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64)
2023(4451)
2022(3560)
2021(3442)
2020(2571)
2019(5588)
2018(5597)
2017(9473)
2016(5843)
2015(6650)
2014(6633)
2013(6034)
2012(5417)
2011(5041)
2010(5411)
2009(4876)
2008(4862)
2007(4917)
2006(4321)
2005(3912)
作者
(15933)
(13364)
(13213)
(12830)
(8307)
(6418)
(5907)
(5104)
(4998)
(4933)
(4758)
(4442)
(4381)
(4253)
(4120)
(4070)
(4027)
(4001)
(3956)
(3874)
(3419)
(3341)
(3204)
(3143)
(3079)
(3072)
(3051)
(2956)
(2665)
(2658)
学科
(16743)
经济(16731)
管理(15354)
(11442)
(9516)
企业(9516)
教育(7135)
中国(7042)
(6281)
理论(5591)
业经(5349)
(4879)
(4657)
方法(4548)
(4407)
教学(4404)
农业(4291)
工作(4111)
地方(3936)
(3716)
银行(3702)
(3540)
(3475)
金融(3473)
学校(3406)
(3386)
(3291)
思想(3218)
政治(3173)
(3110)
机构
大学(82717)
学院(80122)
研究(26499)
(25866)
经济(25042)
管理(23996)
中国(19255)
理学(19195)
理学院(18938)
管理学(18439)
管理学院(18290)
(17465)
科学(16186)
(15147)
(14934)
师范(14852)
(14332)
(13561)
(12425)
研究所(12080)
(11889)
中心(11593)
师范大学(11285)
北京(11240)
财经(11159)
业大(11053)
教育(10908)
(9912)
农业(9624)
技术(9540)
基金
项目(46551)
研究(39560)
科学(35051)
基金(29235)
(24666)
国家(24360)
社会(22451)
社会科(21070)
社会科学(21059)
教育(20446)
(20020)
科学基金(19794)
编号(18136)
成果(17813)
(16837)
基金项目(14722)
课题(14353)
(12799)
项目编号(11346)
资助(11259)
(11073)
重点(11017)
(10721)
自然(10658)
自然科(10344)
自然科学(10338)
自然科学基金(10136)
高校(10130)
规划(10062)
(9932)
期刊
(36036)
经济(36036)
研究(28610)
教育(22938)
中国(22437)
学报(14261)
(13478)
(12576)
大学(11262)
科学(10714)
管理(9729)
学学(9413)
图书(8538)
农业(8390)
(7408)
金融(7408)
技术(7044)
财经(6851)
书馆(6696)
图书馆(6696)
(5996)
职业(5766)
业经(5576)
(4873)
(4773)
论坛(4773)
问题(4713)
经济研究(4649)
高等(4436)
(4184)
共检索到135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桂霞  
随着高校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后勤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服务,而日趋成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重要阵地。本文围绕高校后勤服务育人的重要性以及制约高校后勤育人因素进行阐述,提出适应高校后勤做好当代大学生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运东  
论述了高校后勤在管理与服务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着重探讨农业高校后勤具有特色的管理与服务育人新途径:环境育人——营造特色校园环境;文化育人——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制度育人——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实践育人——拓宽后勤助学渠道;服务育人——扩大良性服务互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雅萍  王静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和中心环节。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高校育人工作中,主要通过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来行使服务育人的职责。服务育人是指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优质服务及服务者的良好形象,塑造一个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旭  孙曜  
高校和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学生步入高校后,其生活环境会发生显著的改变。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的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主要路径,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对“三全育人”理念优化和完善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拓展。然而,由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体系发展不完善,理论研究等方面尚未成熟,在“三全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后勤育人凸显了相应的不足。基于此,文章对“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后勤育人相关概念加以阐述,剖析高校后勤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显露出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为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王敏  
长期以来,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对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已与当代高等教育的需要不相适应,甚至给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岩  孙仁帅  
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育人于管理和服务之中。以高效优质的后勤管理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最有效的资源分配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已成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和行动,而管理、服务和环境育人,都与高校的后勤工作息息相关。高校后勤服务于教育事业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最终的归宿点是育人。本文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即"三育人"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后勤管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郑维鹏   王求实  
根据教育的一致性原则,学校各部门都必须紧紧围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一根本任务,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努力做好“育人”工作。后勤保障工作是服务性工作,承担着“服务育人”的重要任务。为了完成好这项任务,必须坚持以下若干原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天昱  
高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与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的发展优势。大学学习期间是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等重要思想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将文化教育融入进高校的各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更完善的思想品格,以文化的形式对学生起到思想启迪熏陶的作用,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帮助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对于文化育人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与认知。食堂是高校实施文化育人最容易忽略的育人场所,但实际上食堂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日常饮食需求,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育人价值。在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教育发展下,高校要不断地将育人工作渗透到各个环节,更好的挖掘学校食堂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如何将文化育人发展要求落实到食堂的经营管理中,由王大伟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后勤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给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饶灿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为新时代高校后勤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落实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职责,充分发挥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属性成为新课题。文章阐述了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发展历史进程,通过分析当前后勤服务育人功能缺失,积极探索高校后勤育人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金强  姜群瑛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后勤系统已由过去的行政组织转变为经济组织,改变了原有的高校后勤和高校之间关系,客观上也要求对高校后勤和高校之间的关系适时地作出调整,以不断地相互适应、共同发展,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顺利实现。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朱学红  黄健柏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渐深入 ,基础设施建设在融资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 ,本文借鉴BOT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式的思想 ,来解决高校这一难题。在分析BOT投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高校后勤投资建设的BOT运作方式 ,阐述了利用BOT投资模式进行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势 ,以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许秀琴  
本文论述了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基本情况 ,以及高校后勤工作的基本特征 ,确认目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后勤问题 ,必须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努力打破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旭昌  姜群瑛  
李岚清副总理在第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在新形势下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他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后勤设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果还是阶段性的,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直接任务。因此,对高校后勤及其社会化的本质进行考察,无疑有利于我们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重要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征宇  姜群瑛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场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性,指出既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性,也要在实践中正确处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性,只有这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