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0)
2023(13177)
2022(10701)
2021(9832)
2020(8085)
2019(17978)
2018(17266)
2017(32572)
2016(16705)
2015(18845)
2014(18223)
2013(18088)
2012(17179)
2011(15819)
2010(16122)
2009(15703)
2008(14601)
2007(13054)
2006(11846)
2005(11182)
作者
(46701)
(38928)
(38870)
(37000)
(24870)
(18459)
(17477)
(14945)
(14832)
(13719)
(13570)
(12996)
(12652)
(12508)
(12155)
(12055)
(11366)
(11168)
(11138)
(10333)
(9883)
(9161)
(9080)
(8977)
(8835)
(8803)
(8318)
(8055)
(7667)
(7616)
学科
(92137)
经济(92057)
管理(51555)
(48377)
(40852)
企业(40852)
方法(30783)
中国(30681)
(27949)
金融(27948)
数学(26513)
数学方法(26348)
(25405)
银行(25399)
(24718)
地方(21965)
(19944)
业经(19123)
(18792)
(18533)
(16668)
贸易(16651)
(16232)
(15855)
技术(15157)
地方经济(13566)
(13098)
农业(12906)
理论(12576)
环境(12370)
机构
大学(251297)
学院(248542)
(123932)
经济(121950)
研究(91302)
管理(91111)
中国(77385)
理学(77016)
理学院(76173)
管理学(75312)
管理学院(74821)
(56700)
(52390)
科学(47635)
财经(45115)
(44256)
经济学(42114)
中心(41854)
(41146)
研究所(39653)
经济学院(37805)
(35647)
北京(33959)
财经大学(33678)
(32336)
(32182)
师范(32132)
(31328)
(29288)
业大(27949)
基金
项目(155434)
科学(125316)
研究(119062)
基金(116912)
(100082)
国家(99273)
科学基金(85780)
社会(82581)
社会科(78672)
社会科学(78652)
基金项目(60214)
(56745)
教育(53012)
自然(49568)
自然科(48503)
自然科学(48493)
(47874)
自然科学基金(47688)
资助(46635)
编号(44871)
成果(37648)
国家社会(36488)
(36375)
(35359)
重点(35318)
(34945)
创新(33001)
教育部(32624)
中国(31971)
课题(31736)
期刊
(142193)
经济(142193)
研究(87728)
中国(50672)
(43326)
(39794)
金融(39794)
管理(37849)
科学(32568)
学报(32343)
(29334)
大学(26441)
财经(25349)
经济研究(25114)
学学(24806)
教育(23886)
(22158)
技术(20725)
农业(19215)
业经(18891)
问题(18447)
(17243)
国际(16243)
世界(15928)
技术经济(14498)
统计(11628)
现代(11417)
经济问题(11275)
理论(11070)
(11045)
共检索到398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文玲  
正当东南亚经济跨上“东亚模式”的快车风驰电骋地发展时,像历史上许多惊人相似的镜头重演一般,用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的话来说,突然间“亚洲的经济撞上了高墙”。1997年7月份以来,世界各国的政府首脑和经济学家们一下子都把研究的聚焦点转向了东南亚,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齐良书  
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泡沫经济齐良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关于泡沫经济,目前尚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但人们对它的外在表现和前因后果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泡沫经济表现为资产(主要是股票、房地产)价格的膨胀,也即资产价格的超常规上涨,其直接原因是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国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东南亚各国则造成了巨大损失。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学术界已经有过很多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二是外贸逆差过大;三是过于依赖外资;四是房地产投资过高;五是国际游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文玲  
实物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互动与释解,从中看出东亚金融危机突发性爆发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深层次动因的。从这一视角审视东亚金融危机,探求其实质,无疑对我国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做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景德  
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价、进出口贸易、证券市场、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要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新黄浦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新黄浦新黄浦经济研究所一市场经济的存在注定着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就像高速公路和严重车祸一样,孪生兄弟般的不可分离。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金融风波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睛雨表。而后工业化的水平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明兴  罗俊伟  
伴随着投资总量的快速增长 ,一些国家的投资结构开始恶化 ,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下降。其中特别是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出现了价格泡沫 ,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泡沫现象的产生既有经济规律的内在原因 ,也有人为政策的外在原因 ,并且泡沫产生的机制不同 ,最终的经济影响也不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圣智  
日本经济与东南亚金融危机高圣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极为密切的经济关系。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于引发危机的根源,人们先是莫衷一是,随后将关注的焦点迅速转向了日本。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日本经济的景气状况是影响东南亚经济尽快走出危机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艳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居于世界首位。但是,70年代,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受到欧洲,特别是日本的挑战。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以信息革命为先导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其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变化。9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最先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笑华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孙笑华(驻俄联邦使馆经商参赞处)自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发展中市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俄罗斯也未能幸免。金融危机期间,俄罗斯金融市场受到几次较大的冲击(去年10月、11月和今年2月),造成不小的震荡。外国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春明  郑海燕  
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外贸、外资和金融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既有正面作用,但更多的是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应及时调整出口战略,注意外资合理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刺激国内需求增长,加大国企改革力度,以化解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防止金融潜在危险向现实危机的转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张双长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截止2009年7月初,中国经济已基本走出了金融危机冲击所导致的低谷,宏观经济发展的上升态势和冲力已经形成,经济增长的信心已基本恢复,如果不出大的意外,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非常小,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一个V型反弹的上升通道,全年GDP增长8%以上的目标应该可以实现。支撑本轮经济较迅速反弹的直接原因是投资、消费和流动性的迅速上升,而深层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以来积累形成的市场经济和发展型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国际经济环境比较迅速的逆转。本文提出了一个以资产价格为核心的新宏观分析框架,从理论上解析并说明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刺激政策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