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8)
- 2023(5407)
- 2022(4369)
- 2021(3772)
- 2019(6501)
- 2018(6175)
- 2017(11935)
- 2016(6334)
- 2015(7076)
- 2014(6987)
- 2013(6927)
- 2012(7018)
- 2011(6735)
- 2010(7203)
- 2009(7006)
- 2008(6924)
- 2007(6451)
- 2006(6270)
- 2005(6049)
- 2004(5519)
- 学科
- 济(54912)
- 经济(54880)
- 管理(20339)
- 地方(15028)
- 业(14810)
- 方法(13908)
- 企(12786)
- 企业(12786)
- 地方经济(11729)
- 数学(11517)
- 数学方法(11470)
- 中国(10969)
- 学(9976)
- 业经(9765)
- 农(7880)
- 制(7876)
- 财(7316)
- 体(7227)
- 环境(6846)
- 经济学(6797)
- 融(6600)
- 金融(6599)
- 理论(6167)
- 和(6002)
- 发(5802)
- 银(5641)
- 银行(5641)
- 行(5510)
- 产业(5482)
- 策(5276)
- 机构
- 大学(111048)
- 学院(109172)
- 济(57229)
- 经济(56234)
- 研究(41904)
- 管理(36876)
- 中国(31011)
- 理学(30500)
- 理学院(30133)
- 管理学(29795)
- 管理学院(29568)
- 财(26152)
- 京(22916)
- 科学(21509)
- 所(20655)
- 财经(20549)
- 经济学(19987)
- 经(18448)
- 研究所(18239)
- 经济学院(17510)
- 中心(17406)
- 江(17027)
- 范(16047)
- 师范(16000)
- 财经大学(14936)
- 北京(14915)
- 院(14361)
- 州(13493)
- 社会(13128)
- 师范大学(13001)
- 基金
- 项目(60994)
- 科学(48801)
- 研究(47856)
- 基金(45023)
- 家(37980)
- 国家(37652)
- 社会(34310)
- 社会科(32465)
- 社会科学(32454)
- 科学基金(32132)
- 基金项目(22447)
- 省(22438)
- 教育(21308)
- 划(18462)
- 资助(18118)
- 编号(17954)
- 自然(16832)
- 自然科(16379)
- 自然科学(16377)
- 成果(16310)
- 自然科学基金(16078)
- 国家社会(15034)
- 发(14536)
- 部(14162)
- 重点(14109)
- 济(13529)
- 课题(13505)
- 经济(13410)
- 教育部(12868)
- 发展(12730)
共检索到181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烜予 周人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近30年来关于宏观调控立法的讨论,一条主线是让“有形之手”更有效、有力,更规范、法治化。宏观调控升级到宏观经济治理都“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都要健全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督查问责机制,把“限权”和“赋权”统一在法治框架内。调控和治理的法治化离不开发展观的理论支撑,可从发生论、本体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等归纳。调控和治理要履行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尊规律、守规矩、得实效。从“严肃财经纪律”出发,监察法治体系和经济治理体系有一定耦合度,运用国家监察权制约宏观调控权有一定合理性,以监察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来健全完善经济治理有一定可行性,基本法立法进路值得深入讨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自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下降、失业增加和物价指数的连续下跌。目前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和政策建议都是以主流经济学为基础,力图通过调节总需求来改变当前的局面。本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中保
私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背反,而公有制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存在内在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存在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规律、资本积累规律和收入分配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保持各种经济结构和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动态匹配,依靠市场和微观企业自身的调节是滞后的、有限度的,就需要社会经济从整体出发进行计划调节和宏观调控。但是,企图通过政府的累进税制、最低工资标准、社会救济等措施的宏微观调控来避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两极分化及其趋势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以及长期宏观经济萧条的问题。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基础、更全面的指导作用和更有效的政策建议,需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体系和理论体系进行创造性转换,替代传统的“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二分法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以从事生产的“厂商”为中心的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吴建绒
经济学的范式概念是从科学哲学的理论中转移过来的 ,它保留了科学发展的范式概念的基本涵义。凯恩斯革命之前 ,主流新古典经济分析的资源配置范式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凯恩斯革命后 ,凯恩斯范式又迅速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对当今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范式和其他一些流行范式和方法论的基本特征进行剖析 ,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各宏观经济流派间争论的本质。
关键词:
流行范式 作用力范式 代表性主体范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付一婷 刘金全 刘子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宏观治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本文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转变与升华的必然性进行论证,并探究这种转变的时机把握、能力跃升和体系创新,为我国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对策建议。新体系优化了政策目标:长期目标由速度目标转向质量目标、调控范围由点目标放大至区间目标、调控方式从总量调控精细化到结构调控、调控力度由"大水漫灌"式优化至精准调控;明确了各项政策的任务分工:强调了六项子类政策间的交互作用与下一阶段产业政策的核心地位;提升了政策间的协同作用:确保政策间的协调配合与时间一致性,并进一步保证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控的协调平衡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宁昌会 毛传阳
国际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国际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建立在Obstfeld和Rogoff(1995)的杰出贡献的基础上的。Obstfeld和Rogoff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志伟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的各派经济学家大都已经将微观问题的研究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和重点,甚至还有完全以微观分析方法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现象。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有三种观点,西方国家流行的主要是以微观分析代替宏观分析的观点,而且其价值论的观点和方法存在着矛盾和倒退。但这些做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对经济人理性的假定、将微观个量直接加总为宏观总量、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等都存在明显问题。总之,对于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我们必须作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志伟
1995年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将于11月5日在全国统一举行。今年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内容新、应用性强。为了配合广大应考人员复习,全国考办组织有关专家撰文指导。从本期开始至第九期为止,将陆续刊登考试各部分内容的学习指导文章和考试心理及应试技巧的咨询文章,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姗 余升国
随着我国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中央银行采用借贷便利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日趋常态化,导致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在分析基础货币投放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将基础货币投放的主动成分与被动成分相分离,利用TVP-VAR模型检验1993年以来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基础货币投放的随机扰动冲击对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在不同基础货币投放阶段下,被动投放冲击和主动投放冲击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从影响强度和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晓光 刘元春 闫衍
2023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一年。中国经济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和微观基础深度修复,进而重返扩张性增长轨道。不同于以往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管控后,本轮中国经济复苏需要经历社会秩序与交易修复、资产负债表修复、常态化扩展三个不同阶段,而且在阶段转换上也可能会遭遇阻碍。当前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的关键期,这既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恢复性增长期,也是各种潜在风险显化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本文对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对复苏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风险挑战进行了研判,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树清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从理解货币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出发。运用一般宏观经济理论进行学术讨论和政策研究,必须首先对关键宏观经济变量的含义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消费、储蓄、投资、政府支出、经常账户余额、国际资本流动和价格等关键变量都有其特殊性,理解这些特殊性对于保证经济研究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基本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之上,详尽分析和论述了这些变量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特殊含义和应用统计数据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一个具有一般性意义的理论平台。
关键词:
宏观政策 消费 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浩瀚
对经济学基础的思考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而对微观与宏观经济基础的构建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也是各宏观分支理论争论的焦点。自凯恩斯革命后 ,由于宏观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经济基础 ,导致自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 ;近些年来 ,又出现了尝试为微观经济建立宏观基础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理论 ,这种新的理论试图超越微观基础 ,从而揭示现代各宏观经济理论纷争的实质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宏观基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先国 陈伶俐
传统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而新古典(New Classical)革命和新凯恩斯(New Keynesian)革命都试图把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稳固的微观基础上,认为宏观经济学应是经济主体在约束条件限制下,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最优化行为这一基础上去确定宏观经济总量,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的局限性也随之突显出来。因此,从物理经济学的角度,分别讨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旨在探讨研究中所涉及的"代表性个体"、"预期机制"、"计量验证"等分析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物理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基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汤为本 杨艳红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研究,是近30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回顾了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研究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大学派围绕微观基础研究而展开的争论,并评述了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超越微观基础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浩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建立在与新古典模型的根本特征相一致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上;非主流经济学对传统意义上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基础之争持有很大的怀疑;后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真正需要的是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基础;演化经济理论主张微观基础解释的是社会变迁。文章在对当今微观基础问题争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内在形成机理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微观基础 新古典经济理论 个体主义 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