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75)
2023(5396)
2022(4628)
2021(4500)
2020(3751)
2019(8581)
2018(8279)
2017(16833)
2016(9447)
2015(10488)
2014(10515)
2013(10361)
2012(9956)
2011(9093)
2010(9580)
2009(9228)
2008(9528)
2007(8795)
2006(8260)
2005(7739)
作者
(27084)
(22597)
(22273)
(21937)
(14758)
(10833)
(10188)
(8660)
(8588)
(8579)
(7865)
(7532)
(7525)
(7492)
(7467)
(6983)
(6640)
(6529)
(6516)
(6504)
(5935)
(5579)
(5542)
(5251)
(5243)
(5183)
(5142)
(4959)
(4532)
(4479)
学科
(35022)
经济(34985)
管理(29370)
(27089)
(22673)
企业(22673)
(21776)
税收(20336)
(20166)
(15184)
方法(12200)
(11072)
中国(10410)
数学(9900)
数学方法(9716)
(9125)
(9045)
(8941)
(7790)
财务(7772)
财务管理(7762)
业经(7646)
企业财务(7386)
(7340)
贸易(7337)
(7181)
(6987)
银行(6974)
农业(6907)
地方(6790)
机构
学院(138353)
大学(137247)
(57063)
经济(55782)
研究(49523)
管理(48541)
理学(40304)
理学院(39798)
管理学(39174)
中国(38940)
管理学院(38880)
(36085)
(29494)
科学(29420)
(26239)
财经(26034)
(23516)
(23370)
研究所(23037)
中心(21494)
(20278)
(19445)
师范(19325)
北京(19283)
财经大学(18862)
(18453)
经济学(17548)
(17387)
(16891)
业大(16665)
基金
项目(79512)
科学(62560)
研究(61051)
基金(57277)
(49488)
国家(49028)
科学基金(41305)
社会(37661)
社会科(35597)
社会科学(35589)
(29720)
基金项目(28683)
教育(27739)
编号(26005)
自然(25928)
(25927)
自然科(25280)
自然科学(25275)
自然科学基金(24829)
资助(24772)
成果(23881)
课题(18482)
重点(18148)
(18125)
(17785)
(17142)
项目编号(15862)
(15713)
教育部(15500)
国家社会(15140)
期刊
(70128)
经济(70128)
研究(53045)
(28503)
中国(26610)
学报(20498)
(18571)
管理(18386)
科学(18277)
教育(17267)
(16182)
金融(16182)
(15573)
(15502)
大学(15172)
学学(14151)
税务(13848)
财经(13689)
农业(12100)
(11721)
经济研究(11525)
技术(10211)
业经(10164)
问题(9143)
(8764)
国际(8567)
现代(6478)
理论(6268)
世界(6167)
技术经济(6089)
共检索到228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勋  徐四伟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高凌江  
以巴罗、斯库利模型为分析框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的宏观税负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通过征税把资源从私人部门转移到公共部门使用的过程中,政府征税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没有被政府有效地使用税收对经济产生的正效应所抵消,而政府支出本身也对经济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判断,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不是最优的。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调整财政体制,进行相应的税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波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关口,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宏观税负、产业税负的结构性特征,梳理产业税负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提出调整税负水平和结构的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安福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决定宏观税负的客观因素,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透视了中国宏观税负水平。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宏观税负偏重的结论。并通过对导致中国宏观税负偏重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通过结构性的税制改革降低中国宏观税负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耘  夏杰长  李勇坚  
目前,有不少文献讨论过我国的宏观税率问题,但对于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却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一系列的定量数学模型,分析我国的宏观税率的合理区间。 一、本文模型的基本思想 要分析宏观税率,首先要对税收的基本性质有深入的分析。税收是因为需要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以及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而征收的。因此,税收不是为政府敛财而征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林秀梅  
合理的宏观税负,不仅是社会经济资源科学分配的重要因素,也是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我国税种结构与宏观税负的相关分析,我国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各税种收入不断上升,使其与GDP同步增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税收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宏观税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低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总体的发展态势,指出了宏观税负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税制结构存在制度性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税制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轨迹类似"S"型曲线形式。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正处于"S"曲线中部。在过去的15年中,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持续提高,符合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规律。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将继续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将逐渐放慢。由此认为,我国的税制结构应进行必要的调整。近期任务主要是:调整治税思想:优化税收依存度;建立健全契约性政府收入体系;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税费分流;推进税收负担的结构性调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安体富  林鲁宁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税收长期过快增长,会加重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对刺激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利。从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来看,当前中国应采取适度减税政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春灿  
本文论述了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我国目前宏观税负现状,得出目前我国宏观税负偏高、结构不均衡的结论,从税收政策调整角度提出了解决对策和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朱庆民  
合理地确定宏观税负水平,是优化税制的重要内容,对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税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税收的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影响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相关制度。因此,提高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应着重从完善相关制度入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凤喜  郑铿城  
宏观税负是事关一国政府集中社会财富程度,体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矛盾焦点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性因素、征管性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制度性因素的变化。为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冲击,我国已连续十余年不间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直接降低了我国多种口径测算的宏观税负。这种降低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所引致的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累积、财政政策积极有为空间不断收窄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还需注重从支出层面、收入层面和管理层面同时发力,以确保宏观税负的适度与相对稳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戴慧  
保持合理的宏观税负水平对我国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小口径宏观税负远低于经合组织国家,大口径宏观税负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一些发达国家水平。合意的宏观税负水平取决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定位、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税制设计和税收管理水平。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改革对宏观税负的影响,以及当前我国税制优化面临的新要求新挑战,我国需要确定税制优化的目标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珊  李青  
本文通过国际比较,考察我国企业的宏观税负水平,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减税政策提供研究参考。首先,本文将企业税费负担分为小、中、大三个口径,分别计算了中国与IMF成员国(地区)的企业税费负担情况。通过对比发现,在仅包括企业所得税、货物与劳务税等税收的小口径企业税负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税负水平大致相当;而包括了涉企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社会保险费之后的大口径下,中国的企业税费负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因此,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在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以创造有效供给时,减税政策的着力点在涉企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两方面,并揭示了该政策主要对地方政府造成财政压力,因此需通过配套改革弱化地方财政收支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