种研究模式所必须提出的经济假设划分为三类,那么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其价值,但也更充分地显示出它的方法论局限。首先,通过逻辑演绎,逐步放宽限制性假设,虽然可以将理论假设还原为潜在经济现象,但众多的还原对象很难实现与客观事实的完全对接,所以逻辑演绎的理论验证功能很难完全实现。其次,逻辑演绎可以发现错误,但却不能发现真理,其理论发现功能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成立。最后,在三类假设划分的框架下,将数据导向和理论导向的建模思想相结合,所构建的计量模型并不...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经济学研究 假设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实证主义,或称经验主义,强调科学的理性,特别推崇对事实的证明,而不是推测。实证主义的经验研究方法一直是西方教育研究的传统,教育管理的研究也一直遵循着实证主义的传统。由于实证主义者把现实看作是有序的、客现的,他们希望通过收集数据来做出假设。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是理性的,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这种理性的人类行为必然呈现为人类行为的规律性,人们可以在不改变组织现状的情况下,来收集数据,研究组织。实证主义者认为,不论是学校组织、商业组织、政治组织,还是健康护理组织,其本质基本是相似的,其管理角色也是相似的,任何组织的管理者都会通过奖励和制裁来维持组织秩序,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关键词:
实证主义 教育管理 方法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在批判地分析比较教育研究中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积极与消极特征[1]以及参照其它比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该范式之基本观点及其对于跨文化教育所能作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价值判断 范式 多元文化主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志纯 安静
以相对简洁的方式勾勒出我国实证范式的演进主线,并对中西实证范式的脉络背景进行概略性比较,从而增进对我国教育实证研究范式的共识性理解。我国实证范式在历经了朴学的萌芽、严复的引介、王国维的融合沟通等重要阶段之后,逐渐衍化出以下两大有别于西方实证范式的鲜明本土特征:第一,我国的实证范式并不盲目地拒斥形而上学,而是对其采取温和友善的态度,努力与其和而不同;第二,我国的实证范式更多地承载着引介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精神的特殊内涵。实证范式分为如下三大结构类型:(1)描述性事实研究(客观事实研究);(2)归纳性规律研究(理论建构研究);(3)演绎性验证研究(理论验证研究)。当前在我国的教育研究中存在着实证范式研究数量匮乏与实证范式结构类型单一的问题。对此,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证范式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中的应用力度;其次,需要克服实证范式的武断虚妄与自我中心倾向,各种范式间应当相互尊重,加强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实证范式 脉络比较 本土特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申葆嘉的"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谢彦君的"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两个颇有影响的观点,恰好分别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产物。针对这两个观点及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可以阐明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对于申葆嘉的论证,游乐性旅行何时发展成为旅游现象、什么样的经济才是市场经济,这很难说有客观标准,而必然会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对于谢彦君的论证,当他请大学生们描述他们的"旅游"经历时,已经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旅游"的概念,因而得到的不是"旅游的本质",而是"旅游体验的意义
关键词:
旅游学 研究方法论 实证主义 现象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飞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贤鑫
实证主义经济学将经济学界定为"价值中立"的科学,实质是要把他们倡导的经济学解释为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一切民族和国家的普适科学,是单纯研究资源配置、经济增长的"纯科学",目的是要否定经济学的价值属性,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实际上,经济学归根到底是为了人、为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科学;经济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命题都不能不包含价值属性。因此,经济学不可能与"价值无涉","价值中立"的经济学是不存在的。
关键词:
经济学 价值中立 实证主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曾荣光 罗云 叶菊艳
二十一世纪初中美教育研究学界掀起不少对研究方法的讨论与行动,然而在有关议论中对实证研究及实证主义的意义的阐释却每欠清晰。就此,本文尝试从比较-历史的视城,回顾过去一个多世纪有关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以期归纳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义。本文将展示,实证主义在过去百多年演变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十九世纪末的实证主义、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新实证主义、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后实证主义,在各阶段的发展轨迹中,实证主义在社会科学及教育研究领域从来不是主导取向,不断遭遇到其他范式的强力挑战。据此,本文尝试证立,实证主义在教育研究领域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主导行动纲领,它只是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的范式战争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范式。因此,从事教育研究实践与教学的学者不应该只埋首聚焦于实证研究取向,更应具备多元范式的视野与胸襟;更重要的是,在教导年青学者从事教育研究工作时,培养他们对各种研究范式的敏感性及欣赏态度,而不是盲从于单一的研究取向。
关键词:
实证研究 实证主义 教育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桥
"大教育学"范式是教育学获得独立之初形成的一种低层次的、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论。它束缚了教学论的独立学科地位,把教学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限制在大教育学分配的现成任务——传授和学习以系统知识为核心的间接经验。"大教育学"范式给我国教学论的发展造成了一种多米诺式的系统缺陷,主要表现在:视野狭窄,主题移位;价值观陈旧,与时代精神脱节;知识本位,"教书"成了教学的代名词;结构封闭,教学论固化为"教书论"。教学论的创新和发展要突破"大教育学"范式的束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明确大教育学——教学论体系的合理性限度;重建"教学"的概念,探寻教学的本真内涵;突破"教书论"的旧框架,建构"以发展为本"的教学论。
关键词:
大教育学 教学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向蓓莉
本文以比较教育学研究是否存在价值判断,以及如何排除价值观介入可能带来研究偏差作为中心问题,分析了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观点及方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万山
当下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依据社会公平理论从外部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而忽视了从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出发从内部考察教育的公平问题,从而使教育公平失去了本真的教育学性格。本文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认为,教育公平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课程、教学与评价问题。为此,应该提倡参与式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对待公平的教学交往和理解性的评价取向。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斌 张文兰
理论思辨的失真及实证研究的乏力是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主要症结。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深刻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探寻合理、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已迫在眉睫。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困境、理论基础的多元性及发展性、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和整合化的趋势呼唤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兴起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弥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实践基础的缺失,彰显主体间性、加强对话与交流,促进教育技术学领域教师的成长与专业发展,推进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与互补。我们在开展现象学研究的同时,要注意多种范式的融合和优势互补,迈向研究范式的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