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0)
2023(8935)
2022(7386)
2021(6666)
2020(5211)
2019(11800)
2018(11538)
2017(21333)
2016(11593)
2015(12805)
2014(12908)
2013(12671)
2012(12473)
2011(11449)
2010(11984)
2009(11154)
2008(11353)
2007(10494)
2006(9670)
2005(9198)
作者
(34505)
(28652)
(28643)
(27201)
(18463)
(13877)
(12903)
(11083)
(11060)
(10550)
(9973)
(9695)
(9440)
(9303)
(9128)
(8809)
(8406)
(8325)
(8249)
(8151)
(7471)
(7038)
(6959)
(6718)
(6506)
(6480)
(6432)
(6414)
(5813)
(5594)
学科
(57517)
经济(57464)
管理(34128)
(32520)
(26455)
企业(26455)
中国(19640)
地方(18098)
(15730)
业经(15119)
方法(15090)
(13545)
(12123)
(11537)
金融(11536)
(11506)
银行(11497)
(11320)
(11155)
数学(11042)
农业(10951)
理论(10935)
数学方法(10885)
(10435)
地方经济(10152)
(9093)
贸易(9081)
(8794)
(8655)
(8487)
机构
学院(175097)
大学(173659)
(71743)
经济(70086)
研究(65312)
管理(59795)
中国(50952)
理学(48954)
理学院(48309)
管理学(47522)
管理学院(47184)
(39182)
科学(38026)
(36768)
(33621)
研究所(29764)
(28721)
中心(28704)
(27538)
财经(27495)
师范(27320)
(26300)
北京(25880)
(24648)
(23921)
(23263)
经济学(22060)
师范大学(21845)
业大(21517)
财经大学(20040)
基金
项目(101877)
研究(79997)
科学(79994)
基金(70813)
(60715)
国家(60065)
科学基金(50846)
社会(50409)
社会科(47569)
社会科学(47560)
(41060)
教育(36654)
基金项目(36346)
(34014)
编号(33482)
自然(29779)
成果(29486)
自然科(29026)
自然科学(29020)
资助(28503)
自然科学基金(28462)
(28121)
课题(24868)
重点(23838)
发展(23121)
(22712)
(22145)
(20980)
(20951)
(20712)
期刊
(96503)
经济(96503)
研究(62853)
中国(41992)
(29881)
教育(27416)
(26481)
学报(25407)
管理(25388)
科学(23869)
(21109)
金融(21109)
大学(19849)
学学(18239)
农业(18076)
业经(16410)
经济研究(15413)
技术(15355)
财经(15293)
(13310)
问题(12393)
图书(9516)
(9455)
(9077)
世界(8866)
商业(8644)
(8619)
论坛(8619)
现代(8520)
国际(8519)
共检索到294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际红  
从宏观调控立法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宏观调控立法的客观必然性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宏观调控立法作为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其产生与存在的思想理论基础,并且结合现实的国情及其发展历程特点,围绕本国社会公共利益和国际发展局势,追求内容的社会性、民主性和国际性,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使我国的宏观调控立法逐步规范、科学,以期使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不断加强和完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健英  
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在30年代被提出后,已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宏观政策上,对宏观调控的原因、内在规定、与市场的关系等基础理论,认识并不很清楚或一致。这与西方宏观调控理论缺乏相应理论基础有直接关系。为澄清上述问题并从中探寻有益的启示,现对马克思与凯恩斯学派的有关论述作扼要的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吴超林  
一般竞争均衡理论尽管提供了市场经济运行的竞争均衡标准 ,但由于一般竞争均衡理论既无法处理宏观非均衡现象 ,甚至也未从根本上提供价格实现机制 ,因而只能是一种静态的纯理论。凯恩斯宏观非均衡理论虽然论证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情形下的市场经济运行问题 ,但又因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 ,从而难以成为完整的宏观调控理论基础。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均衡约束下的非均衡过程的本质出发 ,试图在比较与综合一般竞争均衡、宏观非均衡以及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中 ,归纳分析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仁军  初可佳  
对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文献不胜枚举,但很多学者在新古典分析框架下,将制度当作给定的外生变量,忽略其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企图仅从纯经济分析来理解市场经济的真面目,这种分析框架决定了对宏观调控理论基础的研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放弃无制度背景的纯粹经济分析,应引入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变量分析,本文正是在这一思路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分别考察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安排的需求与效应,从而形成宏观调控完整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刘嗣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诚  
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经济学家既需要关注宏观稳定的状况和经济运行的态势,更需要了解涉及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其中包括,经济运行与增长方式理论,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方式的改革理论,宏观管理和调控改革的理论。只有在这些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才能稳步推进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本文对于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在中国的进展作了概述和评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南平  
江世银博士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是近年来有关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一本有分量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区域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在吸收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初步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如何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我国在21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契夫  
当今世界各国,无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如何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我国在21世纪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已得到了党和政府乃至普通民众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现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昌文  
一、关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 农业宏观调控理论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其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农业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理论也在不同的时期,对政府作用的强调程度和干预的内容有所不同。 1.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农业科研和教育。60年代,曾在西方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当流行的一本权威著作《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俊卫  胡少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发展观的提出,对2004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也将产生引领性的影响。笔者认为要正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理解政策内涵,除了依据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建成  包双叶  
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高度重视住房消费与住房投资,尤其突出地表现为对二者的区别对待。"鼓励消费,抑制投资"成为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是:住房投资的信贷风险较高,容易引发银行危机,乃至整个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而住房消费似乎具有某种"抗体",其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从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认为美国次级债危机从现实层面推翻了以上传统认识,有力冲击了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住房消费与住房投资在多重视角下的重新解读,从理论层面修正了传统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文辉  
宏观调控行为是重要的政府行为之一,宏观调控行为欲发挥效力,必须具备伦理上的"善"和正义性,即必须符合正义性的要求。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所要实现的正义是现代制度伦理中的分配正义、规则正义、经济民主和实质公平。宏观调控的伦理正义性应通过宏观调控的制度化与体系化、宏观调控决策中的协商民主与大众参与等路径来实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朱秀云  
投资宏观调控对投资效率进而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的投资宏观调控在理论上相对滞后且在实践上效力不足。本文立足于我国投资发展和调控的现实状况,对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了再认识,指出了实现有效的投资宏观调控的现实条件,最后在针对性基础上对投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创新,以求促进和完善我国当前的投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中国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化大生产、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市场经济失灵等。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终极主体,地方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国需要制定专门规范宏观调控行为的法规,这种法规应当属于程序性法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庞明川  
本文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宏观调控经验和绩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体制基础,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不应沿用和照搬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而应与经济转轨的体制基础相适应,在围绕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和短期波动去研究和应对的同时,结合体制、产权等方面出现的障碍和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注重与相应的体制基础相协调和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